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几点思考 今年以来,市国税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以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效劳理念和税收风险管理的征管理念,探索纳税效劳、团队管理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机结合的新的税收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很多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在此,就如何进一步创新和优化税收管理员制度,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注重四个结合,优化、深化管理员制度创新 1、结合纳税人需求。更好地为纳税人效劳,让纳税人满意是以优化纳税效劳、实行团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最终目标。要重形式更重内容,不仅要提供针对纳税人的普遍效劳,还要与纳税人互动,以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为重点,
2、对不同类型纳税人提供动态效劳、特色效劳,满足个性需要,真正让纳税人满意。在实际操作中要讲求实效性、科学性,对办税大厅全职能窗口的设置、根底性工作的划分、风险性工作的界定、属地管理岗位的职责要进一步疏理细化,做到权责相互统一,征管效劳相融。 2、结合分局具体实际、业务特点。优化纳税效劳、实行团队管理是一种分层次的专业管理模式,要因地制宜,结合税源特点、税种分布、业务种类、业务量大小、纳税人数量(特别是个体户、门市代开户、特殊行业户的多少)等,认真加以研究,区别对待XX县区和农村、经济兴旺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的不同情况,不搞一刀切,不照抄照搬一个模式,既要积极也要慎重,防止在创新管理过程中出现新的失
3、误。 3、结合征管改革方向。创新管理员制度不是推翻过去改革已取得的成果,不是建立一个崭新的征管模式、征管制度,而在于对原来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完善和提高。要根据这一方向、要求,探索适应优化纳税效劳、税收专业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等不同特点和要求的岗位设置形式、岗位职责划分、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团队构建的具体途径,防止浮于外表的作秀和偏离方向的瞎折腾。 4、结合税种管理、行业管理要求。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及个体税收征管,是专业化管理要求高、征管情况较为复杂的征管门类,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涉及到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形式,要求上甚至于有些特殊。实行优化效劳、团队管理的创新管理员制度模式,要与上述税种管理、行业管
4、理要求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修改和完善,走好探索过程的每一步,创造新的成果。 二、加强三项建设,实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上述原那么指导下,方案的实施要在现有机构设置、岗责划分、人员安排的根底上作相应的完善、调整或改变。 1、加强窗口与管理岗的衔接,强化办税效劳厅建设。保存原有办税效劳厅,扩大其办税职能。办税效劳厅是面对面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提供办税效劳的重要场所和窗口,要按照建设效劳型政府的具体要求,打造设置科学、效劳一流、便捷顺畅的办税效劳厅。根本思路是:将纳税人需要到税务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全部统一归并到办税效劳大厅,集中到任何一个窗口受理,大大压缩
5、审批环节,实行一窗受理、后台复核、内部传递、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对可以当场办结的事项,当场予以办结,窗口受理,窗口出件;对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应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不让纳税人多头跑、屡次跑。与此同时,从效劳事项、效劳措施、效劳时限、投诉渠道等方面作出公开和承诺,细化、量化效劳标准,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监督,确保职责落实、措施落实、监督落实。 2、调整股室职能,加强团队专业管理股的建设。调整原有的股室职能,设立团队专业管理股,将税源管理中风险等级高、业务程度复杂、综合技术应用要求高的专门事项,如纳税评估、风险监控、软件操作、受理性调查、职权性调查、违章处分、复议应诉等,从原来的属地管理职能
6、中别离出来,由团队专业管理股负责。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出口退税、纳税评估、所得税分类管理、个体税收等业务门类的特殊要求,在人员安排上要集中优势兵力,按风险等级、业务复杂程度、综合技术要求分别组织实施,按类别编组,以岗带训,全员提高,定期交流。在实际运作上实行派工制,防止工作对象固定化而产生不廉现象。 3、对责任区进一步实行扁平化兼并,实行大责任区模式。在原有的税源管理股根底上建立属地管理股,保存、设定其属地管理职能,对责任区进一步实行扁平化兼并,实行大责任区模式,减少管理人员,把制度性安排的、事务性管理效劳职能保存在属地管理职能中。结合行业管理、分类管理、个体税收的特殊管理要求,尽可能以行业、税种、个体设置责任区,便于配合团队专业化管理,也便于各类资料的统计上报,实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健全五项机制,推进管理员制度创新的落实 为健全运行保障机制,把创新管理员制度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要强化组织领导,发现新情况,调研新问题,寻找新对策,形成责任明晰、传递快捷、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办事高效的一体化工作机制。 1、建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