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青少年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家庭教育和社会功能的加强在青少素质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广东正德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 国家级心理专家: 刘春燕主编: 2023-2023年这3年多以来,我们近距离地接触了来自1000多个家庭,遍布全国各地的、有某种程度品行障碍的青少年。我与我的同事们辅导老师、心理老师,还有一起陪伴这些孩子走过、体验过的老师们都有很深的感触和收获,他们大多曾经是留守少年儿童,而且这些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更需要求助和被关注的家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夫妻的情感问题、生存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长期存在并困扰着这些脆弱的家庭,也直接导致了孩子品行障碍的产生和不能良好解决。合这几年在从事亲
2、子辅导工作的感受和体验跟大家一起分享。关键词:青少年健康 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爱 社会支持系统一、 目前青少年的生存现状一最新调查 1、2023年全国青少年健康顶峰论坛,国家教育部专业委员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三高、三低的现象:犯罪率、自杀率、疲惫感指标升高;生活满意度、创造力、自尊水平降低;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中国青少年普遍自信心、自我接纳度明显较低;焦虑、抑郁指标上升。 2、以下五个数据,分别来自二一年哈佛大学的研究、二一年CNN及时代杂志联合进行的民调、二二年美国非营利公共意见研究团体Public Agenda的调查: 180的人,都认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
3、前被宠坏了。 2三分之二的父母成认自己的孩子被宠坏了。 375的人认为,现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4只有9的成人认为,他们在公共场所看到的孩子对成人有所尊重 5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师,因为无法忍受学生的行为,认真的考 虑离开教职,或他们知道有人因此离职。这些数据共同指出一个现象:孩子对父母的控制权越来越大,但其被宠坏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比以前多倍的爱,多倍的物质,孩子消化得了吗?二) 青少年背后的家庭 父母家与业的双重压力,对夫妻的情感和性生活形成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长久地为培养子女而疲劳、焦虑,表现为夫妻情感缺乏、不畅,甚至是性生活薄弱、对峙、打“冷战与“持久战。子女渴望独立自由,并且逐渐与
4、父母保持心理距离,这会明显影响父母对青少年子女的管教关系,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夫妻的生活和情绪、行为。所以随着子女长大,夫妻需要学会接受孩子的“青春期。学习恰当养育管教子女的观念和方法。否那么,夫妻有可能因为教育子女态度、观念、方法的不一和教育结果的失败而产生冲突,子女更加逆反。这时候夫妻逐渐进入中年,男女双方身体状况和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妻子进入“更年期而往往烦躁不安,担忧自己魅力消逝;丈夫那么为日渐衰老而忧心忡忡,精力不再充分,才思不再敏捷,提升也全然无望。此时丈夫正需要妻子的理解和抚慰;而妻子恰恰也有同样的要求。如果夫妻彼此不能互相给予,那可能就要到其他异性那里去寻觅。还有一些男人这时成熟
5、饱满、事业有成,在社交时可能产生外遇。人到中年没有了当年的激情,而进入、呈现平稳的局面,但平稳中又潜藏着平淡、乏味、腻味、矛盾、“审美疲劳以至是“情感危机;所以,中年夫妻要随时、不断经营和更新情感。5儿童心理学先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金德伦Dan Kindlon,以美国九所学校逾千户家庭为样本,研究四至十九岁儿童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后,提出一份报告。 该报告指出,婴儿潮后期陆续诞生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九年的父母,很容易变成溺爱的父母,他将其称为溺爱世代。原因有三:一、他们在物质上比上一代富裕;二、孩子生得少;三、他们扬弃权威的教养方式。三) 青少年的生存环境1、 家庭环境自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
6、,我国政府开始采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方案生育国策。使得4-2-1即祖辈4人、父母2人、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越来多,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唯一希望,求胜心切、志在必得的家长们,从一开始就在家庭环境中表现为“三过度-过度关爱、过度保护、过度期待,使得孩子们从小便在众多成人的包围中,既失去自我,又十分自我,家长们以高分、高要求,对孩子进行溺爱加误导的早期教育,使得亲子之间渐行疏远,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性、忍耐性、耐苦性。等孩子稍大后,毛病比拟明显了,做家长的就会指责:你看,你看,这么大了,还不懂事,还要我操心。这时孩子的对抗意识越来越明显。2、 学习环境 在“一分决胜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从幼儿园起,家
7、长、老师们的眼睛就主要盯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上,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进行。从小开始,很多孩子就被老师揪着耳朵往前拽,父母在后面使劲推,孩子失去开展自己的兴趣和实现自我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枯燥而沉重的应试教育,随着年龄和自主意识的增长,有的孩子开始对抗父母,厌弃学习。老师和家长一见孩子学习状态不佳,就着急、批评、加压,结果往往使得情况更加恶化。校园里又缺乏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有效的沟通通过渠道,使得孩子的苦恼和压力得不到缓解,所以导致很多亲子沟通障碍、离家出走、网络依赖等行为。 二、 青少年主要心理及行为问题与解析一主要心理及行为问题1、厌学(1)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
8、怪和鄙视。(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3)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2、网络依赖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瓦勒尔认为,依赖网络的原因除了游戏的
