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问题 一、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概述 公务员的考核在各国的称谓不一,有的称考评、考绩、鉴定,有的称绩效评估、工作评价等,但考核的内容和作用大致相同。在我国,公务员考核是指国家主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考察的行政组织活动。它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和鼓励公务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和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考核,主管机关可以全面了解公务员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文化专业知识和工作实绩,从而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及晋级增资等提供科学依据,使这些工作科学、合理、公平,做到知人善任、适才适位,以充分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一支稳定、
2、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所谓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考察、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等依据的制度。 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是以干部考核制度为根底开展而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酝酿阶段(19851989)。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建立公务员制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85年起草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1987年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1989年中组部与人事部联合下发了中央国家机关司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方案(
3、试行),使干部考核走上正确的轨道,同时为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建设打下了根底。(2)试点阶段(19891993)。1989年国家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和国家建材局率先进行公务员考核制度的试点,1990年又在哈尔滨和深圳进行公务员考核制度的试点。国家机关和地方上的试点为推广公务员考核制度提供了经验。(3)全面实施阶段(1993至今)。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公布,1994年3月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公布,202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 202223年1月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部联合印发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对公务员考核的根本原那么、内容和
4、标准、程序、结果使用及相关事宜作了全面规定。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汲取了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的优点,经过了十几年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也慢慢趋于成熟。202223年1月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部联合印发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新规定)是以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为依据的,对公务员考核的根本原那么、内容和标准、程序、结果使用及相关事宜作了全面规定。它与1994年3月8日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旧规定)相比,程序更合理,内容更全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起步较晚,开展历史较短,新规定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5、具体表现在: (一)考核内容缺乏量化指标,难以保证考核结果准确 新规定第二章第四条首先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根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接下来的有关条款只是对德、能、勤、绩、廉五大考核内容作了些定性说明,缺乏细化的指标设计,定性有余,定量缺乏,无从把握,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难以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准确。 (二)考核结果的等次依然偏少,不利于考核鼓励作用的发挥 新规定第六条:“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根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和旧规定相比,虽然增加了“根本称职等次,使称职和不称职之间有了一个过度,但称职与优秀两个等次之间却缺乏
6、过度,加之优秀等次人数有比例限制,实际评定中不称职和根本称职的人又很少,这就使称职人员中相当一局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局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没有任何差异,大多数的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不管实际工作表现如何都能享受相同待遇,使得考核鼓励功能弱化。例如:202223年7月25日,XX市人事局公布去年全市公务员考核结果:全市有111879人参加考核,优秀15806人,占14.12%;称职93733人,占83.78%;根本称职34人,占0.03%;不称职42人,占0.04%。 (三)优秀等次人员的比例确定不够合理 新规定中第十一条。“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一般掌握
7、在本机关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15%以内,最多不超过20%。由于条款给定了具体的优秀人员所占的比例,在实际操作中机关单位为了不让名额浪费,不管部门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只要有指标就会产生相应比例的 优秀人员数量,结果把那些其实达不到优秀标准的人员评定为优秀等次,背离了考核的目的,削弱了考核的效果。 (四)考核结果的应用不尽公平 新规定第十九条:“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2.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 3.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4.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第二
8、十五条:“受处分公务员的年度考核,按以下规定办理: 1.受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2.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期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其年度考核不受原处分影响。以上两条相比,对年度考核中不称职公务员的处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重于受行政处分的公务员,这样显然有失公平,对不称职人员的处分过重。另外对连续被评为称职以上的人员的物质奖励偏少,称职与优秀的等次差异不大,难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建议对连续获得优秀等次的人员给予双倍物质奖励。例如第一年获得了优秀等次,享受了当年的年度考核奖金,第二年又获得了优秀等次,那当年的年度考核奖金
9、就应该加倍,以此类推。 (五)考核标准没有严格区分 新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虽然该条款规定了领导类与非领导类公务员的考核,但没有对非领导类公务员中不同工作职位的人员采用不同的标准考核。比方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和司法类的公务员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责任大小都不同,对他们的考核采用同样的标准显然不合理。 (六)公务员的考核救济制度不完善 新规定第十四条。“公务员对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可以按有关规定申请复核和申诉。该条款规定了不称职公务员有权提出复核和申诉,加强了对考核中公务员的权力保障,但对其他等次的公
10、务员却没有规定有这项权利,如被评为根本称职的公务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自认为工作认真,完全到达称职等次,那么他的权力就难以保障。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对策探讨 (一)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并尽量具体化、数量化 首先,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职位说明书,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对定性的指标尽量进行量化。将德、能、勤、绩、廉五个大指标根据工作和任务的实际给予细化,到达可操作化的程度,同时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以表达以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思想。例如:“能这个指标可细分为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谈判技巧、上进心以及其他专业技
11、能等,再对各小指标进行相应的行为描述,可参考法国记分考核方法,通过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给定适宜的分值。考核标准量化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上下,防止了单凭主观意愿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 (二)适当增加考核等次,完善鼓励机制 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根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鼓励功能也难以全面表达。对此建议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局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局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做到考核结果的
12、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鼓励功能。 (三)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 笔者认为,新规定中无条件地规定了各个参加考核的机关单位优秀等次人员的比例,为机关单位不管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明显背离了考核的目的,削弱了考核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即先制定本部门的总体目标,然后按照本部门总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适当的比例。比方,较好地完成了或超额完成了总目标的单位,可按20%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而没有完成目标的单位只能按2023%或更低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这样能到达奖优罚劣、评先促后的效果。 (四)强化绩效考
13、核结果的使用,使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考核目的相符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根本目的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判断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二是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晋级增资提供依据。三是培养、开掘优秀人才。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人员的升、降、奖、惩,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鼓励竞争的作用,但要注意考核的目的不光只是鼓励人员,如果考核结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对公务员的进一步培养、开展的途径,那么考核的鼓励、竞争作用会变得没有意义。因此,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考核的目的相符,不仅要切实与薪酬、晋升、培训、奖惩挂钩,还要与公务员 的职业开展相联系,让公务员在为组织作
14、出奉献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五)实行分类考核制度 分类考核就是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在坚持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按照职位分类所建立的岗位职责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分类考核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领导成员和非领导成员应分别考核,这一点新规定第二条有明确规定;第二,按照职位特点,对从事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及司法工作的公务员,除运用根本的考核方法外,还要采取相应的补充方法。由于我国公务员范围较大,涵盖面广,采取通用的考核方法,很难做到准确和科学,因此,在强调采用对所有公务员普遍适用的根本考核方法根底上,还应针对职位的工作情况和特点,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补充性的考核方法。 (六)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考核救济制度 考核是对公务员工作绩效乃至德能的评价,公正公平是最重要的。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畅通的权益保障渠道和考核监督机制,对考核结果或评价有异议的,不管是什么等次,都容许公务员向上级领导和人事部门提出申诉,必要时,可组织专门的委员会进行调解和仲裁。同时,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对各部门的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对各部门考核工作进行标准,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