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农村根底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摘 要:农村根底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根底性工程。农村教育的得失与成败,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水平的开展,要健康稳健的开展好农村教育,必须解决好困扰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我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自己浅薄的看法。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根底教育的重点之一。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乃至整个国家的开展。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无论是在投入、还是人口素质,农村教育都比较薄弱,虽然近几年有所改变。然而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教育经费、学生生
2、源状况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要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我们必须关注农村教育,必须关注新出现的问题,寻求破解策略,以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开展。加强农村根底教育理论研究,切实解决农村根底教育问题。关键词:农村;农村根底教育;问题;对策;教育观念;三教统等一、当前农村根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观念陈旧 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也是如此。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必须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只有在正确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才能有正确的教育实践。当前,农村根底教育的观念从整体上来说比较落后,许多人认为:“农村教育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
3、育,农村教育是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教育。在学校开展、教师教学、家长教育层面的观念上也比较落后。在学校开展层面上,没有把农村根底教育看作是学生人生开展的奠基性工程,学校的开展没有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和农村儿童开展的特点,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而是走应试化的道路,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强调分数,无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关注、价值的提升,把农村根底教育仅仅看作是升学的工具。在教师教学层面上,由于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农村根底教育的功能、定位缺乏理性的思考,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农村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缺乏智慧的引领,缺乏对情感的关注和心灵的呵护,无视科学方法的指
4、导,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综合的科学评价,久而久之,教师落后的教学方式、枯燥的教学内容、片面的评价机制就会扼杀学生对知识的向往,对智慧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过早走上了人生的迷途。在家长教育层面上,由于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农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普遍重视不够,即使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或由于经济条件差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家长的教育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都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家庭教育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总之,由
5、于教育观念陈旧,大大削弱了农村根底教育的根底性作用。(二) 教育资源短缺 有关统计说明,我国城乡间的差异正在呈日益加大的趋势,尤其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一些兴旺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为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 2.62.8 倍;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 3.33.4 倍;到了 21 世纪初期,两者的差距扩大到了 3.5 倍。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巨大差异,再加上由于“很多地方把农村教育工作看成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而物质资本投资效果的外显性常常博得决策者的青睐,从而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企业的经常性
6、补贴甚至是政绩工程上,导致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事业落后,职业技术教育发育不良,农民得不到教育和培训的时机,农村人力资源远远落后于农村改革和开展的要求。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差异十清楚显,城市居民与农村农民子女在获得教育资源、教育时机和教育质量上严重不平衡。尽管我国对此采取了积极措施,对农村根底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弥补不同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 (三) 师资队伍薄弱 由于农村经济开展落后,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水平低,致使农村师资队伍薄弱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扭转,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师资队伍水平是改变农村根底教育落后的关键问题。正如成长教育论
7、坛上的网友所言:“农村教育最需要人才却没有人才。即使培养出一些农村优秀教师也很难留住,教师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遥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兴旺地区。在一些地方,县城的教师流失了,便从乡一级学校的教师中选调,这样层层“扒皮,而又严重缺乏补充,结果造成农村根底教育因教师短缺或素质不高而长期处于滑坡状态。由于缺乏师资,许多地方又不得不被迫使用代课教师,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根底教育的健康、持续开展。 (四)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 为了改变生活的窘迫状况,有些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走上了异乡打工的道路,如地处豫南的信阳地区每
8、年外出务工人员达 186 万人,农民工留守子女(没有随家长迁移到城市的孩子)达 20 余万人。这就造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家庭经济条件虽然改善了,但子女的教育条件却下降了。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他们在性格、态度、认知、社会交往、习惯等方面常常表现出一些异常现象,如许多留守儿童心理抑郁,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开展。这对于生活在教育条件本来就比较差的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些研究说明,“与过去相比,中国社会分层机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先赋性(家庭出身等政治因素)变为获得性(经济、教育等因素),教育对于个人的职业选
