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效率的概念界定 农业技术效率概念起源于技术效率,是技术效率概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关于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效率的界定经过了几次演进。在理论开展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技术效率的内涵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年,英国经济学家首次从投入的角度提出,技术效率是在生产技术和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按既定的比例投入要素,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生产本钱与实际生产本钱的比率;技术效率反映一个生产单元在给定投入条件下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年,那么从产出角度出发,重新界定了技术效率,既在既定的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和市场价格条件下,实际产出水平与所能到达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比率,亦即投入
2、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产出与可能的最大产出的比率。后者即从产出角度的定义被学界普遍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单元,等提出了相对技术效率的概念,即在投入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如果经济单元甲的产出比经济单元乙的产出高,那么经济单元甲具有较高的技术效率。随着技术效率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将技术效率理论拓展到其他领域,如在农业上提出了农业技术效率。杨旭认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技术的生产效能发挥的程度,农业生产技术在稳定的使用过程中,转化太阳能,储藏化学能,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王永龙分析了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差距,提出农业技术效率是指观察到的或实际的农业产出与理想的
3、或潜在的农业产出之间的差值;差距越大表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越低,差距越小那么表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越高。假设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相等,即为技术“完全有效率;假设低于潜在产出,那么为“技术欠效率。从相对技术效率出发,等认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可以由评价单元本身历史上的最正确生产与产出行为来衡量,也可以由空间上其他生产单元理想的生产与产出行为来衡量。从以上分析可知,不管从投入角度还是产出角度,界定的内涵一致,即农业技术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投入的条件下,农业实际产出到达理论最大产出的程度。 农业技术效率的评价 对于农业技术效率的评价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其成果丰富。而国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经济
4、增长和生产率变动的研究较多,对农业技术效率及其变动的研究相对较少。农业技术效率的评价着重在于解决两个根本问题,即测量方法和指标变量的选取。 .农业技术效率的测量方法 农业技术效率的测度即是把技术效率测度的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上,关键在于对技术效率的衡量。常用度量技术效率的方法是生产前沿分析方法,最早由和提出。根据是否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前沿分析方法分为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其不要求设定生产函数,没有限定效率前沿的形状。大量文献使用的非参数方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和自由处置包()方法。非参数方法的典型代表是数据包络分析,且能方便容易处理决策单元是多产出情况,因此目前使用较多。数据包
5、络分析是由运筹学家等以相对效率概念为根底提出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方法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其根本思路是利用包络线代替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通过数学规划来确定经济上的最优点,以折线将最优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效率前沿的包络线,然后将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映射到空间中,再根据各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来确定各决策单元是否有效,落在边界包络线上的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否那么无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主要包括有评价决策单元技术效率的模型和分别评价纯技术与规模是否有效的模型。非参数方法不需要事先确定函数的具体形式,计算较为简洁方便,但其忽略随机因素对
6、于产出的影响,把实际产出小于潜在产出的原因都归结于技术效率,这是不合理的。.参数方法用参数方法测度技术效率的重点是确定生产前沿面,即确定一个适宜的生产前沿函数。参数前沿那么依赖于函数的设定形式,按其开展阶段可分为最初确实定性前沿和后来的随机前沿。与非参数方法相比,最大优点是考虑了随机因素对于产出的影响。)确定性前沿方法是将所有的观察资料,依据前沿面和可行的技术,把被观察到的生产与最大可能的生产之间的距离看成是技术上的无效率。确定性前沿方法又分为确定性参数前沿和确定性统计前沿。首先,确定性参数前沿生产函数法主要思路是建立一个确定性生产函数,并假设残差项为正值,然后利用线性规划方法使观察值与估计值
7、之间的绝对偏差为最小,这样可求得前沿生产函数中的参数值。其次,在前沿模型中引入统计观念,认为观察点与生产前沿之间具有明显统计上的关系,应以一般统计方法估计生产前沿;确定性统计前沿方法那么是以残差项为衡量技术效率的指标,但其在设定生产函数后,进一步对残差项作统计上的假设。)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产生在确定前沿方法之后。由于对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总受随机干扰项的影响,而且某一个生产者的效率与最优效率之间的差距也受到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而确定性前沿分析方法不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其实用性受到质疑,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那么应运而生。等提出,在确定性前沿函数的根底上引入随机干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测算技术效率
