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范文.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43402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3年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范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村情民意会制调研参考 必须从村级抓起,启示之四:新形势下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向上延伸,上下结合,整体推进。村情民意恳谈会上,群众反映的许多问题,表现在下面,根源在上面,单靠乡村抓整改,有些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乡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固然与其自身存在问题有关,但也与上级部门作风急躁,将部门的工作任务转嫁到乡村头上有关,致使基层感到中心任务多,疲于应付,只对上负责,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开展农村经济,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如何带着群众致富。因此,抓好乡村干部作风建设的根底上,要向上延伸,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给基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县县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年月份以来。按照市委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党群干群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农村实行了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要内容的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既转变了乡村干部作风,又宣传和教育了群众,对做好农村工作、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根本动因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党的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小康社会。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稳定和开展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大主题。

3、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要求广阔党员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就为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协调和处理好农村稳定和开展问题指明了方面。广阔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着广阔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构建起与广阔农民群众之间机动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与群众保持密切而广泛的联系,保持党的凝聚力、亲和力,保持农村的稳定和开展,更好地团结和带着广阔农民群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摆在各级

4、党组织面前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县通过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近年来。逐步建立健全了乡村干部“学习培训日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干部等制度,有效地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促进了乡村干部作风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乡村干部素质作风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局部乡村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地学习,理解不透彻,宣传不到位,落实有偏差,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

5、义、主观主义严重,宗旨观念淡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求实效;有的干部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做什么,解不深、把握不准,对农民群众的疾苦缺乏同情心,眼睛向上,心思向上。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开展和稳定。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群干群感情纽带弱化与农民群众渴求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存在着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原有的方案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在经济利益上对基层组织的依附关系不复存在组织领导上的依赖关系变得松散,思想感情上依恋关系变得疏远,有吃有喝不找你同时,农民群众又需要基层组织能够建立起一种党群干群关系沟通渠道,有苦有处诉,有冤

6、有处提,有事有处找,有怨有事要找你群众主人翁意识的淡化与基层组织执政手段的弱化使党群干群隔膜加深,双方缺乏根本的信任感,党群干群矛盾比拟突出。一些群众对乡村干部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一些干部那么对群众不服从管理有情绪,委屈地说群众“不听话三是农民群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与乡村基层干部的传统领导方式产生碰撞。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广阔群众理性思维活泼,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迅速提升,不仅要求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且要求更多地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但是由于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机制还不尽完善,民主化建设力度不大,使一些地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民主监督乏力,

7、局部基层干部习惯于搞行政命令,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造成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矛盾冲突,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今年6月份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在县乡村调研时发现一些问题之后,县县委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七里堡村存在问题,不仅仅是这一个村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也有复杂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工作作风不深入、对群众关心不够等问题,也反映了存在着发现问题渠道不够通畅、解决问题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必须解放思想,县县委认识到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创新工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积极探索一种在基层发现问题、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超前化解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基于上述考虑

8、,县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以往党建工作经验的根底上,决定在全县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每月定期由乡镇领导干局部村轮流、一般干部到联系村,组织局部党员、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交真心、听真话、知真情、解难事,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知民情中改良作风,办实事中改善关系,帮民富中加快农村经济开展步伐。 二、主要做法 围绕“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这个主题,县在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过程中。深入宣传,周密安排,严格程序,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标准,探索出了一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应问题运行机制。 夯实根底。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伊

9、始,一)精心准备。不少干部不理解,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必要主动去戳“马蜂窝局部群众也认为,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走形式,提了意见也白提;有的还对这项工作是否能长期坚持开展下去表示疑心。为此,县委要求乡村基层党组织召开恳谈会前要精心准备:一是排查民情。恳谈会前,乡镇干部要进村入户,党员、村民代表要深入所联系户家中,收集社情民意,广泛征求意见,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并对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二是制定预案。乡镇党委召开会议,认真分析梳理出来的问题,超前研究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整改措施,并根据乡镇领导干局部工,对口确定参加村恳谈会的乡镇干部。三是会前预告。村党支部提前将“村情民意恳谈会内容方法,通过播

