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资源环境审计经验交流 党的x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大局目标。审计工作必须围绕这个大局提供效劳,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审计署在今后五年开展规划中,把资源环境审计作为落实根本国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以维护资源环境平安。但是,在基层开展资源环境审计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思维定式尚未适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正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笔者认为,在审计实践中,应注意在“五性上加以把握: 一是要充分认识重要性。目前,县域经济不管根底条件如何,都处于加快开展的态势,以增强各自的经济实力。在这种大趋势下,不乏
2、有的地方看重地区gdp,追求经济增速,无视资源环境保护。因此,竭尽全力争取公共财政资金、多形式招商引资开发资源上工程,推动经济快速成长,有的已超出了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甚至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有的正表达出经济开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仍未优化,验证着县域经济开展在快上有余而好上缺乏。在这个大环境中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资源环境平安,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认识其重要性上,应从三个角度或环节主动切入。首先,要充分认识资源环境审计的政治重要性。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的有效载体,是可持续开展的有力支撑。审计作为经济卫士,承载着维护经济平安的责任和义务,
3、应勇于面对资源环境审计的挑战,从认识层面理解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应停留在原有理念上,要有一种善于探索和实践的勇气和锐气。其次,要在实践中认清工程审计的资源环境重要性。要运用传统的重要性评估手段,认清审计工程中的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以此为根底,才能从认识上有个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估。再次,要推动审计客体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和理解。在地方经济开展仍然依靠工程投资拉动、资源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资源环境审计日益摆上日程的背景下,基层一定要通过审计手段,帮助审计客体提高对此项审计的认识,加大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主动进行配合,到达审计的预期目标。 二是要提前预见风险性。审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从开始实践起,
4、就伴随着一定风险。不仅判断审计工程的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而且审计技能与审计风险也存在反比关系;不仅存在固有风险,而且潜在检查与控制风险;不仅具有共性风险,而且还有特性风险。相对来看,资源环境审计的风险要明显高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的风险。主要由两个层次产生风险因素,其一是技能产生的检查风险。目前,基层审计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大多偏重于单一的财会业务,缺少法律、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已明显不能满足资源环境审计的需求。就目前现状,如不加大专业培训,缺乏充分准备而实施审计,就会在控制和检查环节潜存着较大的风险因素,而且不易防止。其二是工程本身产生的固有风险因。资源环境审计
5、不同于单纯地账项审计,需要做大量细致地审计调查、科学计算、多方印证、专业评估,加之审计主客体信息不对称,新上工程有关资源环境记录资料不多,班子决策涉及也有限,其工程本身导入了一定的固有风险,给评估判断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就必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超前预见工程审计风险,把风险控制或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三是要注意侧重时效性。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主要是以年度划分审计范围的,而资源环境审计是难以用年度去表达。有的工程可当年完成,而有的却要跨年度甚至多年度才能完成;有的当时对资源环境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而有的在几年后产生影响或有着长期影响。因此,在资源环境审计实施中,应
6、把着力点侧重放在审计工程的时效性上。既要看工程建设当前对资源保护与开发、节约与浪费、生态保护与污染、节能减排措施与落实的情况,更应从长远的角度去验证资源环境的时效性,从当前着眼长远,认真进行分析,从深层进行揭示,以科学开展加以评价。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审计维护资源环境平安的目标,发挥审计在促进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要科学评判增值性。既然把资源环境审计纳入规划和日程,而且社会也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就应该针对当地实际加强实践探索。但是,仅就资源环境审计而审计,不易到达理想的预期,也不易实际操作,最正确路径是与投资审计有机结合,相互融合,统筹兼顾。随着地方投资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将投资
7、审计与资源环境审计有效统一和同步,既审查评判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又分析评估投资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增值性,还测试估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从中发现倾向性、典型性的问题,以推动公共财政资金在使用上的升值,从而到达促进改善民生、落实国家政策、保护资源环境的目的。 五是要着眼开展可行性。地方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其目的是既要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开展,又要通过审计促进资源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改善环境。因此,审计的落脚点就是要着眼开展的可行性。通过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发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从主客观方面提出建议和作出评价,对审计工程的可行性和经验教训提出政策措施和意见,以供领导在资源开发决策上参考,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当前,资源环境审计尚未形成评价体系,基层审计在该项审计中的评价仍属重点和难点,既需要探索,又需要总结创新,为建立评价体系趟好路子。在评价中,总的取向应该是围绕开展的可行性进行,防止超出资源环境承受力而引发诸多问题。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