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57946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课程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主要途径,又是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文章从目前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课程设置的依据,提出优化课程体系的对策:改革德育内容,强化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构建专业和学科的新框架,加强通识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方法、能力、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课程,深化创新教育的效果。【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69(2023)16-0034-02一、 目前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德育泛政治化,缺少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是培养国民道德、精神

2、、风貌、品行、意志、气节、胆识、诚信、同情心和责任心等根本素质的根底性教育。德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是铸造灵魂、培养创新精神的根本。从我国高校德育开展状况来看,存在德育泛政治化的趋向,把德育课程当作政治课程来教授和学习,或者用政治课程代替德育课程,学生学习政治课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这些都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乃至政治理论的价值。不管是课堂中的德育还是课外德育活动,均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单一,缺少吸引力,并存在空谈政治理论、唱高调、牵强附会、一些知识类教学政治化的现象,不能真正揭示其中的规律,不能以理服人,却给人以泛化的感觉。与此同时,德育与政治课还存在教条化的问题,所教

3、授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学内容也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课堂教学成为呆板的说教,缺少学生个体的体验。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抵触情绪,更谈不上知识的内化,形成自觉的行为1。(二)课程学科化,过分注重各自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程门类上,每门课程的开设根本上都是以学科为后盾的,先有学科后有课程,即所谓“学科课程。学校课程借用学科概念,有其积极的一面,学校能够迅速准确地吸纳科学研究成果。但是科学的开展是无止境的,学科分化是无限的,学校课程如果一味追逐学科的开展,只会导致学校课程门类越设越多,课程内容越来越多。高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存在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课程现象。近30

4、年来,学校课程急剧膨胀,大学本科四年时间(实际只有三年,实习、做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一般要占用近一年时间) 要学习4050 门科目,参加考试6070 次,怎么能让学生学好每一门学科 每一门学科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都强调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内容“难、繁、偏、旧的现象突出,各科之间的内容重复现象也很突出。这样的学科课程组织方式,势必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无暇顾及开展研究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不利于开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也就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了。因而如何协调学科分化无限和学校课程设置有限的矛盾,是高校应该研究的课题。 (三)课程设置专门化,知识分割过细,无视通

5、识教育在课程的设置原那么上,学习苏联培养“专才的教学模式,以专业为核心实施教学,即开设的课程都与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有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有所变化,尤其是近几年理工科院校加强了公共课和选修课中的人文社会课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从根本上仍延续旧的框架体系。课程设置采取以专业为轴心的公共根底课专业根底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根底课为专业根底课效劳,专业根底课为专业课效劳,专业越来越多,课程的知识范围也就越来越窄。各专业之间即使是相近专业,课程设置差异也较大,专业壁垒森严,专业色彩浓厚,除公共课程外,其余课程都是围绕一个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在课程结构上,专

6、业课比例过大,而对根底课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这种过早的专业定向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的专业面过窄,要实现专业间的流动难度也极大。这样的课程模式,把高等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同起来,这与国外兴旺国家重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举也是有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四)重知识积累,轻能力、方法、素质的培养传统教育观认为知识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教育的作用那么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播,接受教育就是接受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的课程目标设计,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积累知识,缺乏

7、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导致学生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知识,不愿探究知识,不会用知识生成知识,不会开展创新活动。在教学中,片面强调知识传承以及应试技巧的训练,过分偏重讲授的方法和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展。在课程学习上,大多注重理论、无视实践。理论的学习也只是从理论到理论,课程显得既枯燥无味又空洞乏力,导致学生虽有满腹经纶,却只会纸上谈兵,应用能力较差。二、 优化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改革德育内容,强化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成功的创新者除了知识、能力等才智因素外,还离不开道德、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人格的伟大,

8、对一个人取得“才智成就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智力因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创造创造活动中,在一定条件下,非智力素质对智力开展起决定性作用。良好的非智力素质是强化智力活动和触发创造型思维的心理动力。人格的缺陷有可能使创造力遭受自抑或摧残。而理想的人格因素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释放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是最好的德育资源,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源泉。因此,改革德育内容,加强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疑心精神、自信心与谦逊精神、进取心与献身精神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使学生具有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大无畏之

9、斧、“金刚之信念、“金刚之意志、“求知欲望与“创造热情等品质。 (二)构建专业和学科的新框架,加强通识教育当前,我们正面临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不同学科之间,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正在向更高层次上走向综合化和整体化。为了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创新性,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中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求形式上的专业对口的传统教育观念,而要强调现代科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根据整体化教育观念,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淡化学科间的界限,设置有相当的兼容性“大学科和“大专业,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精简课程门类、整合、重组课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给学生整体性的知识,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要给学生多留一些自由时间,要加大选修课的力度,正确把握课程体系的量与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个性提供空间。要在知识、交叉融合上下功夫,搞好整体优化3。 (三)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方法、能力、素质的培养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