8、。随着对更加准确测定的要求,随机前沿函数根本模型进行了两次代表性的改进和开展,分别是模型和模型。参数方法考虑了随机因素对于产出的影响,将实际产出分为生产函数、随机因素和技术无效率三局部,但的模型根本假设较为复杂,需要考虑生产函数、技术无效率项分布的具体形式,对于投入产出的数据要求较高,这直接导致模型很难进一步扩展。 .农业技术效率的评价指标 对于农业技术效率的定量研究,选择适当的指标来衡量投入产出变量非常关键,学者们主要选择了个变量,即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土地投入和技术投入。首先,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因素,其丰裕程度直接决定着农业的产出,因此对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献绝大多数
9、以农业从业人数测量劳动力投入。其次,农业生产资本投入是指农业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资本的总和,包括固定资产投入和流动资金投入两大局部。再次,土地是农业生产利用各种自然力的根底,农业土地投入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地外表积的数量。郑晶等认为,耕地存在复种指数的差异,同时存在荒废现象,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来作为土地投入变量合理。方鸿认为,农作物播种面积不能真正反映农业如林、牧渔的土地投入,所以用耕地面积作为土地投入。最后,技术水平包括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对于农业科技水平的度量一般是通过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主要集中于品种、化肥、农药方面的研究等。忽略农业科研投入对中国农业增长源泉的估计有失
10、公允;工业化水平是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的物质技术根底,可以通过降低化肥、机械、农药的本钱来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对于技术投入变量的衡量一般将化肥使用量和农业机械动力作为代理变量。学者们对于产出变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和粮食作物产量种,但从各自的出发角度来看,这种也各有其侧重点和实际需要。这种变量是用来生产的根本要素投入,尽管有许多学者参加了其他的变量进行控制,而且各变量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均是从微观经济学的投入产出要素出发进行控制。 .农业技术效率的测度 对于农业技术效率水平测度的研究,最早也是借鉴于技术效率在微观层面上如以企业和农场为对象的应用。由
11、于国外农场或种植园的规模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农业的技术效率水平,也可理解为中观或宏观层面。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纵观国内外文献,对于农业技术效率水平的评价主要是采用和两种分析方法。.基于方法的农业技术效率测度目前,方法已在国内外经济分析、技术进步、效率与效益、资源配置和金融投资等领域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应用,把其应用到农业技术效率上的评价研究也不少。等用方法估算了印度地区个小麦种植农场年和年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发现,在这两个年度区间大型养殖场在技术和资源配置上都比小型养殖场更有效率。等测算了欧盟国家和个候选国在年的农业技术效率,年欧盟国家平均农业技术效率从.升至.,随后略有下
12、降,但幅度平稳,年为.。国内利用对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孟令杰以农业为被解释变量,测算我国年农业产出的技术效率发现,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呈下降态势,由年的.下降到年的.,下降了.。韩晓燕等测算了年全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结果说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从年以来呈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年为.,到年已经下滑到.,共下降了.。薛春玲等通过实证研究测算出了全国农业产出技术效率动态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宏观上是提高的趋势,但总体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年,农业产出技术效率是稳定增长阶段,从左右开始到达年的效率最高点;年呈缓慢下降状态,降到左右的最低点,然后保持低速徘徊至
13、年,其后以缓慢的速度增长,到年形成的效率最高点,并维持在高位水平。方鸿测度年中国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发现,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有着显著的差距。综合以上测度结果可以看出,国外针对各区域的技术效率测度的结果从横向上看无法做出比较,而国内测度结果明确显示出农业技术效率在年大体呈上升趋势,而在年之后呈现下滑状态,说明方法测度结果具有稳健性。.基于方法的农业技术效率的测度目前,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固有缺陷,很多研究采用了方法进行测算技术效率。用方法对西班牙个奶牛农场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年的平均技术效率一直处于下滑中,从年的.降至的.。等估算了希腊年期间牧羊场的技
14、术效率的频率分布,平均技术效率为.。国内利用方法测度技术效率的成果已非常丰富,大多针对农业中的某一分支进行测度,如对粮食、大豆等的测度。而对于宏观上评价整个农业的技术效率的文献那么较少。钱良信测算了年期间中部省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结果说明:中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为.,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李宗璋等测度了年、年全国和东中西部的农业技术效率,全国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年和年分别是.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有所上升;从东中西部看,年分别是.、.和.,年为.、.和.,东中西部依次降低,存在区域差异。方法在通过选择具体函数形式跨地区比较农业技术效率方面有显著作用,其可以针对性地筛选出落后区域,从而为重点支持提出理论指导。但因选择具体函数形式比较复杂,横向测量比较时且缺乏地区针对性,也使其具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