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梁启超家庭中的“新民说”.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54652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梁启超家庭中的“新民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梁启超家庭中的“新民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梁启超家庭中的“新民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梁启超家庭中的“新民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梁启超家庭中的“新民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梁启超:家庭中的“新民说何书彬1916年,梁启超43岁,这一年,他决定辞别政界,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著述以及教育子女。当年2月8日,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里,他透露了这些想法:“此次义举梁启超推动的护国运动笔者注虽成,吾亦决不再仕宦,使汝等常长育于寒士之家庭,即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出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比方也是在写给梁思顺的信中,他痛斥腐败、空转的政治,使中国陷于“五浊恶世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那么是因为他一直坚信教育的力量。他认为,教人学做现代人的新教育的实行,才是改进国家和社会的根本之道,才能真正带来一个现代中国。【家书教子】何谓新教育?在戊戌变法之前,梁启超即

2、以他的如椽巨笔,创作了论幼学论女学等多篇文章,宣扬变革教育以造就新国民。他痛陈,西方各国的教育皆以开启民智为目标,唯有中国人何其不幸,少年时,被“蠢陋野悍、迂谬猥贱的学究伤害心智,长大后,又被囚于八股之中,唯知功名利禄不知其他,“中国四万万人之才、之学、之行、之识见、之志气,就这样统统葬送。梁启超认为,唯有形成培养“新学之青年的新教育,让有自由、扬个性、有权利、守义务的新国民成为社会的主体,中国才真正有希望可言。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等报刊,继续宣扬“新民说。在他的“新民思想继续完善的同时,他也很自然地把“新民说应用在了家庭教育之中。他不以传统的严父角色自居,而是平等地和

3、孩子们相处。他做他们思想上的导师,也做他们生活中的朋友。他尊重孩子们的兴趣,也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活泼、快乐中学习。比方,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学习数理化的乐趣,他甚至在家里建了一个小型实验室,让孩子们在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自己动手做实验以加强理解。在一种常见的历史叙事里,因为戊戌变法失败这段经历,梁启超的角色也成了一个失败者他的所有行动,只能证明改进主义走不通。这种单向、机械的历史叙事,使历史丧失了复杂性、丰富性,也使梁启超这样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形象变得刻板化。这样的历史叙事,与其说是在让人学习历史,不如说是在让人丧失对历史的兴趣,让很多人失去了多方面去了解梁启超的愿望。在日本的那段时间,也是梁

4、启超一生中和孩子们相处较多的一段时光。回国后,他常常想念这段“居东之乐。后来因为他事务繁忙,以及孩子们各自前往他处求学,不能再和他们朝夕相处,他就一直通过和孩子们保持频繁的家书往来,在修养、读书、择业等方面,做几乎是事无巨细的沟通。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长女梁思顺,1893年出生于广东新会;长子梁思成,1901年生于日本;次子梁思永,1904年生于澳門;三子梁思忠,1907年出生于日本;次女梁思庄,1908年出生于日本;四子梁思达,1912年出生于日本;三女梁思懿,1914年出生于北京;四女梁思宁,1916年出生于上海;五子梁思礼,1924年出生于北京。梁启超一生留下的书信超过2000封,其中3

5、00多封为家书。假设以1916年为节点,把这些书信分为前后两期,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前期,当他的子女多数尚年幼时,他的家书内容主要为他的从政活动及感受;在后期,他的家书几乎成了他给子女们开办的“家庭课堂。【为青年做模范】在对长女梁思顺解释他退出政界的决定时,梁启超也对她说,希望她的夫婿周希哲辞去外交部的职位。理由是:“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看法?一方面,这和他的自身经历有关。也是在写给梁思顺的信中,他反思说,他之前身居高位,从政而不见政治之改进,简直可谓“无端度虚荣之岁月,因此,舍官位而就教育,不仅是他自身“脱险于人格丧失之患,也是践行作为国民一

6、分子对国家的责任,以及让家人“脱险。另一方面,这和他当时的一些观察有关。在他看来,晚清以来的“功力改造政策导致了只重知识不重修养的学风,进而导致青年失去了做人的标准,产生了“精神饥荒。他的这些看法,集中表现在他的一篇名为为学与做人的演讲中。当时,他在苏州演讲,对台下的青年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人,在于养成人格,在于形成自由意志,非如此,那么教育名为培养青年,实那么让青年容易迷失。他请台下的青年想一想:“专门助军阀作恶鱼肉良民的人,是有智识的呀,还是没有智识的呢?诸君须知道啊,这些人当十几年前在学校的时候,意气横厉,天真烂漫,何尝不和诸君一样?为什么就会堕落到这样田地呀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

