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开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一、认真抓好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规划工作。农村根底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开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根底,加强农村根底根底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开展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必须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开展趋势,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各地要在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科学规划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明确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根本原那么、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规划既要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明确阶段性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有步骤、有方案地加以推进,又要着眼长远,表达前瞻性,充分考
2、虑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对村庄布局、居住方式、根底设施布点所带来的变化;既要做到尽力而为,努力把公共效劳延伸到农村去,又要坚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既要突出建设重点,优先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又要始终注意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开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切实防止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新村庄建设。要重点推进县级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县一级政府编制以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综合性规划,整合县域内各种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开展。 各级开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平衡,发挥各
3、专项建设规划的作用,做好区域规划与专项建设规划的衔接工作。要注意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约束力,标准规划的审批程序,防止规划过多过滥。要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和工程实施方案,把规划作为政府安排新农村建设投资的重要依据。加强对规划的检查监督,建立后评价制度,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切实加强对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分类指导。各地新农村建设起点有上下、进程有快慢、特色也不同,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东部地区和大中城XX县区经济比较兴旺,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在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中,应按照率先根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着力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完善公共效劳设施、加
4、大村容整治力度、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开展等方面下功夫,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经验;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传统农区,农村经济开展自身积累能力还比较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多,在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中,要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壮大县域经济放到重要位置,同时协调推进其他各项建设,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西部地区农业开展相对落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在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中,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根本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确保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得
5、实惠。 三、努力增加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当前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必须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坚持把根底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开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肩负重要职责,也要按照存量适当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那么,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本级财政预算用于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各级开展改革部门要在努力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同
6、时,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从广阔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继续支持粮食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平安、农村公路、户用沼气、农村电力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生态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支持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根底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改革支农投资支持方式,标准工程管理程序,积极推行报账制和工程公示制,确保工程选择、实施、竣工、后续管理等全过程的公开和公正,真正把资金分配到最急需的地方和工程上。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吸引更多的银行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
7、四、继续加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力度。牵头做好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是开展改革委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开展改革部门要按照我委发改农经2023462号文件明确的意见,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各项投资协调整合的力度。要加强对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工作的指导,引导试点县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平台,从农村建设工程申报环节抓起,建立不同部门、不同渠道工程申报的信息交流机制,做好衔接平衡工作。支持试点县围绕开展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效劳水平等广阔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问题,在建设规划的框架内,整合各类资源,把交叉重复现象比较突出、各方面反映比较强烈的农田建设投资、生态建设和农村小型根
8、底设施投资等作为当前资金整合的重点,将相关工程配套实施,将相关投资统筹使用,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形成按规划统筹工程、按工程安排资金的投资管理新格局,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取得成效。 五、不断创新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开展新农村建设,亿万农民既是受益主体,又是主力军。在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支持,组织和引导广阔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辛勤的劳动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改变落后面貌,建设和谐农村。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广阔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增加投入,大力开展生产,培育农村新产业,开展专业合作组织,壮大农村
9、经济实力,提高收入水平,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坚实的物质根底保障。二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要围绕农民需求进行谋划,突出建设重点和优先序,坚持把国家支持和农民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在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前提下,通过以奖代补、工程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根底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三是要加快农村小型根底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根底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阔农民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根底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六、积极参与新农
10、村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方式。目前,各地区、各部门都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各级开展改革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的优势,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探索和总结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投入机制与管理体制。在试点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长期目标与近期重点的关系。要把有限的政府补助投资投向广阔农民群众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方面去,各级政府的补助投资要更加向雪中送炭的工程倾斜。二是典型示范与面上推广的关系。既要注重经验的探索和积累,也要注意总结失败的教训。不能把政府投入过分集中在少数点上,切忌脱离实际的高标准、高投入试点。三是增加资金投
11、入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又需要注重制度创新,不断探索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七、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开展改革部门要坚持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趋势性问题,积极探索政府支农投资方式及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密切关注农村重大改革进展,跟踪了解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债务化解的有效途径,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制度与宅基地整理问题等。要经常深入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全面了解和反映新农村建设动态,及时发现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汇报并反响我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我委将继续加强与各地区的沟通与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大对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根底,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向前推进。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