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构主义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之建构摘 要:国际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学派之一,其主要观点认为社会世界是施动者在客观环境中建构的世界,行为体与体系结构间存在着双向建构关系。本文即运用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历史背景,确定中国的身份和责任,并在此根底上勾画出中国外交战略的新蓝图,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不懈努力。关键词:建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和平世界在中共十八大上,胡锦涛作了题为坚决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指引了未来五年或更长的中央开展战略,具有
2、重大战略意义。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开展的崇高事业为主题的局部1,准确分析了当前的宏观国际形势,并对未来中国的外交责任、方向进行了部署。纵览60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我党在历史的洪流中与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本文旨在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尝试对党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建构进行解读,以期中国的未来开展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1 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分析第一,建构主义强调国际政治的根本结构的本质是观念结构或可称之为社会结构,不绝对是只有物质构成。价值观念是社会建构的核心要素,它能够塑造国家的偏好,是引导国家参与国际社会并作出相应判断的灵魂
3、。2第二,建构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理论的主要分析单元,国际体系的结构是主体间性的,而不是物质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随着国家所秉承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国家间持续不断的互动性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嬗变和转换。3国家的角色和身份并不是先定外生的,而是在互动的实践过程中,由社会结构建构形成的,行动者和结构是相互建构的,而不是一方决定另一方。总之,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是一种观念结构,结构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在這个逻辑根底上,我们可以分析建构主义的思想为何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建构所必不可少的思想之一;并且能够解释如何准确地判断国际形势后制定
4、我国根本的外交理论、外交路线、外交纲领、外交战略的问题。2 建构主义影响我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建构之缘由1.中国具备建构主义开展的社会土壤中国社会不仅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关键的社会转型期,而且还要全面地融入世界和国际社会,积极应对全球化的各种战略机遇与文化压力。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外表上牵涉政治改革、经济秩序和制度建设之大义,实际上离不开社会环境,核心是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法治精神、政治文化和外交文化。也就是说,全球化、融入世界与社会转型三重背景下的中国外交,客观上需要一种政治社会学取向的国际关系理论。这种国内需求背景下,建构主义的东来可谓一拍即合。42.建构主义对当代世界与中国的问题具
5、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中国和平崛起问题上,就理论而言,和平崛起实际上就是探讨霸权国与新兴大国如何和平地实现权力转换的问题,不过在中国语境里增加了时代、国情结构与战略文化诸因素而已。建构主义从社会学习、社会互动变量入手,强调共同命运、文化同质化和集体认同对于和平转换的意义,实际上都是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和平转换问题。中国的崛起过程,就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既可以形成平安困境,也可以形成平安共同体,5中国和平崛起之途就是平安共同体之途,亦即化解大国间威胁,共筑互信与共识的道路。3 建构主义影响我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建构之具体表达1.关于对国际形势的界定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行为体对国际体系的特征尤
6、其是共有文化的判断是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中国的经验说明,只有清晰和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和国际体系开展变化的大趋势,才能够制定出成功的大战略。我党领导人对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界定。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开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开展的积极因素有二: 一方面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开展,文化多样化、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新兴市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比照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开展。另一方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主观追求,“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开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
7、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中国共产党准确概述了当前的国际体系的根本特征,准确地界定了国际形势,既认识到“和平和开展的时代主题,又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社会中的冲突和矛盾,并为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合理道路。2.关于中国身份和角色的定位从建构主义逻辑看,国家是一个具有身份和利益的实体。身份和角色确实定对国家利益的界定和实现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家只有在对本国的国际身份和国家实力作出清晰而准确的评估之后,才能正确地界定国家利益,进而确定为实现国家利益而采取的行为措施。邓小平指出: “对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6我党领导人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和角色界定为一个维
8、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开展的“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清晰界定也就明确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在,进而决定了为自身所秉承的价值标准和国家利益的实现而采取的外交政策和行为方式。这表现在:在政治平安方面,我们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开展道路,坚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平安、开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在经贸方面,我们指明了中国的开展道路: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在开展对外关系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仍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原那么。我们强调:“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根底上全面开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4
9、 结语目前的中国,可以说是国家身份再造的关口。国内和国际结构的深刻变化决定了中国外交的复杂性,中国不仅对自己进行新的定位,世界也在关注中国的未来走向。世界关注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国家实力,更是这种力量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冷战之后中国强调要做负责任的大国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对国际社会的新的认同。7这种身份的变化已经对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开展,党对于公共和人文的外交逐步强调和重视,这也是党和国家适应国际新形势和新变化而采取的外交策略。改变传统的政府间外交方式,扩大交往范围,丰富外交方式,开展多层次外交,这将是未来中国外交的努力方向,
10、这也是建构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开展的内在要求。参考文献1胡锦涛.坚决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3.2美玛莎 费丽莫.国家社会中的国家利益M.袁正清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203美亚历山大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社, 2023.178-1834郭树勇.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开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275袁正清.从平安困境到平安共同体:建构主义的解析J.欧洲研究.20034.50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3247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平安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