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措施欧东林四川省威远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摘 要:此调研从威远县煤矿顶板事故易发、多发原因入手,针对煤矿顶板事故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问题,就加强煤矿顶板的技术措施、具体方法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究,预防顶板事故。关键词:煤矿 顶板管理 措施 威远县境内的煤矿大多开采的是近水平极薄煤层,虽然煤层薄且赋存条件差,但煤质高,是我县不可多得的冶金炼焦用煤和工业用煤,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开展。但是,煤矿顶板事故多发,其引发的经济损失、社会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煤矿企业安全开展的突出矛盾。因此,煤矿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顶板事故是煤矿企业和安全监督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煤矿根本情
2、况及顶板事故开展态势2023年底,威远县保存煤矿48个生产矿井15个,建设矿井33个,煤矿数量占全市总数的80%以上,主要分布在县域内的偏远山区涉及9个镇,煤层厚度约为30-80cm, 3-5度倾斜近水平煤层,各煤矿年产能在6到15万吨左右。目前,全县煤矿根本实现金属支护,28个煤矿实现截煤机采煤,已建成瓦斯抽采系统矿井9个,瓦斯治理示范工程建设矿井8个,安全高效达标矿井3个,质量标准化达标矿井25个,投入建设、隐患整治资金11246万元,核定年生产能力296万吨。2023年以来,威远县煤矿顶板死亡事故总数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在煤矿事故中所占比列仍高居不下。2023年发生事故17起,死亡18人,
3、其中顶板事故发生14起,死亡15人,分别占全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2.4%和83.3%;2023年发生事故17起,死亡26人,其中顶板事故11起,死亡11人,分别占全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64.7%和42.3%;2023年,全县煤矿发生事故8起,死亡8人,虽然较之前两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有明显下降,是威远县煤矿安全历史上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少的一年,但是,顶板事故却越发突出,8起事故中顶板事故就发生7起,死亡7人,分别占全县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7.5%和87.5%。上述统计显示,威远县煤矿顶板死亡事故在近3年中共发生事故32起,死亡33人,分别占全县煤矿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总量的
4、76.2%和63.5%,是煤矿各类事故之首,成为了威远县煤矿事故的“重灾区。二、常见顶板事故发生原因煤矿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多发性事故。这类事故的后果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是对采煤工作面的顶底板情况及其活动规律了解不清;二是缺乏针对性防治措施;三是顶板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按照顶板管理制度进行“敲邦问顶。 实践证明,顶板事故的发生根本上是有规律的,只要能用正确的理论和手段实现对顶底板的监测,掌握其活动规律,把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的根底上,顶板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深入总结和分析常见顶板事
5、故原因和条件,加强顶板管理,杜绝或减少顶板事故,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次,因地质条件、构造导致的原因。一是矿井地质工作根底薄弱,资料储存不全对生产中所遇到的地质构造没有相应的技术措施依据;二是地质构造复杂区的支护不当或不及时;三是断层附近由于煤层松散,放炮时不讲究方式方法;四是陷落柱柱体内岩性杂乱、松散,并且在下陷活动时,使周围的煤岩产状发生变化,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等。要改变这种状况,除在工艺上、设备上加大力度外,还要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提高地质资料的准确度、可信度。有详尽的地质资料做指导,在施工之前就可以对施工层位的围岩性质、断层、陷落柱等构造掌握准确,以便针对具体情况
6、,合理确定不同地段的施工措施,特别是掘进爆破工艺及支护方式、材料、设备及人员等生产配置要优化到位,这样就能在管理上和技术上保证对顶板事故的积极预防,有效地减小和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第三,作业人员技术低、素质不高也是导致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之一。由于教育培训不到位,生产过程中,部份人员现场作业凭“老经验,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施工,从而在发生顶板事故或在顶板事故发生预兆前不能进行很好的逃生或对顶板进行有效地处理。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防范意识,观念上真正把“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才能杜绝或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第四,县境内煤矿没有专业的掘进
7、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之掘进工艺、支护技术都偏于落后,也是导致顶板事故多发的原因。三、预防顶板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煤矿安全事故中,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易发生的事故,也是煤矿伤亡比重最大的事故之一。虽然近年来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改良了管理方式,但顶板事故并未得到有效的治理,在一些煤矿,顶板事故仍是各类事故之首。此类事故虽然很少群死群伤,但是发生频繁、起数多、死亡多、伤残多、百万吨死亡率高,所占比例大、经济损失大,对职工生命财产、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失,对地方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从历年死亡事故看,只要控制了顶板事故,煤矿死亡事故发生率,百万吨死亡率就会大大下降。因此,预防煤矿顶