9、择、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具有显著的影响。6这些既缺乏父母关心、照顾、约束、鼓励,又未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们,其前途是可想而知的。这也会使这些孩子过早地输在走向成功的起跑线上。 (五) 辍学率居高不下 辍学儿童的增多不仅是学校的失败,也是教育的悲哀,更是社会的灾难。我国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问题,并且于 2023 年修订了义务教育法,出台了“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大大缓解了农民在根底教育阶段沉重的子女教育费用负担,但由于“根底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将来能跳出龙门,当学生自己认为升学无望的时候往往选择离开学校8再加上局部农村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即使一些家长认识到了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但由
10、于近几年高校的大幅度“扩招,高等教育群众化时代的到来,在给农村子女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时机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高校的教育质量滑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严峻,高校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等。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农村父母包括农村孩子对接受教育的信心。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采取了种种优惠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根底教育阶段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现状。 二、当前农村根底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 经费投入与观念支持并重 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经费的大量投入,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观念的支持。首先,要通过宣传、培训、支教等措施,使学校明晰办学思路,转变办学理念;其次,要
11、结合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实际,更新教育开展理念,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特色开展;再次,要通过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来提升教学水平。此外,还要进一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农民切实认识到根底教育对孩子成长和开展的重要性,根底教育不仅仅是孩子进入高等学府的阶梯,而且也是孩子一生开展的根底。因此,要促进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就必须坚持经费投入与观念支持并重的原那么,只有不断地提升学校的开展理念,实现学校的特色开展,让教师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反思型、创新型教师,让农民从内心对根底教育以高度的重视和认同,在国家政策的倾斜和经费的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村根底教育才会不断发生变革,获得健康、
12、快速、和谐的开展。 (二) 实现“三教统筹,促进农村根底教育健康开展 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使农村根底教育获得健康、持续、协调的开展,就应跳出狭隘的思维模式,探究农村根底教育开展滞后的外在原因。由于当前我国的农村根底教育根本上走的是“应试化的开展道路,所以,农村根底教育的根本功能被窄化为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跳进“龙门。然而,由于农村的根底教育设施差,师资水平不高,教育气氛不浓等原因,最终跳进“龙门的人是凤毛麟角。再加之农村根底教育阶段的教育是以知识取向为主,无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一旦孩子不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其学习的知识将很难在农村真正发挥作用,更谈不上在农村取
13、得较大的开展,这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继续支持孩子接受教育的信心。因此,要加快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就必须重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最终实现农村根底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开展。首先,农村教育应以农村中小学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大力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建立完善的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农村教育模式应从传统的分流教育、早期定向教育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奠基性素质教育,针对学生开展的实际需要,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9其次,要通过办好优质高中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推动农村根底教育的开展,解决农村根底教育中的辍学问题。让失去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孩子有时机到职业学校、成
14、人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帮助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三) 建立城市教师到农村效劳、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的机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教师短缺是当前农村根底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弥补农村师资的缺乏,应强化制度建设,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城市教师到农村效劳、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的机制。同时,应大力拓展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普职、职教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农业示范场所、科技推广基地等多种资源,鼓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指导教师,通过这些措施来
15、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根底教育的健康开展。 (四)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时效性,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加上农村教师大局部来自农村,农村教师除了教书之外,还有一个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的任务就是种田、养家糊口。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教科书和教参之外的其他方面的书籍,也很少能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农村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的农村教师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培训内容散乱、空洞,脱离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的实际,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没有引起农村教师的重视。因此,农村教师培训应根据当地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和教师的实际水平,更
16、新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时效性,使其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使其从把教书作为谋生手段的谋生者转变为以教书育人为业的教育者,使其从应试教育的追随者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推进者。 (五) 加强农村根底教育理论研究,切实解决农村根底教育问题 农村根底教育开展状况不理想,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农村根底教育了解不够、重视不够,归根结底是研究不够。因为研究不够,对农村根底教育就不能深入了解;由于研究不够,对农村根底教育就不能给予足够重视;由于研究不够,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就不能充分认识;由于研究不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没有充足的把握,也就无法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那么,农村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