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地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区、地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开展观,更好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努力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农村。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开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根本原那么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以科学开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
2、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通过增加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以开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为核心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建设葡萄、瓜菜、畜牧业三大基地建设,强化农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开展力度,着力改变农村面貌,加强农村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农村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整体推进,协调开展。 2、目标任务。按照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效劳机制、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开展机制、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开展的工作机制
3、、建立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机制的要求,努力做到“三个观念转变(即:由以土地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由以农业增收为主转变为非农增收为主,注重农民收入多元化;由农村开展单纯推进农业开展转变为“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开展)、加快“三个传统改造(即: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农村改造成为现代文明的新农村;把传统的农民改造成为开展需要的高素质“四有农民)、建设“五个体系(即:建设城乡统筹产业开展体系;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利益分配体系;建设城乡统筹的公共效劳体系;建设乡城统筹的政府管理体系)、实现“六新(即:以开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培育新产业;以农民增收为
4、根本,提高新生活;以素质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先导,倡导新风气;以乡村环境整治为抓手,塑造新风貌;以创立平安、和谐乡村为目标,健全乡村管理新机制)目标。力争2023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十一五时期取得较大进展,为2023年后十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根底。“十一五末,农业总产值达10.32亿元,年均递增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年均增加270元,年均递增6.3%。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105000人(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到达100%。县、乡、村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播送电视覆盖率到达100%。城乡水利、交通、电力等网络体系的根底设施条件不断
5、完善,农村公路通达率100%(其中柏油路到达85%)。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到达40%。 3、根本原那么。必须坚持以开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开展农村生产力,努力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必须坚持农村根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和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方案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和发动农民群
6、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携手共进,建设美好家园。 二、加快开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4、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放活人员。农业系统党委、农业局要牵头组织相关农口单位加强与新疆瓜果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为农业效劳的奉献率。突出实用实效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大良种良苗普及力度,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模式化栽培、立体栽培、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治、先进饲养管理、果品保鲜贮藏加工、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开展、农业机械化等技术的推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提高农业综合开发 对新农村建设的奉献率。建立健
7、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效劳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效劳体系。 5、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坚持“退粮还经,加大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要以葡萄、哈密瓜为主导,大力开展生态型农业、品牌型农业,加大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推广葡萄、哈密瓜反季节栽培,把传统农业、特色农业做成精品农业、优质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大力开展鲜食葡萄,加快推进葡萄产业标准化栽培、标准化管理、无害化生产、冷链式供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葡萄产业化开展,力争“十一五期间XX县区葡萄产业化形成完整体系,全面提升吐鲁番葡萄产业化整体水平。规划到2023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8.
8、6万亩,其中无核白葡萄面积16.2万亩,酿酒葡萄0.6万亩,其他鲜食葡萄1.8万亩。葡萄总产量逐年提高,到达40万吨。加快开展畜牧业,要以牛羊育肥、特色养殖和良种繁育为重点,加快牲畜品种改良和新品种推广步伐,提高良种率,优化畜禽结构,由数量扩张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2023年完成牛羊育肥93万头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68亿元,畜牧业在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14。 6、加快三大基地建设。要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为重点,加快葡萄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早晚熟和设施葡萄。要抓住无核白葡萄入选奥运会专供果品这一重要机遇,认真理清葡萄产业的开展思路,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葡萄产业,集中力量、倾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
9、的产业品牌,培植和壮大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十一五末,力争将鄯善建成新疆优质的葡萄酒(甜酒)酿造业、葡萄制干业基地和果品保鲜、贮运流通基地。瓜菜产业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开展反季节瓜果菜。要把开展设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按照“一年打根底,两年上规模,三年出成效的要求,着力抓好5个县级设施农业基地建设。2023年县财政将投入200余万元,对设施农业进行补助,全力支持设施农业的开展,到2023年,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万亩。畜牧业基地建设,要通过加强养殖基地、养殖小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人工种草和家庭式养殖,积极扶持大户和康信畜
10、牧、绿洲兔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养殖业的快速开展。到2023年,牲畜年末存栏46.3万头(只),年内净增率保持在2.5%的水平。畜牧业产值到达3.9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到达35%,畜牧业人均收入974.5元。 7、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把开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重点,纳入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优先支持。要按照市场需求和加工转化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思路,以产、加、销相互衔接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扩大特色农作物种植,加快建设县XX县区以连木沁镇、山南以鲁克沁镇为区域中心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措
11、施,加大招商引资和工程建设力度,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稳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重点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支农支牧龙头企业培育,全力支持兰泰果业、葡萄干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扶持绿洲兔业快速开展,全力支持康信公司建设畜牧产业园,全力支持新昱棉纺厂改扩建,促进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尽快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高产高效的原那么,依托资源优势和加工企业,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连全村、多村成基地的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格局。农业局、科技局牵头组织各乡(镇)及各单位,加强农副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工作,打造特色
12、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8、大力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乡镇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把开展集体经济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农业和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源,主要依靠开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增加收益。各级党组织要扎实开展村集体“双清工作,摸清底数,清理、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大力开展乡村二三产业,努力培植集体经济收入的新来源。各乡镇要加强和标准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的管理,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和集体资产登记、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定期审计制度,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要创新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
13、有效途径,通过增收还债、清欠还债和按法定程序核销减债等多种方式,切实减轻负担,增强集体经济开展活力。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结合实际,制定规划,拿出具体的措施方案,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的开展,2023年使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行政村到达22个,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的行政村到达20个,彻底消灭“空壳村,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10万元的村占到35,10万元以上的村占到65。 9、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开展的扶贫开发方针,县扶贫办、民政局等部门要认真制定规划,落实方案措施,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扶贫工作,努力把扶贫开发工
14、作推向深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各“联乡驻村入户对口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关于做好部门定点帮扶工作,促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通知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定点帮扶力度,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全力的支持和帮助,并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贪开发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促进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使全县1个重点贫困村的221户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走上致富之路。 三、加强培训教育,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10、大规模开展农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要把农民技能培训作为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根底性工作全力推动,努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坚持“公平对待、合理
15、引导、搞好效劳、完善管理的方针,把农民技能培训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劳务创收结合起来,努力形XX县区委、政府组织领导、农业局、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科协等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高度关注、广阔农民积极参与的培训机制和培训网络。通过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节水增效促增收。2023年全县完成农业技术人员培训20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劳动就业技能培训2022人次,培训农民工850名。 11、大力实施“农民变工人工程,努力为农民在城镇就业创造条件,让农民最终实现向城市居民的根本转变。各乡(镇)要依靠政策引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16、,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向经常性、由自发性向有组织、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镇、由打工向自主创业的战略性转移。2023年县财政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开展农村农民的技能培训,力争完成500名农民变成工人的任务。到“十一五末,力争完成2022名农民变成工人的任务。城郊三乡镇也要加大农民变居民工作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同时,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非农增收的比重,实现农民增收的多元化。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鼓励和引导他们离乡创业、离乡生财,实现“输出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2023年力争完成劳务输出2.1万人次,实现人均劳务增收30元。 12、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大县委党校、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农科所、科协等各单位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建立职业培训中心,强化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