7、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地往坏路上走。诸君猛醒啊!现在你所厌所恨的人,就是你的前车之鉴了。这时,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忠等人都陆续成年。梁启超绝不希望看到,他所厌恶之事也发生在家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正在美国留学学习军事的梁思忠想要中断学业,回国参军。这一年的5月13日,梁启超写信给梁思顺,请她一起留意梁思忠的情形并帮助劝说他:“思忠呢,最为活泼,但太年轻,血气未定,以现在情形而论,大概不会学下流,我们家孩子断不止下流,大概总可放心,只怕进锐迟速,受不起打击。他所择的术政治军事,又最含危险性,在中国现在社会做这种职务很容易堕落你要就近常观察情形,帮着我指导他。1928年10月12日

8、,他写信给梁思顺,又说到他对政界的厌恶:“新贵们只要登台三五个月,就是腰缠万贯,所谓廉洁政府,如是如是。希哲在这种政府底下做一员官,真算得一种耻辱,不过一时走不开,只得忍耐。不再对政界抱有期望的他,转而希望通过改革教育来变革社会风气。在清华,他对学生们说,他希望他的言行能给青年们以熏染,能够激起诸多的青年人以改变社会风气为己任。在家书中,他也常常这么讲。1927年5月5日,他写信给梁思忠说:“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遗传和教训】梁启超所说的“模范是什么样的呢?他所指的“遗传和教训又是什么呢?

9、在家书中,梁启超屡次谈到他在这方面的看法和感受。他勉励子女们,要做负责任的国民。1919年,在欧游归来前夕,他在写给梁思顺的信中说:“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1923年11月5日,他在写给梁思顺的信中,又写道:“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便是天地间堂堂地一个人。他对子女们说,治学的态度,应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1927年,他在写给梁思成等子女:“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那么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奉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

10、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主张人生要乐观,要有趣味。梁思成所学的建筑学是个很专业化的学科,他在写信时,就建议梁思成“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为什么呢?他接着解释说:“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假设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对次女梁思庄,梁启超也有同样的建议:“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有时,因为事务实在太多,梁启超甚至要断断续续写上十几次才能写完一封家书,但无论多么忙碌,他绝不放松对子女的指导。

11、1927年,梁思成开始写作博士论文。这一年年底,梁启超写信给梁思成说,在归国之前,他应该“到欧洲实地开开眼界。三个月后,梁启超又写信给梁思成说:“你脚踏到欧陆之后,我盼望你每日有详细日记,将所看的东西留个影像凡得意的东西都留他一張照片,可以回来供系统研究的资料。1926年年底,梁启超听说李济等人要去山西开掘西阴村遗址,就力主学考古的梁思永参加这次开掘行动,以尽快获得实际的考古经验,后来由于时局动乱,梁思永没有成行,梁启超就不断写信向他通报开掘情况。1927年1月10日,梁启超又写信给梁思永:“你将来如何才能当得起中国第一位考古专门学者这个名誉,总要非常努力才好你回来后看时局如何,假设可出去,他

12、们便约你结伴;假设不能出去,你便在清华帮他整理研究。两者任居其一也,断不至白费这一年光阴。青年们由于自身的特点,容易激进也容易流于悲观失望,但梁启超绝不愿意看到青年们,包括他的子女走到“悲观沉郁一路去。他一直抱持乐观主义,也在演讲中把为什么要乐观的道理讲给青年们。他说,持以“仁的人生观,就会不会忧得失,“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随着子女们陆续学成,他又指导他们如何开始职业生涯。1928年4月,梁思成即将归国,但是国内时局的动乱,不可防止地影响到了他这样的青年学者展开工作,在这种

13、情形下,梁启超写信给梁思成说,归国后可以“暂时随缘安分,徐待时机。“假设专为生计独立之一目的,勉强去就那不适宜或不乐意的职业,以致或贬损人格,或引起精神上痛苦,倒不值得。“纵令归国后一时未能得相当职业,也不必失望沮丧。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生不许他侵入。1928年10月,在梁启超去世前三个月,他还在写信给梁思成等人,关心着他们的学业,同时着手写作辛稼轩年谱。未几,稿未成而疾大作。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协和医院。在他的身后,9个子女个个成才。一门三院士,就是梁启超造就的“家教奇迹。梁家子女们后来常说,父亲的“遗传和教训,乃是他们最珍贵的财富。年近九旬时,梁思礼还常常想起父亲:“他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除了以上谈及之外,他更关注对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那么身体力行,循循善诱。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