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有感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观后感 这个学期选修了“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这样的一门选修课,看了北京师范大学赵峥教授的网络教程,对天体物理学这样一个学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从中受益良多。在“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的开始的第一课中,赵峥教授对爱因斯坦的早年的生平事迹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在幼年时,爱因斯坦在的语言能力不太好,会说话晚,而且喜欢独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导致老师和同学都不太喜欢他。几经辗转,上了大学也从来不去学校上课,只是在屋子里读物理书籍。从来都是别人下午放学后;他才去学校和同学、老师交流读书心得,做实验。虽然早期的爱因斯坦成绩
2、平平,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但是却为他后来的提出“相对论,开创了物理这一学科的一个新纪元做好了铺垫。依我看来,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提出“相对论,这样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与他的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他爱思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胡思乱想,在现代人来说可以是一个“妄人,脑子里装的都是别人可能认为是可笑,荒唐的东西。在思想和生活上,爱因斯坦追求自由,追求一种不受束缚的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想法。这种习惯让他具备了一种无比强大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和绝大多数的有所成就的物理学家一样,都是在非常的年轻的时候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例如提出了新的物理学理论,发现了许多物理学的重大现象。虽
3、然赵峥教授讲授的是一门天体物理学的课程,但是也让我们学习者有了一些更深的有别于物理学上的思考。作为年轻人,就要努力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敢于想象,坚持想象。虽然这些想法在世俗看来荒唐,但是对于物理学,抑或是其他的学科来说,可能将是一些颠覆性或创新性的想法。如果爱因斯坦碍于别人的言辞,受到方方面面的拘束而改变了自己的习惯,就不会有他后来的成就。在观看网络课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我认为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二人的理论对与天体之间引力的看法。从初中到大学,我们学习的都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牛顿三大定律,巨大的天体之间是有引力的,正是由于受到了太阳的吸引力,地球才会一直环绕在它的周围作匀速圆周运动。同时,
4、在地球上,任何物体的下落都是因为地球的引力作用而引起的。在生活的各种现象中处处都表达出了“力的作用。以上的这些现象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看来,都是一种惯性行为,而不是受到了引力的作用。他认为是拥有巨大的质量的太阳将空间给压弯了,旁边的地球由于空间发生了形变,在惯性的作用下顺势运动下去。同样物体的自由下落也是一样的。在我看来,牛顿的三大定律是属于一种动态的理论,时时刻刻都少不了“力,物体都是在运动的,即使是静止,也是相对的,是一种力的平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种比较静态的理论。物体不再受到相互之间的力了,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由于物体的本身固有的质量,使得空间扭曲,导致了物体顺势惯性的运动,是一种
5、自发的行为。这种理论可能也与爱因斯坦个人一直追求独立的日常思想有关。 我认为这有点类似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中的“阴阳思想,是一种动与静的结合,整体和个体的结合。牛顿的理论是一种用动态的理论来理解世界和宇宙;相反,爱因斯坦的理论却是一种静态的。宇宙上的各种存在的物理现象都存在着这样一种“阴阳的现象,物理学的理论其实也可以是这样的。虽然看似对立的两面,但是都能将宇宙间的物理现象解释得通。还记得教程中,不同的物理学家对于几何现象的理解,对“平行线的交点问题都提出了的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几何体系。 这一切说明我们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不仅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甚至可以试试从对立面进
6、行分析。如果能够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就一定能够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之前学习的物理学中,都是比较重视理论的学习,都是做题目,对于做实验很少重视。认为物理学和数学一样都是高一些理论性的研究,但是看了这个网络教程之后,对物理学的实验也有了另外一个认识物理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理论是为实际观测到的物理现象效劳的,只要能解释得了就是行的通的,解释不了,即使再完美也是没有用的。而且很多的重大的物理发现都是在不断的实验之后发现的,这既是一种偶然的,同时也是一种必然的。就像中子星,宇宙背景辐射温度等各种天体、物理现象都是在科学家的不断实验,观测时发现的。 对于宇宙我们还有很多的未知的现象没有能够解释,对它了解的太少太少,而且很多都是一种猜想,一种学说,到底宇宙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说的清,能够肯定。所以还需要更多的物理学家,科学家为此努力,让人类的明天的明天变得更加明亮。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