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信息化驱动下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策略研究信息技术促进体育教师发展摘要:作为一门学校课程,体育教育的重点是向学龄儿童传授身体活动、健康生活的科学和方法。这是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活动的途径,旨在培养他们的体能、运动技能和健康。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合格的体育老师毫无疑问是主要的教学力量。本文将说明我国体育老师的情况,着重分析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育;自主发展一、 我国体育老师发展现状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体育老师授课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切实需求的。对目前学校中的体育老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培训,使其能够科学合理地去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方面的教学是目
2、前体育教学方面的重中之重。体育老师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各种工作能力,在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思想、新观念、新问题,要通过组织培训、自主学习、教学观摩、运动训练、经验交流、科学论文报告会等形式,加强信息交流,掌握大量的新资料,多方涉猎,从中获取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专业素质。二、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师发展的促进2.1掌握新的课程方法在如今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体育老师掌握新的体育课程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信息技术可以使得老师可以更大范围地接触国内外其他学校的方法。新的课程方法不是专门关注让孩子不断地记录活动时间,而是强调教他们为什么他们需要在生活中进行身
3、体锻炼。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参与展示相关科学知识的体育活动,目标是发展和保持学生个体的健康。与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相比,其基本前提是,体育活动对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学生对健身和行为变化的理解是参与健身教育项目的结果。新课程的概念框架应该是围绕心肺健康、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灵活性的健康相关部分设计的。课程中的活动是为健康利益而设计的,学生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对定期锻炼和体育活动的承诺。假设所有儿童都可以通过定期参加剧烈或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来达到增强健康的健康水平。信息技术可以对科学的课程方法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2.2 健康指标评估能力体育老师对学生的科学评估作用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它可以向老师和学
4、生提供关于学生相对于标准参考标准的当前健康水平的信息,作为基于当前健康水平制定个人健康或锻炼计划的基础,激励学生在存在缺陷的地方更好地达到健康相关健康的最低标准,并可能有助于识别潜在的未来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对学生健康评估的全面分析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以确定体育课程内是否包括足够的健康教育,从而让学生在整个学年中获得健康收益。健康评估也为学校纵向跟踪学生数据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评估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的健康状况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教育学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身体活跃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2.3 网络体育教师在线教育对体育老师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老师的要求。所有体育老师的课程体系必须包括“学习的机会、有意义
5、的内容、适当的教学以及学生和项目评估”。如果一个在线体育项目符合这些标准,它可能和面对面的讲课一样有效。在线体育也要求体育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体育教学,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独立锻炼。在线体育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如果学生在时间表中缺少面对面课程的空间,需要补学分,或者只是在寻找传统体育课以外的替代课程,则可以帮助他们达到体育标准。另一方面,对于时间管理或技术技能较差的学生来说,在线课程可能不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在线学习正在改变教育格局。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发现,传统课程中有近四分之三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周体育课时间的标准。在线的数据统计则可以有效地对课程时间进行监督。2.4 科学的体
6、育指导方针信息技术可以促使体育老师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体育指导方针。如果标准是衡量质量的标准,教师会根据学生达到标准的程度在特定学校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与传统的体育教师相比,经过信息技术方面培训的体育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越来越长的机会来满足体育活动指导方针。此外,当老师应用好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后时,学生经过体育锻炼的效果会显著提高。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在增强健康体育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数据明确表明,需要继续努力培训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的体育老师,学校需要继续雇用他们作为最大限度地设计和实施增强健康体育项目的主要教学力量。除了作为体育教学的领导者,这样的体育老师还可以作为课堂教师实施课堂体育活动课间
7、休息的专家资源。他们在适合年龄的体育活动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助于确保学生参与有趣和有吸引力的活动。此外,作为健康学校环境的催化剂,体育老师可以协助设计和实施学校前后提供的校内项目,并担任现场活动伙伴关系的社区外联专家。三、结语时代在不断的变化,社会也在不停的进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若能得到全面提升,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需要,才能为未来社会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康体魄的、高素质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参考文献:1 张兆龙,周丽云.移动智能终端下的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1):46-48.2申瑞普.两会背景下对“互联网+校园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1):123-124.3袁静.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传播策略创新浅析J/OL.新闻爱好者20181228.001.4李云鹏.基于通识教育角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4):68-71.5张鹏.“互联网+”视域下体育赛事节目的可版权性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8,4(2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