8、板事故对安全生产形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虽然顶板事故是一个多因素问题,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还有环境因素。但是,根本问题还是管理问题,其次是技术问题。尽管煤矿预防顶板事故涉及的人员多,采掘面不断变化,是比拟复杂的工作, 但只要加强日常管理和技术管理这两方面的工作,顶板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四、预防顶板事故的措施一管理措施。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关键在管理,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制度落实和现场管理。1、转变理念 制定措施。煤矿业主、矿长或实际控制人要自觉地从“顶板事故是小事故、顶板事故难免的误区中走出来,要充分认识加强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抓得扎实煤矿安全就有保障
9、,抓顶板管理,就必须做艰苦细致地工作,从细节抓起,从自我做起。并将这种理念变为行动,从行动中体现效果。同时,认真吸取他矿顶板事故教训,针对本矿顶板特点、职工素质和企业安全文化等条件制定措施。以“严、实、细、预严格管理、扎实工作、狠抓细节、预防隐患的安全管理理念抓顶板管理,建立“以人为中心,规章为依托,现场为重点,预防为前提的顶板管理体系。2、强化培训 提高素质。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差,思想麻痹,操作技能低是工人违章的主要原因;而煤矿安全培训浅薄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重视安全培训教育,消除侥幸心理,提高采掘队伍和井巷维修人员的自主保安意识、对岩性观察和判断能力、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安全员、班组队长的
10、管理水平和责任感。这是安全管理工作中最根底的,也是最重要的。采掘作业规程、支护操作规程、顶板检查操作规程、危岩处理操作规程、顶板安全技术措施和采空区处理安全技术措施等必须组织有关职工学习并考试合格。3、健全制度 落实责任。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一套简易可行的顶板管理制度,是顶板管理的依托。主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敲帮问顶制度;定时传呼检查制度;危岩排查与报告制度;危岩处理制度;井巷维修制度;采掘面顶板帮或煤壁与采掘工程支护质量检查制度;顶板巡回检查与班报制度;顶板隐患处理和奖惩制度等等。明确矿长、安全员、班组长、工人等各级职责,特别是班组长责任制,班组长是顶板管理的主要负责人。4、片区负责
11、 加强监管。顶板管理落实专人加强现场监督,实行片区安全员负责制。安全员每班巡回检查2次以上,监督片区内各班组顶板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查看采掘工程支护质量和采空区处理质量;安全员每日填写顶板检查班报表送有关领导审签,发现隐患,做到现场监督处理。5、建立班组 选好组长。从顶板事故发生地点看大多是采掘面及附近。因此,顶板管理的好坏关键在采掘班组长。那么,培养、挑选一批身体强壮、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好,敢管敢说的年轻人当采掘班组长是预防顶板事故的重要环节,建立一只稳定的职工队伍,培养一批骨干技术工人也是抓好顶板管理不可缺少的条件。顶板安全管理是班组长的主要职责,必须做到坚持召开班前班
12、会,布置安全工作、检查支护材料和工具、定时传呼检查、检查支护工程质量、检查采空区处理质量、检查顶板煤壁、两帮状况、及时处理隐患、发现并处理违章和执行安全联座制。6、严格管理 逗硬奖惩。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按照“无情管理,有情待人的安全管理理念,对顶板管理抓得好的进行表扬奖励;对顶板管理差的批评惩罚,形成一种遵章受奖、违章受罚的安全管理气氛。二技术措施1、作业规程对顶板管理应详实。在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采掘面支护材料的规格质量、支护质量、采空区处理质量充填、堡砂规格质量、顶距、排距、棚距、最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安全出口的特殊支护、特殊断层、褶曲、岩层破碎顶板的支护、顶板
13、的次数检查和检查方法、上班和放炮后进入工作面的检查方法、下班和放炮前工作面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回柱放顶的安全措施等等。2、编制危岩处理措施。危岩处理措施应包括:危岩检查、处理危岩前的检查、危岩处理方法、采用工具或材料、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和位置及退路、监护人员位置和退路等。4、明确操作规程,提高支护有效性。采、掘、维工种的操作规程对“敲帮问顶操作、掺顶操作、井巷支护操作、回柱操作、不合格顶子的重掺操作、断梁断退井巷维护操作、危岩检查特别是对帽盔、涧槽的检查操作、危岩处理等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如:在工作中,必须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每根支护质量,提高支柱初撑力,减小顶板大量下沉,特别是在上下
14、安全出口路口及附近30米左右以及巷道交叉口等应加强支护,确保支护效果。5、掌握顶板来压规律。顶板来压有一定的规律,必须掌握它的压力显现强度、来压步距、来压特点、来压周期。例如:在回采工作面,支护支架确保有足够的支撑力和可缩量,以适应顶板的下沉规律,支护支架要有完整的稳定性,以适应顶板压力的方向变化。6、推行支护质量标准化管理。如采面掺顶、充填、顶子质量、井巷支护质量等。采用木点柱支护的采面,木点柱直径不小于10CM,柱帽规格3001010CM;积极推行金属支柱。采面作到 “三直一实两畅通煤壁直、掺顶直、砂口直、采空充填结实、采面畅通、安全出口畅通。7、严格执行敲帮问顶,作好“三查四审。在工作中
15、经常敲帮问顶,进入工作面时做到“三查四审:即“查危岩、查伞檐、查支护;审炭头、审顶子、审路口、审片帮。8、改革支护材料,推行以钢代木。采煤工作面改变传统的木点柱支护,推行摩擦金属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掘进工作面也要改变传统的木棚支护,尽量推行一次成巷并采用金属支护、水泥棚支护或锚喷支护等。9采面保持适当高度,提供方便操作空间。有的采煤工作面采高仅0.30.4m,工人操作困难。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极薄煤层开采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煤工作面支护后净高不得低于0.6m,煤层较薄时,应拉底或挑顶,工人在此高度内操作比拟方便。预防顶板事故的关键是管理,而顶板管理又是一项既平凡又繁琐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地严格顶板管理,才能有效的预防顶板事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