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海绵城市设计实践思考.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47050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海绵城市设计实践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海绵城市设计实践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海绵城市设计实践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海绵城市设计实践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海绵城市设计实践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海绵城市设计实践思考 【】对广州地区实施海绵城市相关政策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此根底上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工程中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思考及设计方案,为海绵城市的应用积累珍贵经验。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雨水管理 1海绵城市应用背景 目前,我国正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洪涝、水质较差、地下水位下降等,并且问题非常严重。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方法即可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法,海绵城市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为应对日益扩大的

2、城市规模,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改变传统城市建设模式,近几年,海绵城市理念被政府大力推行。 2应用案例 2.1工程概况。某科技园区工程,总用地面积约55415m2,主要功能为企业办公。该场地北高南低,场地均高于周边市政道路,不易产生内涝风险。 2.2设计分析。海绵城市开发前,本工程为荒地,地面主要以泥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整体呈南高北低的趋势,沿市政道路方向高程逐渐降低。 2.3设计原那么。 2.3.1利用现有地块排水能力,保护原有自然排水路径。根据园区原有的水文环境等条件,对园区空间和平面进行重新划分(见图1),通过保护性的设计并利用海绵措施,使每个分区内的

3、排水可以自行消化,雨水能够自然吸收,尽量不增加排水管道的压力。该工程根据地形、地块面积、排水管分布等情况,将整个地块划分7个子系统,使雨水在每个子系统内可以自行消化,并通过图2所示的雨水径流排放路线,实现雨污分流,尽量不给排水管增加压力。 2.3.2利用lid(生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提升景观生态效果。海绵城市的设计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建筑、景观设计、给排水等不同专业领域相结合,通过设计与园区空间要素相结合,与自然雨水相协调的过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对雨水径流管理过程实现景观化,附加美学功能价值,展现区域人文特征,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1。本工程开发强度高,地下室区域范围大,标高复杂,根据

4、生态设施优先;源头、小型、分散的设施优先;低本钱,已维护的设施优先的原那么,结合经济、景观、休闲、娱乐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的lid措施主要包括:生态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具体的配置原那么是区域内的活动草坪优先设置为下沉式绿地,非功能性屋顶优先设置为绿色屋顶,在道路机动车道及广场采用透水铺装,机动车道旁设置生态草沟。透水铺装可以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减少排入雨水管网的雨水量。雨水管网,调蓄模块等设施发挥源头蓄存作用,局部雨水在这些设施中滞留,防止全部雨水涌入管网造成排水不畅,同时,雨水还能在这些设施中得到净化。植草沟等设施发挥转输作用,增加了雨水排放通道,防止将雨水引入道路。本工程

5、的亮点是该地块具有一个6m的地形高差,不仅可以将其处理为一个具有景观效果台阶,还可以配合lid措施使其成为一个天然的植草沟及布置较多透水铺装,增加该地块的渗水以及排水功能(见图3)。 2.3.3雨水资源化利用及后期数据收集。传统的雨水是直接排放,无形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海绵城市园区通过一系列生态措施的吸、渗、滤、蓄等过程,配合园区内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循环使用,可以缓解园区内一些绿化或景观用水的需求,节约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文循环2。配合后期监测方案,可以支持对该工程建设的过程监控,考核评估和综合管理,支持工程年径流总理控制力的定量化分析及评估,为后期相关工程设计

6、提供借鉴和参考。本工程使用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用于景观用水及园区绿化灌溉,选择在大楼布设1台雨量计,采集降雨量的变化过程曲线,在地块东南角排水口总管处安装1台在线流量计、1台液位计和1台浊度计,监测水质、水量、水位变化曲线进行调蓄情况分析,设置监测井取水样监测,为XX市同类型建筑提供参考。选择在中央的雨水花园内安装1台浊度计,监测污染控制情况。获取至少3场次典型降雨(小雨、中雨、大雨)的水质、水量、水位变化过程线数据,用于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控制率的达标分析。 3设计效果 该海绵城市设计完成后透水铺装率到达40%,下沉式绿地率4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75%,对应的设计雨量为3

7、0mm,在广州地区的新建工程中海绵城市指标到达中高水平。 4结语 海绵城市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根据空间划分,开发模式,建设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规划,给予雨水一定的弹性空间,使雨水能够足够净化以及消纳,将雨水留在“海绵中,而不是迅速排向河道。其次,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使其与开发地块中的绿地以及地表水等构成良好的网络,共同净化、传导与消纳雨水。最后,要做到后期可检验,所以,在海绵城市中应增加可检测和可监测的手段,完善海绵城市框架,形成一个闭环,并为后期工程提供可参考,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23,39(6):26-36. 【2】刘利刚,吴凡.多专业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探索基于XX县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课的思考j.风景园林,2023(12):117-124. 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