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根底。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开展、效劳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各类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新社会组织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出现的新生事物,且在人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如何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增强党的阶级根底,扩大党的群众根底,
2、提高党的社会控制力和影响力,已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各种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类型数量不断增多,活动领域日益扩大,社会影响持续提高。新社会组织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经济体制、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组织,成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开展观的具体表达,是稳固党的执政根底、扩大党的群众根底、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
3、迫切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更是标准和引导新社会组织健康成长、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的政治保证。因此,加强和改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勇于创新,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当前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造和积累了一些珍贵的经验和做法。但由于新社会组织正处于起步开展阶段,其本身在组织建立、开展、管理等政策机制方面都还不够标准和完善,在如何结合实际抓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上也还没有形成标准有效的工作模式,与党的十
4、七大精神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缺乏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新社会组织的业主对在本单位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心存“怕添乱、怕监督、怕增加管理难度、怕利益受损的疑虑,致使一些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不积极、有难度;少数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受雇于业主,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缺乏,抓生产经营多,抓党建工作少,自觉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雇佣思想重,党员意识弱,对亮明党员身份有顾虑,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不强。 二是组织覆盖面不够宽。目前,各类新社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已占有很高的比率,但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数
5、量很低,新社会组织中党员与从业人员的比率相差太悬殊,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力量薄弱,这与新社会组织的开展速度和规模不相协调。新社会组织中从业党员人数少,造成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干部的选拔余地小,且他们多数以前没有从事过党务工作,对如何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思路不宽,方法不多,开展党员工作薄弱,短期内不能够有效增强党的力量。 三是党的活动难开展。很多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党的根本知识、党务知识、组织活动程序学习不深入,工作经验不够,业务能力不强;有相当一局部新社会组织经营情况不稳定,管理随意性大,党的根本生活制度难以落实,党的建设任务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党组织在监督业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6、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存在“受雇于人、怕丢饭碗的畏难思想,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没有全面切实履行。一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缺人才、少经费、无场所等问题比较突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新形势下,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新社会组织实际和党员思想状况,以“拓展新领域、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为主旨,以围绕中心、效劳大局、构建和谐、促进开展为目的,重点实施“八个创新,着力解决“八个问题,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
7、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健康开展。 1、创新工作思路,解决党建工作“怎么干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利用民政、工商等部门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业务特点与优势,联合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新社会组织开展的实际情况,摸清各类新社会组织的性质特点、成员构成、分布状况、隶属关系和活动内容。在调查摸底和总结经验的根底上,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和新社会组织根本特点出发,以职工人数多、规模较大的新社会组织为重点,以“五个好创立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力争使职工人数在50名以上的新社会组织中有党员,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新社会组织都建
8、立党组织,所有在新社会组织工作的党员都纳入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之中,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新社会组织的贯彻执行,为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 2、创新领导体制,解决党组织“由谁建的问题。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新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开展。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建设先行,建管并重。应按照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新社会组织开展的原那么,因地制宜地实行行业管理、属地管理、对口管理、挂靠管理、指定管理等管理体制。对一些规模较小、政策性和专业性不是很强,但与乡镇和社区关系紧密,且行业关系隶属于地方
9、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实行属地管理;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强、行业特点明显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由具有业务指导职能的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归口管理;对已成立行业协会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由业务主管单位依托行业协会组织管理;对一些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挂靠到社区或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对一些行业特点不明显,无明确上级主管部门的新社会组织,那么由上级组织部门指定实行属地管理或归口到性质相近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3、创新设置模式,解决党组织“怎么建的问题。根据正式党员人数、新社会组织性质等实际情况,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全面覆盖原那么,分别采取单
10、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稳固一个,稳固一个带动一批,加快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步伐。一是单独建。对具备一定规模、生产经营较为稳定、专职工作人员或从业人员中党员人数达3名以上(包括3名)的新社会组织,应单独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到达或超过50名的,应设立党总支,也可根据新社会组织实际和党建工作需要,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二是联合建。对党员人数缺乏3名、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工作方便的原那么,由各社会组织共同联合建立党支部。三是挂靠建。对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或成立联合党支部的,应将党员的组织关系挂靠到乡镇、社区或行业主管部门等党组织
11、,成立党员小组。四是依托建。对人数少、规模小的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应依托民政、工商等部门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建立党组织。五是派驻建。对没有党员、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上级组织应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也可采取群团先行组建的方法,以团建、工建促党建,负责做好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所有依法登记的新社会组织。六是带动建。根据县域经济开展特点和新社会组织数量多、党员流动性较大的实际,应积极探索建立“党委+基地、“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组织设置形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经纪人队伍中,建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建在党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内,通过推进区域联建形成产业群、行业联
12、建拉长产业链、队伍联建扩大影响力,努力实现组织联优、实力联强、党群联心、惠利联民目标。 4、创新人才机制,解决党组织班子“如何配强的问题。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强化效能的要求,抓住选准配强班子这个关键,把符合条件的党员特别是管理层、技术骨干、生产骨干中的党员选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要特别重视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新社会组织中没有适宜人选的,上级党组织可采取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转业军人中“选,从年轻后备干部中“挑,从退休领导干部中“配,从大中专毕业生及下岗职工中“荐的方式,向新社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力量,提高党组织在新社会组织中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在有条件的新社会组织中实行
13、管理层与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建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岗双责的工作模式,提倡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兼任新社会组织相关负责人或工会主席,分管或兼任人力资源工作。应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把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纳入各级党组织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科技文化知识和党建工作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的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队伍。 5、创新培养方式,解决党员队伍“如何壮大的问题。应坚持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根底工程来抓,结合实际,制定新社会组织开展党员工作规划,积极开展以“把党员培
14、养为经营管理能手、把经营管理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为党组织负责人为主要内容的“三培养活动,及时把新社会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特别应注重在基层会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中开展党员,不断增强内部“造血功能,壮大新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同时,新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政治优势,通过内选外派等多种方式,积极向新社会组织输入急需的党员技术管理人才,为新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积极开展党员找党组织、党组织找党员的“双找活动,引导和促使新社会组织中的“隐性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应建立健全新社会组织党内鼓励关心帮扶机制,完善党员慰问制度、结对帮扶制度、访谈制度等各项效劳制度,切实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