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村区划调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整合资源,加快泾西经济开展对锡北镇泾西村区划调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调整村级行政区划是近年来我区为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所作的重要举措,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并村后,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锡北镇泾西村在行政村合并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门调研,对泾西村区划调整后的情况作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一、区划调整、资源整合为泾西村带来了新的开展机遇新组建的锡北镇泾西村由原来的泾西、杜村、曹庄三村合并而来,合并后全村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亩,居住人口近万,下辖53个村民小组,区划调整后的泾西村,经济实力更强,开
2、展更具潜力,主要表现在:开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有利于资源共享。经过调整,泾西村现有工业企业69家,去年全村实现工业开票销售2.2亿元,实现利税1665万元。并村后村级规模不断壮大,村级资源得到整合,为泾西高起点规划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融入组团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村级管理得到进一步标准,有利于资产整合。并村前,原经济相对薄弱的曹庄村、杜村在村级资产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群众对原村委会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理解、不满意现象。并村后,新的泾西村在集体资产管理上进行统一、标准管理,对企业租用的房产、土地重新丈量、核实,集体签订合同,仅这一举措就为原来的两个经济薄弱村增加收入20万元,群众对村
3、委的信任度、满意度快速上升。管理本钱得到进一步降低,有利于节约开支。区划调整后,泾西村减少了村干部人数,补贴支出、管理本钱进一步降低,从而节约了村级开支,保证了村级政权的正常运转,每年为全村节约经费20万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村委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更强。二、泾西资源整合,加快开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泾西村在并村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整合后的工作中,也逐步显露出一些问题,并村并账并心的要求还没有完全到达。并村账未并问题。新组建的泾西村虽然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但原来三个村的资产融合问题还没有完全处理好。由于杜村、曹庄、泾西三个被合并村在经济开展上的不平衡,其中曹庄、杜村在合并前是负资产,
4、为了顺利推进并村工作,不影响原泾西村群众的利益,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新泾西不得已采用了“一个村三本账的财政运行方式,导致并村后财权未并,财务管理难度加大,并村的真正目的还没有到达。旧村遗留问题。区划调整后的泾西村,需要解决原三个村遗留下来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在债务方面,需要清偿原杜村、曹庄两个村的债务,仅曹庄房产一项就遗留债务96万,给新泾西村经济带来很大压力。另外,被合并村在拆迁、资产管理上的不标准操作为新村委会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难。均衡开展问题。在合并前,三个村的财力情况相差很大,根底设施好坏不一,开展极为不平衡,合并后,虽然新的村领导班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大局意识和对新村的归属感和
5、认同感。但均衡开展的形势还没有完全确立,势必会延长新村的“磨合期。为企业效劳问题。合并后新泾西村规模壮大,不仅居住人口数量增多,工业企业数也是成倍增长,而村干部人数未有增加,因此,并村后村干部工作压力增加不少,对69家企业的效劳质量也相对打了折扣,村干部普遍反映工作力不从心,压力增加。有与企业培养感情、相互沟通的愿望,但力不从心。二、整合资源,加快泾西经济开展的对策和建议。1.妥善处理新集体资产,大力开展村级经济。开展泾西的根本途径是开展壮大村级经济。应以增加村集体收入为目的,灵活多样地选择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要开发利用存量资产。做好村集体增收工作,应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村集表达有资源的开发利
6、用上。对合并后的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摸清家底,并对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拿出应对之策,最大限度地加以盘活利用。对原村委会的房产等固定资产进行盘活利用。2.精心制订规划,均衡开展。要根据并村前三个村的面积、人口、经济开展和群众思想等现状,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论证,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村级行政区划调整规划。做到规模适度。要以生产要素的最正确配置、各种功能的效能最正确发挥为标准。整合资源,合理布局,集约建设,逐步改善合并后新村面貌和村民生活质量。对新泾西的工业、农业、建设等有明确的定位,形成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做到配套完善。对原经济薄弱的两个村要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倾斜。3.完善制度,标准程序,保
7、证村级工作运转有序。一是全面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干部群众关心的财务支出、工资待遇、考核奖惩等问题。二是标准工作程序。为新泾西的开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对干部进行量化管理。4.发挥村民组长作用,增强干部群众对新村的归属感。并村后的并心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是要继续统一好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由于经济开展不平衡等因素,原村与村之间有排斥情绪在所难免。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及时跟上。新村干部要主动上门走访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等有威信的群众,掌握村情民意,及时沟通释疑,尽快取得村民的认同与信任。二要建立和完善村民组长制度。村民组长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沟通解释工作,减少新村运作初期的各种磨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