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 很快乐参加中国经济50人论坛,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学术研究,推动今后的政策制定和改革实践。在金融改革过程中,我们已经花了很多资源,来处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隐患、防范金融危机。在下一步金融改革中,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完善与金融有关的立法,特别是破产法和与贷款欺诈相关的法律,其中也涉及到相关的会计准那么 。法律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当前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因此,借这个时机跟大家交流一些初步的想法,希望大家深入研究和交流。 一、随着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会不断出现变化,需要解决的风险隐患也不断出现变化 形
2、成金融风险的根底原因很多。第一,全球经济、科技、金融开展变化很快,很多问题已不能用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来应对,金融稳定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我国在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不少机制尚处于非方案非市场的模糊或矛盾状态;第三,实践说明,特别是通过亚洲金融风波,可以看到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反映到金融上是一个镜像,危机首先反映在金融上。金融风险隐患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很可能会逐步积累,并导致经济金融危机。由于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宁肯把问题看得重一些,透一些。只有及时加以解决,这些风险隐患才能及时消除。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看到,金融业风险隐患积聚的时间越长,解决问题的难度往往越大。 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3、,不同时期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风险隐患的特征、重点都处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过去我们所遇到的主要的问题,今天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了;过去看起来不太起眼的问题,现在开始变得很重要。例如,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面临大规模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为此,在1998年通过财政发行2700亿特种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缺乏。1999年,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一万亿不良资产。2022年末开始中行和建行股份制改造的试点,用现存资本进行不良资产损失类的核销。此后,运用局部外汇储藏和黄金储藏,注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从2022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是国家花费一定的资源加以推动的。 为了尽力解决
4、好不良资产的问题,在2022年2022年做了很详细的抽样调查统计,根本摸清了不良贷款历史问题的形成原因。这是在解决不良资产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案设计前必须要做的根底性的工作。根据此次调查,在不良资产的形成中,由于方案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2023,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利的约占2023,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此外,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严重以及未能实行高标准会计准那么等因素都交叉存在于各个类别之中。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原
5、因是和法律、司法和执法有重要联系的。 在改革转轨期间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原有的矛盾开始不断转移。例如过去某些造成不良资产的原因开始逐步被消除。由于政企不分、政策性贷款、不当行政干预、中央地方关系不顺、商业银行缺乏内控或者内控不严而造成的问题开始逐步得到解决。改革早期,中央地方关系中存在“行政性分权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贷款经营权也仿照行政区划按照省、地、市、县等分权,每一级分行可能存在“三只眼睛的现象,即“三只眼睛分别看着总行、当地政府和作为监管者的当地人民银行。改革初期远程通信网络不兴旺,所以日常的监管或指导,受地方利益影响很大,内控相当薄弱。举一个例子,90年代
6、初期我在商业银行工作时就发现银行内部有很多业务运作的规那么,十分详尽。外表上看制度很健全,但是实际上总行知道执行上常是另一回事,因此制定和完善规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卸责任的一个机制,分支机构用“三只眼睛看事、办事,办错了不是总行的责任。 内控问题得以重视是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当时强调专业银行要开展成综合的商业性银行,向企业化、商业化方向开展,不再是行政机构,所以不能按照行政的方法来处理。但是变化往往需要时间,直到1997年吸取亚洲金融风暴教训并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国有银行对业务和人员才真正实行了“垂直管理体系,才为加强内控创造了条件。 其他导致不良资产的原因,例如监管体制问题、国有企业本身问题等,都在不断变化,风险因素在逐步消除。例如,早期监管存在的问题简单说就是“重审批、轻监管,主要是发“出生证,生下来以后就不管了。从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已根本放弃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政府部门已经从法律角度明确了商业银行决定贷款的自主性。从本世纪开始,政府已经逐步放弃了国有银行应向国有企业实行信贷倾斜的要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国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