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日报:营造和谐社会的制度环境 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社会,只有社会公平,人与人、人与社会各方面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整个社会才有可能和谐稳定。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建立和完善均衡的公平制度环境尤为重要。首先,完善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要重视分配差距拉大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等,在分配上既要实行效率优先,还要完善兼顾公平的制度安排,如完善对低收入家庭、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其有饭吃,有地方住,子女能(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上学;完善对困难群众优先安排就业制度,这实际上也是再分配
2、的一种重要形式;进一步完善所得税率制度,以缓解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势头。其次,完善市场准入的公平制度。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那么,全面构建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在此方面,新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的假设干意见有许多重要的突破,如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条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等。再次,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制度。包括公务员的选择,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负责人的选择,都应全面实施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选择制度。四是,完善公开招标制度。如土地出让、根底设施工程建设等,实施公开招标制
3、,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选择。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平安阀。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分享到改革开展的成果。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比较窄,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广阔农村还存在许多空白点。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必须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和完善全天候、无障碍的民情、民事、民意、民怨和民诉反映通道及相关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 和谐社会的目标取向是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公
4、正、平安和正义。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倾听人民群众呼声、了解各阶层人群的意见,对于制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解决社会矛盾、防止问题积累使矛盾激化和冲突,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要进一步健全信访制度,建设全天候、无障碍反映民情、民意、民事、民怨和民诉的各种渠道,包括信访通道,市、县(市)长 通道,舆情反映通道等。同时,对所反映的各类民情、民意、民怨,要做出相应的答复和处理事宜的责任制度,对限期未做出答复或处理的主要责任者实行问责制度。对于因相互推诿而酿成严重后果的主要责任者,应实施惩戒制度。 建立和健全平安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平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条件。应围绕与人民群众社会生
5、产、生活相关联的平安问题,进一步健全平安制度及其责任追究制度。要保证食品平安、药品平安、住房平安、行路平安,保证人群聚集场所的平安、生产平安、学校平安、通信平安。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向多样化方向转变,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但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和社会体制变革相适应,社会管理失衡,进而导致社会问题和不平安因素增多又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这是社会平安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者置人的生命平安于不顾,使食品及药品平安等问题日趋突出,而行政执法部门或因监督失职,或因监督缺位等,也引发诸多平安问题。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社会综合管理的相应责任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加快构建社会诚信制度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链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建立社会诚信制度,用诚信规那么约束社会每一位成员。建立社会诚信制度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以产权为根底、法律为保障、道德为支撑,积极推进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当前,应围绕政府和企业活动,为相关部门及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制度。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