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刺伤的预防五篇材料 第一篇:针刺伤的预防针刺伤的预防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1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2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防止的,但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定说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3有效的预防可将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主要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
2、,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标准化的操作程序等。医院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的医务人员,要把职业防护教育作为岗前的一项特殊培训,以加强对针刺伤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我国针刺伤的防护用品相对较少,而防护用品对减少职业暴露有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说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这说明操作时戴手套十分行重要。此外,工作中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不徒手处理破碎
3、的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及时做好收尾工作不随时乱放,专用容器及时更换切勿堆放过满,手持无针套注射器或锐器行动时,不要将针头笔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等。 3、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禁止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采用单手复帽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防止用手别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防止带针头传递;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锋利物品装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容器置于尽可能接近这些物品使用的区域;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不必要的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必须有他
4、人协助等。 4、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使用锐器时平安操作的守那么。 5、提供平安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平安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此外减少滥用注射治疗,即在口服给药有效或临床表现、诊断不支持注射治疗的那么不用注射治疗,以减少非平安注射几率。配备专职院感监控员,做好针刺后的管理。标准医疗垃圾的处理等。 第二篇。针刺伤预防一、如何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1、标准操作妥善处理锐器确选
5、择掰安瓿的方法折玻璃安瓿前先用砂轮切割,安尔碘棉签消毒,再用纱布包裹后折;输液穿刺失败后,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式滴管上,应当立即更换新针头;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时需他人协助;传递手术刀,剪时用肾形弯盘;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针头,为病人拔针后的针头应该立即放进防刺穿、防漏的医疗垃圾收集箱中;手始终不要碰到收集箱,小心谨慎地将针头丢入容器。收集箱应该放在操作方便而又平安的地方;供应室清洗器械时应将有损伤性的器械如巾钳,牙针等与其他器械分开,集中清洗。为病人做治疗时严格按着标准的操作程序执行,不能有一点疏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 2、注意操作环境注意环境对操作者的影响,如
6、果工作空间过于拥挤狭小,探访者和障碍物过多,光线不够明亮,应该在操作前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没有人紧挨在操作者的前后左右,或操作者在经过的路上没有其他人。 3、戴手套尽量在操作时戴手套,这样就防止了操作者的手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其目的是双重性的,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了病人。研究说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穿一层乳胶或聚乙烯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液量低50%以上。由此可见,戴手套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才能让全员护士共同做好这个事情 1、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学习,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过程中应戴手套,把每一个针头都当成感染针头对待,纠正受伤后的侥幸心理
7、,从思想上重视和配合锐器伤的处理,提高预防针刺伤的自觉性。 2、建立健全的针刺伤管理制度改善医疗操作环境,使用平安医疗设备和建立锐器伤处理原那么和反响制度,制定一系列相关防护措施,有助于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锐器伤信息,做好追踪和监控工作。 三、我们的预防目标是多少。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评定说明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预防的,根据我们医院目前统计的针刺伤情况,损伤可以减少到24人/年 第三篇: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
8、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据美国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防止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说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将针刺伤对护士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 1.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主要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标
9、准化的操作程序等。医院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护士,要把职业防护教育作为岗前的一项特殊培训,以加强对针刺伤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1.2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操作时戴手套十分重要。但临床现状并不乐观,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预料要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只有25.3%的人戴手套。此外,工作中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不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及时做好收尾工作不随时乱放,专用容器及时更换切勿堆放过满,手持无针套注射器或锐器行动时,不要将针头笔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等。 1.3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禁止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采用单
10、手复帽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防止用手别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防止带针头传递;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锋利物品装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容器置于尽可能接近这些物品使用的区域;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不必要的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必须有他人协助等。 1.4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医院成立有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了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了使用锐器时平安操作的守那么。 1.5提供平安的工作环境
11、和工作条件医院提供有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平安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此外减少滥用注射治疗,即在口服给药有效或临床表现、诊断不支持注射治疗的那么不用注射治疗,以减少非平安注射几率。配备专职院感监控员,做好针刺后的管理。标准医疗垃圾的处理等。有条件的医院还可提供用于防止针刺伤的产品。一是无针头的产品,由于其减少了针头的使用频率,使得与之相关的针刺伤减少了43%。二是具有平安保护性的产品,如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等,使针刺伤的发生率减少了76%。三是个人保护产品,如外科医生使用的顶针。四是锐器盒的使用也十分有效。 2发生针刺伤的
12、处理 2.1伤口局部紧急处理措施当发生针刺伤时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反复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伤口用70%酒精或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2.2进行风险评估和医学观察确定暴露级别,对于暴露源开展针刺伤后感染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根据病人检验报告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和跟踪检查。如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或采取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等。 2.3报告反响制度针刺伤发生后启用针刺伤应急处理工作程序,逐级上报到相关部门,由控感科进行现场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给予指导和帮助,可疑hiv感染时及时与当地cdc取得联系。 第四篇:针刺伤远离
13、针刺伤 近年来,针刺伤已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之一,它不仅会造成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据有关文献报告,被相关病原体污染的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率为0.3%,hbv的感染率为6%-30%,hcv的感染率为18%,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及感染管理。 在临床上发生针刺的原因各色各类,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对针刺伤意识缺乏,针头回套,针头暴露,未及时处理医疗废弃物,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有躁动、精神障碍不配合治疗的病人治疗时被针头划伤。 针对以上几个因素,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不良行为 医院定期开展经血液传播疾病的
14、职业防护,把相关知识灌输给每位临床工作者,其中特别关注低年资员工及实习生。也有相关研究说明,护生发生针刺伤的概率比较高,医院缺乏对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统计及上报;加强穿刺技术的标准性;医疗锐器的处理以及发生穿刺后应急处理方案等。 2、合理调配人员 医院管理者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床护比安排工作,给繁忙、任务重的科室安排工作,弹性排班,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3、改善医院工作环境 国外研究说明平安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次数,如使用有平安保护性留置针、负压抽血试管等。 4、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一旦发生针刺伤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及时咨询和处理,从而有关部门也可以方便
15、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原因,从而提出预防措施。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时发生,建立健全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诊断治疗流程是我们每位医务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出有效处理方案,提高防护意识,从而减少或杜绝针刺伤的职业感染。 第五篇:针刺伤针刺伤 针刺伤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威胁着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职业平安,给暴露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也给医疗卫生机构和暴露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由针刺伤所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医务工作者,是针刺伤高危人群。我国目前尚无针刺伤防护的相关专家共识。 为推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和处理工作的标准化,有效降低针刺伤的伤害,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此版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1、针刺伤的定义针刺伤是指由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等医疗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 2、针刺伤的流行病学特征2.1发生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护理人员在过去1年内针刺伤发生率,印度为67.4%,韩国为70.4%,英、日、澳大利亚为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