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所示装置在中学实验中有很多用途,可根据实验目的在广口瓶中盛放适量某试剂。下面有关其使用有误的是( )A瓶内装饱和食盐水,可用于除去氯气中的HCl气
2、体,气体应a进b出B瓶内装水,可用于除去NO气体中的NO2气体,气体应a进b出C瓶口朝上,可用于收集NH3,气体应b进a出D瓶口朝下,可用于收集CH4气体,气体应b进a出2、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Cu(NO3)2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 CuB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 2H2O+O2C若有6.4 g金属Cu析出,放出的O2为0.05 molD恰好电解完时,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可恢复到原来的浓度3、运用化学知识对以下事例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
3、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4、为了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现用醋酸钠进行实验,表明它在水解时是吸热反应,其中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将CH3COONa3H2O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B醋酸钠溶液的pH大于7C醋酸钠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加热后颜色变深D醋酸钠溶液与浓H2SO4微热,可逸出醋酸蒸气5、高聚物的单体是( )A氯乙烯B氯乙烯和乙烯CD6、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A酸性:H4SiO4H3PO4H2SO4HClO4 B碱性:Ca(OH)2Mg(OH)2Al(OH)3C原子半径:FOSNa D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H2
4、SH2OHF7、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距离均相等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已烷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苯在FeBr3存在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BCD8、分类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根据化学式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D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9、下列反应过程
5、中,存在键断裂的是A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B在光照条件下,CH4与Cl2反应C催化剂作用下,乙烯和氢气加成D催化剂作用下,乙醇氧化为乙醛1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CaCl2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C乙烯的分子式:C2H4D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32+2H2OH2CO3+2OH11、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A甲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乙酸乙酯B乙可用于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C丙图装置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D丁装置用于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1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BCD混合浓硫酸和乙醇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收集气体证
6、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AABBCCDD13、某无色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则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a、Ba2、ClBNa、I、HCO3、SO42CK、Cl、SO32、Al(OH)4DNa、Mg2、SO42、Cl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BHCl、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 + 6H+ = 2Fe3+ +
7、3H2 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42 = 2BaSO4Al(OH)3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AlO2 + CO2 + 2H2O = Al(OH)3 + HCO3 碳酸氢铵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共热: NH4+ + HCO3 + 2OH CO32 + NH3 + 2H2O 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 + 2H+ = H2O + CO2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 + 4HCl = Mn2+ 2Cl+ Cl2+ 2H2O 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 胶体:Al3+3H2O = Al(OH)3+
8、 3H 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 + Ca2 + OH= CaCO3+ H2O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 2C6H5OH + CO32 Fe(NO3)3 溶液中加入过量 HI 溶液: 2Fe3+ + 2I= 2Fe2+ + I2A B C D16、下面是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在横线标明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a取25.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放入锥形瓶中;b此瓶需事先用蒸馏水洗净,并将该瓶用待测液润洗过;c加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e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f一旦发现溶液由
9、无色变成粉红色,即停止滴定,记下数据。Ad、e、fBb、d、e、fCb、d、eDb、c、e、f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以苯和乙炔为原料合成化工原料E的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有关苯和乙炔的认识正确的是_。a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b苯和乙炔在空气中燃烧都有浓烟产生c苯与浓硝酸混合,水浴加热5560,生成硝基苯d聚乙炔是一种有导电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2)A的名称_。(3)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是_。(4)C的结构简式为_,C的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_个。(5)与D同类别且有二个六元环结构(环与环之间用单键连接)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10、,请写出其中2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乙炔和必要试剂合成环丙烷的路线:_。18、短周期元素D、E、X、Y、Z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形。回答下列问题:(1)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2)D的最高价氧化物与E的一种氧化物为等电子体,写出E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D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4)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性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9、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
11、应生成乙烯,乙烯再与溴反应制1,2 -二溴乙烷。在制备过程中部分乙醇被浓硫酸氧化,产生CO2、SO2,并进而与溴反应生成HBr等酸性气体。(1)用下列仪器,以上述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备1,2一二溴乙烷。如果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B经A插人A中,D接A;A接_接_接_接_。(2)装置C的作用是_;(3)在反应管E中进行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l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夹持仪器没有画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装置中都用到了冷凝管,A装置中冷水从_(填字母代号
12、)进入,B装置中冷水从_(填字母代号)进入。(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事先稍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3)为了进一步提纯1溴丁烷,该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1丁醇89.5117.31溴丁烷112.4101.6丁醚95.3142.41丁烯185.36.5则用B装置完成此提纯实验时,实验中要迅速升高温度至_收集所得馏分。(4)有同学拟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H2CH2CH2CH3”,来确定副产物中是否存在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请评价该同学设
13、计的鉴定方案是否合理?_为什么?答:_。20、某同学进行影响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速率因素的研究。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室温下,实验数据如下:实验序号加入试剂0.01mol/L KMnO40.1mol/L H2C2O40.01mol/L KMnO40.1mol/L H2C2O4MnSO4固体0.01mol/L KMnO40.1mol/L H2C2O4Na2SO4固体褪色时间/s1166117请回答:(1)该实验结论是_。(2)还可以控制变量,研究哪些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_。(3)进行上述三个实验后,该同学进行反思,认为实验的现象可以证明上述结论。请你写出实验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4)实验选用MnSO4固体而不是MnCl2固体的原因是_。21、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已引起世界核大国的广泛重视。在爆炸的核电站周围含有放射性物质碘一131和铯一 137。碘131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