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挥工会职能促进教职工凝聚力 。凝聚力是一个团队的生命力,高校教职工凝聚力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开展的软实力。高校工会作为领导和教职工的桥梁纽带,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增强教职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内容首先阐述了工会工作对增强教职工凝聚力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工会工作促进教职工凝聚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会职能;教职工凝聚力;措施 高校工会是联系领导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对促进教职工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凝聚力是高校必不可少的灵魂和生命力,是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两者相互影响和促进,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推动作用。在高校教职工凝聚力建设中,工会要充分
2、发挥自身“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的职能,围绕学校的可持续开展,为高校建设作出积极奉献。 一、工会工作对增强教职工凝聚力的重要性 高校凝聚力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工会作为领导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对凝聚力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高校工会是教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这对工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根底保障;其次,工会是教职工自愿参加的,植根于基层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各种诉求,对促进教职工凝聚力建设起着直接作用;再次,工会工作通常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对教职工的教育;最后,工会创立的“教工之家,能使教师产生一种归属感,教代会能使教师产生主人翁
3、意识,因此对高校教师凝聚力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工会工作促进教职工凝聚力的措施 (一)加强民主管理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教职工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建设中去,是对教职工的信任,关系到教职工的凝聚力。一旦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教师就会产生不满心理和懈怠的情绪,工作缺乏热情,从而影响教职工凝聚力的建设。让教职工积极参与到高校民主管理,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领导和普通教职工之间的关系。领导制定的任何措施,都要依靠教师来完成,两者关系假设不和谐,就很难建设和谐校园,教职工凝聚力更是难以增强。因此工会要通过多种方式,如职工代表对话、校务公开、教代会等,在领导和教职工之间架起桥梁,是双方能
4、够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校园文化是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工会要将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去,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要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多开展一些教职工参与度高、喜爱的集体活动,培养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观念。同时工会还要在思想上将教职工作为自家人,将关心教职工的生活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让教职工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上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随着高校改革的持续进行,教职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会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会
5、可通过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教职工,如教职工演讲比赛、篮球比赛等,通过认真组织,积极开展这些问题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务文化生活,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工,要及时给于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这些活动即丰富了教职工的业务文化生活,也陶冶了精神情操,给教职工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乐趣,也使教职工树立爱校如家的思想,即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也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加强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增强教职工凝聚力就是要使所有教师以学校为中心,有团队协作精神,而向心力和团队精神需要教职工思想的统一。随着社会的开展,由于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太教条和刻板,严重脱离了现实
6、。随着高校改革的持续进行,教职工面临着竞聘上岗、收入差距增加等新的问题和矛盾,而这些问题又和教职工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工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正视现实,真心实意的关心教职工,为教职工排忧解难,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统一教职工思想,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五)切实以教职工为出发点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工会是教职工自己的组织,维护教职工的各项权利是工作的最根本工作,工会干部要急教职工所急、想教职工所想、谋教职工所求,将教职工的利益和权利落到实处,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帮助教职工解决各种困难,教职工才能将工会当作信得过的“知心人,才能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三、结语 总之,教职工凝聚力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高校建设的生命力。工会作为联系领导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增强教职工凝聚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会要充分借助这些优势,积极探索增强教职工凝聚力的措施,为构建和谐校园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秀萍.工会组织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工作中职能初探j.福建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23,(6):78-79. 2闵莉艳.高校工会工作促进教职工凝聚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3,26:56-58. 3李振生.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凝聚力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23,(12):24-26.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