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犯罪现象比较突出,是学校和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之一,如何认识、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课题。现仅结合本县近年来发生的案例,就青少年犯罪的有关问题和防控对策提出一点见解和思考,以期到达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和研究之目的。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手段多样,具有谋财性。大多采取撬门扭锁、挖洞、翻墙,以及持械等手段入室盗窃、街头敲诈、抢劫。如:20x年6月28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会同派出所通过巡逻守候、蹲点布控成功捣毁一个盗抢犯罪团伙,刘某(男,18岁)、王某(男,19岁)两名犯罪
2、嫌疑人落入法网。经查,自20x年8月份以来刘某伙同王某在县街、路等路段抢夺作案26起,在镇村,x村,村等地采取踢门入室、撬卷闸门等手段盗窃作案14起,盗抢得 、金银首饰、现金、香烟等物,总价值达5万余元,所得钱财用于上网、吃宵夜和住宾馆及其它生活。 2、成群结伴,具有合伙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与客观因素的交叉性、复杂性的矛盾,导致青少年犯罪多为共同违法犯罪,单独作案较少。如在20x年9月份,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在烈焰专项行动中,针对影响群众平安感的多发性、系列性侵财类犯罪,综合运用并案侦查,阵地控制,摸排走访,深挖细查等多种措施,缜密侦查,一举将盗窃摩托车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贺某(
3、男,19岁)、邝某(男,14岁)、李某(男,14岁)抓获,破获盗窃摩托车案件及入室盗窃案件19起。经侦查查明,自20x年以来,上述几人交叉结伙,分工合作,一人负责看水,一人负责剪摩托车电线,一人负责销赃,先后在县县城盗窃摩托车十余台,及屡次采取踢门入室的方法实施入室盗窃作案,涉案价值两万余元。 3、不计后果,具有暴力性。有的持刀、持铁棍、木棒等拦路敲诈或抢劫,有的对受害人殴打后再抢劫,有的持刀将被害人捅成重伤。如20x年8月15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通过跟车布控,蹲点守候,成功摧毁了这个涉恶抢劫团伙。犯罪嫌疑人毛某(男,17岁)、陈某(男,18岁)、欧某(男,17岁)、冯某(男,16岁)、王某(
4、男,19岁)、吕某(男,20岁)等8人自20x年以来,先后在县城公司、县中学、公路沿线、县城及城郊结合部抢劫作案、敲诈勒索、聚众斗殴、盗窃作案多起,总涉案价值达9万余元。 4、侵害对象,具有特殊性。盗窃作案侵害的对象90%以上选择城镇居民住宅,个体商店,抢劫作案侵害的对象均为中小学生、街头游玩办事的单身、某种职业人等。如20x年县公安局通过巡逻布控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雷某(男,18岁)、陈某(男,18岁)抓获。经查明,雷某伙同陈某先后在县城的城镇居民住宅、个体商店等场所,以撬门扭锁的方式盗窃作案5起,盗得车辆5台。如20x年6月份,县公安局摧毁一个以跳车假摔为手段抢劫出租车司机的青少年犯罪团伙。经
5、查明,犯罪嫌疑人关某(男,16岁)、林某(男,15岁)、黄某(男,17岁)等5人密谋抢劫“慢慢游摩托车司机,筹划好5人合租一辆“慢慢游摩托车,中途由一人成心跳车倒地,假装跌伤,后以治伤为由要挟司机将财物拱手交出,否那么便强行搜身,劫走财物。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家庭、学校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原因,从本县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综合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1、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学习、受教育阶段,有一个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社会的过程,极富有想象力,情感强烈,易于冲动,可塑性大,也容易
6、走上邪路,步入误区。特别是近年来,受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的侵蚀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毒害,一局部青少年不辩“真善美与“假丑恶,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产生消极厌恶、悲观失望情绪,有些青少年从失望到不满,继而形成一些反社会心理,失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赌、毒、黄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犯罪有直接影响。网吧、舞厅、录像厅、游戏厅、台球室、滑冰场、美容美发室等娱乐效劳场所成为青少年出没的地方,其中一些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业主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引诱起青少年高消费欲望,黄、赌等丑恶现象导致局部青少年畸型的感官刺激。 3、家庭缺陷对青少年犯罪有负面的消极
7、作用。一是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庭教育标准与社会要求不一致,有的对孩子教育不得法,有的家长本身有劣迹,对子女影响很坏。特别是少数表青少年的家长,平时缺乏自律,参与赌博和不正之风,个别甚至以权谋私,放松对子女管教,对其子女起到了误导作用。二是家庭生活方式的缺陷。在广阔农村地区,“留守少年现象的存在是左右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影响因素。平日里缺少了家长的约束和管理,青少年更有了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条件,再加上由于年龄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在接触社会“阴暗面时,迷失人生正确的航标,从而与之同流合污,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家庭成员结构的缺陷。单亲的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有负面的影响,单亲的
8、家庭结构,缺失完整的亲爱,容易造成青少年狭隘、专横、仇视的不良心理,直接或间接的产生消极厌恶、悲观失望情绪,为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埋下“祸根。 4、学校教育的误区对青少年犯罪有一定责任。由于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无视思想道德教育,有的甚至将差劣生拒之校门外,使之流向社会,接触社会阴暗面,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5、根底工作薄弱,不利于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一是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二是正面教育不够。失足者得不到有效的帮教和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得不到严格监督和改造,许多本来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教育,挽救过来的青少年错过了校正的时机,使之在邪路上越走越远。据了解,在所查获的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因年龄原因不能
9、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处分和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而导致未受处分的这局部青少年法律管不了、社会无人管、学校不愿管,有相当一局部青少年成为累抓累放的“二进宫、“三进宫。 三、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认识、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综合治理。 1、提高家长的文化、教育素质,加强和改善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各级政府要特别注重解决因家庭结构缺损对青少年教育的问题,关注劣势群体,采取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方式使青少年从小家到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强化学校和有关部门教育和管理职能。学校要强
10、化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的根底,学校要进行系统的反腐蚀教育,开设好政治思想、道德纪律、法律法规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有用人才。政府职能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调控下,加大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措施,努力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3、净化、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对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管理,净化社会环境。二是各部门、各行业要切实把净化社会环境和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来抓落实,保证本部门、本单位、行业范围内环境健康,给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允许有毒化风气或腐蚀青少年思想的不良信息传播,对“黑网吧非法出版物坚决依法打击处理。 4、强化基层根底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和有违法犯罪征兆的青少年,组织群众建立帮教小组,落实帮教措施,对失足青少年要热情关心,不歧视,给出路。 5、坚持惩治与改造相结合的整治策略。对已到达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犯罪成员要依法惩罚,尤其是那些一犯再犯,屡教不改的惯犯及青少年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骨干成员,必须严惩,到达告诫警示的目的。同时,还要严厉打击腐蚀、毒害、教唆青少年犯罪的成年犯。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