9、趣味性外,许多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是想借游戏逃避不顺利的学习、生活压力,在游戏中干一些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而年龄更小一些的孩子可能认为变成游戏里的世界大王比成为班里的优秀生要容易得多,加上那些魔幻般的游戏画面的吸引。许多青少年难以自拔。 电子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与鸦片有相似之处。适量的鸦片具有药用价值,而恰到好处的游戏娱乐能够起到调节身心、增强信心的作用,但过度沉迷游戏那么危害巨大。因此他建议:一,玩电子游戏,尤其是容易上瘾的网络游戏每天不要超过2小时;二,找到其它可以打发业余时间的活动;三,加强体育锻炼;四,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多交朋友;五,即使对游戏非常喜爱,也最好由一个以上的同伴陪同一起玩。以便互
10、相提醒适可而。瓦勒尔说,如果青少年对电子游戏欲罢不能,以致长期对周围事情不管不顾,就应及时去看心理医生。孩子上网,通常有着许多正面的需要,如交友、实现价值感、找到自己做主的独立空间、为乏味的生活寻找一点乐趣等。如果孩子没有找到实现这些需要的更好的方法,而只是限制孩子的网瘾,那么孩子就会用更糟糕的方式来实现这些需要。假假设这些需要彻底没有什么途径可以满足了,那时他可能会自杀,或向父母等养育者实施暴力。所以如何还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心灵的沟通尤其重要,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一步一步走出来。3、亲情冷漠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也曾说过一个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时,包了一辆出租车。当天,
11、郭台铭赶夜车,从山西南部夜渡黄河。晚上十点多,月光泻了一地,司机跟郭台铭坐在黄河边聊天,聊啊聊啊,司机先生竟哭出来了。原来,这司机每天赚了钱,只吃两个馒头、两根葱,但为了孩子,他一定会买根鸡腿回去给儿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儿子的鸡腿给他吃,儿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说:这鸡腿是我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吃?郭台铭感慨:小孩一直以为鸡腿是他的,连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让步。这种小孩没有感恩和亲情,只晓得占有,不晓得失去的滋味。 情绪障碍根据2023-2023年来自广州各大青少年成长辅导中心,400个10-18岁其中之15/16岁占70%,情绪障碍占65%的调查,其统计比例显示:其中有30%有暴力、攻击性
12、,15%有自杀/自残倾向,55%某种程度的焦虑、抑郁、躁狂等轻度或者重度的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病症。 情绪背后是需求,需求满足产生正面情绪;需求不被满足产生负面情绪。当我们的需求受到很大挑战就会情绪失控,情绪失控就是我们被情绪所控制。所以,帮孩子了解自己的需求与情绪,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适当和有效地表达情绪感受,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增进彼此了解,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社交障碍与孩子谈話,是孩子语言、智力、社交能力开展的主要激素。根据著名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理论,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某个最初的,或根本的三角关系的一局部:父亲、母亲和孩子。在根本三角关系里,孩子将会学
13、到有关安全,他们的身体,他们可爱的地方,以及他们爱的能力等家庭规那么。家长们会期待,并且常常念叨他们的孩子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并在对某些行为表现出赞同的同时,对另外一些行为予以否认或者惩罚。在由这种三个人构成的互动情景种,孩子形成了自己的身份,价值观,还有他的人际互动模式。如果在一个互动关系通常多是体现一种“权利机制-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如果你不听话,那么你一定会受到惩罚。当他习惯了用病态 的心理机制去获得父母的爱与认可时,他就会执著于这些病态的方式,长大后也不愿甚至不敢放弃。他还会形成一个观念:如果我得到了父母的爱与认可,我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如果我得不到父母的爱与
14、认可,我就是坏的、没价值的。所以一个人有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价值感,是社交开展的根底。情感依恋也就是现在很多家长、老师朋友们提出的“早恋。心理学中有句话,我们的一切言行和心理变化都发生在种种关系中,二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获得关系中的某些东西。新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从关系的维度去审视心理动力,强调与人亲近,尤其是与自己喜欢的人亲近,是我们的一大动力和需求。但同时,有时适当地与人疏远,保持一种孤独,给自己一个空间,这也是我们一大动力。 人到了青少年的成长阶段,对异性情感的依恋,同时与父母或者成认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符合青春期的情绪变化青春期躁动,渴望与异性交往和人际关系开展同伴关系的依赖,而
15、对父母的老师的依赖开始减少特点。我们首先要予以尊重和接纳。但我们同时也要思考,我们能如何能得到青春期孩子的情感依恋?2、所在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容易从小就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愿意去考虑其他的责任。有的因为家庭关系不和谐,未成年人在家庭里得不到温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欠妥,父母很少能用理解的心态去与孩子进行沟通,也很少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所思所想。特别是有的受到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放任型、溺爱型、粗暴型家庭、单亲家庭,以及一些家长自身的不良行为,易使未成年人产生心理扭曲,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缺失正确判断和选择行为的能力。近几年随着民工潮的增多,未成年人随着父母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越来越多,家庭对子女疏于教育,有半数家长不知道孩子在网上做什么,不少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却对他们思想上的变化并不了解,缺乏沟通。 所以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导致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首要原因。所以家长的配合,家长要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孩子,多和孩子进行精神、情感上的交流,更多的理解关爱孩子,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最重要的是耐心地用一种真诚的爱去感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