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x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为此,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党的x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把“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我市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
2、要载体和阶段性目标。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创业环境,是深入贯彻科学开展观,全面落实党的x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市在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x“首善之区进程,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推动走可持续开展道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开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市根底设施建设,改变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为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良好根底。但与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相比
3、,我市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稳固“联合国人居奖成果,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实现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x理论、“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围绕构建开放x和谐x,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x“首善之区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要求,突破重点和难点,狠抓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根底设施及综合配套体系建设,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
4、高城市可持续开展能力。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x城市面貌更美、生态环境更优、人居环境更佳、人民生活更幸福,到202223年到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 (三)目标要求 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223年,到达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各项指标的要求,把x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生态园林城市要求,在城市规划上实现高水平、全覆盖,在城市建设上实现高标准、出精品,在城市管理上实现高要求、高效率,全面实现首府x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生态园林建设得到更好推进。生态园林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的绿色生态网络根本形成
5、,初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经济、人文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开展,首府x“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要成林,花要成片,植树成景的中国绿城特色得到更好展现。 生态经济得到更好开展。循环经济理念得到树立,新型工业化进程得到推进,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生产力合理布局,清洁生产得到推广,生态型产业进一步开展,资源消耗与再生趋于平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得到推进。 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根底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效劳能力进一步提高;旧城改造有序推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现代建筑与历史遗迹得到良好结合;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结构完备的住宅供应体系逐步建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体系及设施更
6、加完备,和谐安乐的人居环境逐步形成。 生态文明观念得到明显增强。科学开展观得到落实,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一体化得到推进,全民生态文化教育得到加强,生态道德得到提高,消费观念得到转变,生态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生态保护行为得到标准,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得到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优先理念得到树立,生态文明城市治理结构逐步构建,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及其他环境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得到建立健全。 二、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工作重点 (一)园林绿化工程 按照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原那么,调整绿地布局,完善绿地类型,以“增加绿化总量、提高环境质量为重点
7、,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造林绿化工作。 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湿地资源专项调查,根据不同湿地的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明确保护目标,确定保护级别,制定保护规划,分类实施保护或进行生态性开发;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经费投入和建设管理力度;组织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测算统计本地植物指数、综合物种指数,制定全市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城市规划区植物原生性、多样性研究,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安监管网络,有效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严格监管外来物种引入和转基因物种扩散。到202223年,综合物种指数超过0.5,本地植物指数超过0.7。(责任单位:市林
8、业局、园林局、环保局;配合单位: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等,各县区、开发区) 2.加强城乡绿化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组织编制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专项规划,确保规划预留足够城市公共绿地;研究出台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实施方案,分步建设绿地,确保202223年到达标准要求;加强新建工程,特别是房地产、酒店、写字楼、商场等的绿地指标控制,高标准建设配套绿地,从点上提高绿地面积;加强对新建工程绿地率的监管工作,实施城市建筑物顶部立面绿化改造工程,从“面上解决绿地率缺乏的问题;结合每年增种百万株树木工程,扩大绿地种植,加大公园建设力度,力争三年内完成荔园滨水公园、五象岭森林公园、江南公园、石门森林公园和凤岭儿童主题
9、公园等新公园建设,提升青秀山森林公园等现有公园水平,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旧改工程绿地率及内河绿地率,解决XX县区绿地面积缺乏的问题。实施“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建设工程,以开展生态公益林为主,营造防护林、风景林和建设高标准绿色通道,绿化美化城乡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02223年,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12m2,建成区绿地率38%。(责任单位:市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建委、规划局、林业局等,相关XX县区和开发区) (二)旧城改造工程 按照“精心改造、全面整治、妥善保护、有效利用的原那么,有序推进旧城改造,整治旧城生态环境,促进旧城生态环境符合生态园林城市指标要求;保护、利
10、用和有效开发城市人文景观,促进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通融,保存完好,独具特色。 1.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强化政府调控机制,标准出让与创新招商相结合,拆建改造与保护历史风貌相结合,街道特色与园林绿化相结合的原那么,通过规划控制和市场引导,稳步推进旧城改造,重点推进东沟岭片区、龙腾路片区、纬武路片区、中山路片区、上海路片区、华西北片区等旧城改造工程。城市改造腾出的地块优先用于建设公共效劳设施、公共绿地。城市中心区要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绿地。(责任单位:市建委、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国土局等,各相关XX县区) 2.保护和开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修缮冬泳亭、洋关码头旧址、
11、中共x省委机关秘书处旧址(雷经天故居)、韦拔群纪念馆等红色之旅景区景点;保护利用好邕宁电报局旧址、黄旭初旧居、x商会旧址、越南中央学舍区(xx育才学校)总部旧址、x省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古遗址、古镇古村、古建筑等,重点保护顶狮山文化遗址、昆仑关战役旧址,推进昆仑山战役遗址博物馆建设和顶狮山文化遗址博物院建设;挖掘利用王阳明、秦观、苏缄、徐霞客等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好孙中山、x、邓颖超等一批名人、伟人纪念设施;着重抓好x艺术博物馆、x孔庙、x民族艺术基地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文化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建委、旅游局等,相关县区、开发区) (三)生态经
12、济促进工程 1.推进开展生态经济。以开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切入点,把环境保护与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工作结合起来,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开展生态工业,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开展生态农业,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开展生态旅游及现代效劳业,不断提升生态经济开展水平,形成生态产业体系、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配合单位:市经委、农业局、商务局、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各县区、开发区) 2.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开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开展节能、节水工业,积极开展利用可再生资
13、源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建立蔗糖、林纸、木薯淀粉等循环工业产业链。以现有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根底,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的扩张,从严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产业结构。(责任单位:市经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国资委、环保局、信息化办等,各县区、开发区) 3.改造、搬迁、关闭市区污染企业。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调整优化x市工业开展布局,改造、搬迁、关闭污染严重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各相关县区
14、、开发区) 4.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调整改善能源结构,提高电力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合理开发利用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把使用清洁燃料替代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放在重要位置,抑制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势头。以降低工业能源、交通能源、建筑能源和生活能源“四项能源本钱为重点,广泛实施节能工程,推广节能技术,开展创立节能型机关、节能型企业、节能型家庭活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规划局、经委、建委、交通局等,各县区、开发区) (四)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通过采取截污、引水、生态恢复等各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对全市水环境进行彻底整治,使城市水系
15、成为畅通的行洪道、水清岸绿的生态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内涵丰富的文化带、人水和谐的休闲带。 1.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按照划定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对全市水资源、水环境进行分类管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地区,禁止开展一切生产和经营性工程建设。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水质有影响的旅游、禽畜和水产养殖等活动。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进行采砂作业,严格按规划要求控制邕江河段内的网箱养殖规模。实施岸坡整治工程,在确定权属的根底上,禁止在建成区河道岸坡种植农作物。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控,及时掌握水源水质状况,建立饮用水源平安预警系统,强化饮水平安。推进治理区域内船舶生产生活污染排放问题,逐步实现船舶污染零排放。实施渔民上岸工程,逐步实现邕江市区河段渔民上岸定居、安置、就业。推广区域供水,加强饮用水集中管理,提高城乡供水系统覆盖率、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保持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20230%。(责任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林业局、旅游局、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建委、交通局等,各县区、开发区) 2.全面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切实抓好河道综合整治征地拆迁工作,实施河道清淤和岸坡整治工程、截污治污和引水补水工程、水系水质平安工程,建设滨水景观带,开展邕江观光生态旅游,推进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实现邕江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