10、送、板报等形式通知党员和村民代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做好发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消除了群众顾虑,让群众都认识到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党委政府、村“两委真心实意倾听群众反映、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措施,知群众冷暖的温度计,听取群众呼声的传感器,为民办事和帮民致富的信息源。 严格程序。一是明确恳谈内容。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标准内容。介绍与农民群众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市场经济信息、勤劳致富的好路子以及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对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的反映、村民要求向乡镇党委政府反映的其它事项、对上级机关的意见和要求等。二是严格

11、恳谈程序。首先是干部表态。由乡镇主要领导、党支部书记表态发言,讲明“村情民意恳谈会目的说明乡村两级干部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心听取意见、热心为民办事的诚意,调动群众发言的积极性。其次是村民说事。让与会村民畅所欲言,向乡镇党委和村“两委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村“两委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其三是干部承诺。由乡村主要领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向群众说明原因,并公开作出承诺;解决不了整理上报乡镇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协调解决。三是明确恳谈要求。县委要求乡村干部要坚持做到五不准即“参加恳谈会不准乘坐小汽车;对群众提出的锋利问题不准中途打断;对群众的指责抱怨不

12、准顶撞;对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准推拖不办;召开恳谈会后不准在村里喝酒有效地消除了群众的疑虑,拉进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县委书记赵中生、副书记江文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香芳等领导还屡次参加局部村的村情民意恳谈会进行指导和督查,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全县共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950余次,累计参加人员达12023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6大类1200多条。 强化落实。为民办实事是衡量“村情民意恳谈会效果的唯一标准。为此,三)明确责任。县坚持实行村情民意承诺制度,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开好“村情民意恳谈会着力点和落脚点。各村“恳谈会结束后,对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对群众进行承诺,并填写?村情民意恳谈会情况反应表?由

13、乡镇干部、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签字后报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就各村排查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那么,实行归口办理,并制定详细的督办意见,对交办问题落实到人,提出时限要求。对不属乡镇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由县集中协调解决,并在10日内给群众回复。10日内不能解决、答复的问题,要及时向当事人解释原因。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要求乡镇派驻工作组,集中精力专门进行解决,确保“村情民意恳谈会取得实效。目前,全心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70件,要求限期解决的630件。 取信于民。县各级党组织对于通过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排查出的问题和征求到意见,四)定期反应。狠抓落实,限时办结,并

14、在下次“村情民意恳谈会上向群众进行反应,形成“征求-解决-反应-再征求-再解决-再反应大循环格局,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实实在成效取信于民,使群众认识到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是广阔干部真心转变作风、虚心听取意见、热心为民办事的务实行动,群众对党和政府多了理解,少了隔膜,多了赞誉,少了怨言,多了支持,少了抵触。群众由原来的怕干部、不信任干部,变为“有苦会上诉、有怨会上讲、想富会上找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三、初步效果 受到广阔党员、干部群众的欢送,县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县上下出现了干部听民情、顺民意、办实事,群众信党委、信干部、心气顺的喜人局面,极大

15、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开展。 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过去,一是畅通了民意反映渠道。干部了解民意的渠道比拟狭窄、群众向上级反映问题不够畅通,以至于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迅速解决,致使党员干部与群众间产生隔膜,党群、干群矛盾有所激化。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推行以来,全县广阔群众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各村召开恳谈会,群众参加恳谈会十分踊跃,气氛热烈,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情景非常感人。许多群众感慨:以前和县乡领导说说知心话时机很少,现在好了可以面对面地与各级领导谈谈自己的想法,开通了老百姓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政府及时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绿色通道百姓由原来

16、的怕干部、不相信干部,有事对干部采取回避态度,或直接到市县上访,或与党委、政府对着干、煽动群众闹事,变为“有苦会上诉,有怨当面讲,想富找干部乡村干部都能成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小跑腿工作员和贴心人,彻底扭转了昔日群众对干部是个“传话筒通讯员片面认识。老百姓称赞说:过去干部是催粮要款、吃百家宴,现在效劳上门,工作到家,心暖了气顺了这样的会开得越多越好哇! 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通过“村情民意恳谈会乡村干部面对群众提出的令人脸红心跳的问题,二是乡村干部为民效劳意识明显增强。认识到自己与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广阔干部细心研究群众利益,体察群众情绪,体验到群众的艰辛、疾苦、勤劳和蔼良,听到群众过去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和建议,解了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什么,效劳意识进一步增强,效劳的针对性更加明确,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干部与群众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