1、数形结合让学习真正发生数形结合让学习真正发生 许秋咏 数形结合指的是借助简单的符号、示意图和文字,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发展。所谓学习真正发生,指的是学习是学生自我感知、体验、建构、内化的过程,从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形成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形”感受“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一、数形结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数学问题图形化,再引导学生探索分析,体会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学“鸡兔同笼”一课,笔
2、者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从上数有 8 个头,从下数有 26 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学生发现鸡和兔脚的只数不相等的,一时无从下手。这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分析题目。笔者:“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表头?什么代表脚呢?”生:“用圆圈代表头,用竖线代表脚。”笔者先画了 8 个头,接着问学生:“接下来怎么画更好?同桌讨论再来汇报。”生 1:“无论是鸡还是兔,至少有 2 只脚,所以先在每个头的下面分别画 2 只脚。画完算一算,比总数还差几只脚,应该有几只可以变成 4 只脚。4 只脚代表的是兔子。”生 2:我们还可以在每个头的下面都画上 4 只脚,画完算一算,比总数多了几只脚,应该有几只换成 2 只脚,2 只
3、脚代表的是鸡。”同学们受到启发,在集体交流中,思路逐渐明晰起来。笔者顺势引导学生用算式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求出鸡和兔的只数,并在小组内深入交流其中的道理。可见,当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时,学生的探究热情是高涨的,头脑中有了丰富的表象,对于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其他解法(如假设法、列表法、折中法、抬脚法等)都有很大的启发。二、数形结合,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学生熟悉的、具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展开一番有价值的探索历程。数形结合能够调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解读题意,进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探究,从而产生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笔者创设情境
4、:“某品牌的奶茶是按照奶和茶 1 比6 搭配的,那么你们能画图表示出 1 比 6 吗?”学生们尽情地开始自己的创作,想法精彩纷呈。有的画了 1 碗奶和 6 碗茶,有的画了 1 桶奶和 6 桶茶,还有的画线段图笔者问:“为什么这些器具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却都可以用16 表示呢?”在以上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借助丰富的图形来表示 16,学生通过创作与交流,逐渐明白了 1 和 6 并不是奶和茶的质量,16 表示的是奶和茶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数形结合的巧妙之处,不是靠教师的巧舌如簧,而是让学生在数形结合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领悟。三、数形结合,有利于突破思维难点 在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时,数形结合能起到
5、增强直观性的效果。直观能提高观察力和发展思维,它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这对于帮助逻辑思维能力偏弱的小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无疑是雪中送炭。以人教版一上的两道思考题为例:“从左往右数,小东在第 8 个,从右往左数,小东在第 3 个,这一排共有多少个人?”和“小朋友排队,小东前面有 8 个,后面有 3 个,这一排共有多少个人?”这两题很容易混淆,学生感到十分困惑。这时笔者启发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有的学生画图如下:每个圆代表一个人,小东用涂色圆表示。根据图意,学生发现第一题中的 8 个人里面包含了小东,3 个人里面也包含了小东,这样小东就数了 2 次,因此解题应该是 8+3-1=10(个)。而第二题,
6、如果直接用 8+3=11(個),就把小东漏了,列式应该是 8+1+3=12(人)。在这里,直观图形“解释”了数量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学生自主画图,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步增强了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四、数形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思路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鼓励学生寻求一题多解,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善于将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图形,不仅可以直观明了理解题意,而且能够拓宽解题思路。综上,通过画线段图,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层出不穷。在交流碰撞中,他们感受到画图的价值和数学的巧妙有趣,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摇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