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塑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根底上的经济,其特点是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实质是知识发生器的经济,是开发人的思维的经济。人是知识和信息最主要的载体和最活泼的要素,而人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决定组织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和对这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为主要根底而开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开展、创造、研究、创新的知识,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经济。它以不断创新为特色,新的超过旧的,旧的退出市场丧失效用,新的占领市场获得超额价值。这个创新过程是急速旋转、异常快捷、没有终止的。这种不断创新的知识与智慧、土地、矿藏不同,它不具有唯一性和排
2、他性。知识和智慧可以同时为多人所占有,并可一再重复使用。作为人类智慧的成果,它可以与其他知识连接、渗透、组合、交融,从而形成新的有用的知识。知识也有“自然磨损,它的直接效用没有了,但还可以再开发,成为嫁接、培育新知识的“砧木,成为启发新的智慧的火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巨大变化。现在我们国家又面临着一次新的开展机遇与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开展和全球一体化。我国企业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进入国际大市场,与国际大企业展开竞争,进一步开展自己,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就中国企业目前的总体水平来看,与国外大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面对世界500强企业。不管是生产水平、经营管理
3、、人员素质,还是文化建设、战略规划,都制约着我国企业的长远开展,阻碍了我国企业进一步壮大。因此,对当代社会管理者而言,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冲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重塑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开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标准、道德准那么、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
4、自身长期开展中逐步形成的无形资源和潜在能力,是一个企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念、期望值和价值观体系,它确定企业行为的标准和方式,标准企业成员的行为。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决策方式和战略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当文化、目标与战略三者协调一致时就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管理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管理者,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作为管理者只有坚持终身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此,管理者要认真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根底
5、知识,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开展的趋势,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同时,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彼得。圣吉曾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模型: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团体学习;第四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前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的真谛在于:一方面学习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使企业组织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表达出个人价值。 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
6、自于经验标准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知识理论也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企业核心能力也表现为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当成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企业的整体核心能力。也就是说,学习是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
7、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 三、加强知识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所谓知识管理,是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管理,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奉献其积累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响,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市场需求的开展趋势,开发适销对路的创新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知识管理就是综合运用组织、文化、战略、流程、技术等手段,通过建立基于企业业务内容和职能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共享体系,以最大化对知识及有知识的人的尊重,最大化企业知识的价值,从而不断提
8、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场管理文化变革。在运作上,是指企业作为组织,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和创新的管理过程。组织中知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鼓励员工自己将其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或者经社会化后进一步显性化,然后经过组织转化为系统化的显性知识,通过某种技术平台实现显性知识共享。创造必要的组织环境,促进面对面的隐性知识共享。 四、树立能本管理意识 随着社会的开展,人类管理理念经历了物本管理、人本管理阶段,正逐步走向能本管理。所谓能本管理,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能力包括:德能、体能、技能、智能及其潜能。能本管理包括四层含义:组织开展所需的
9、能力为首要的管理对象;能力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能力是具有终极意义的管理价值目标;鼓励手段竭力提高和发挥个人能力。 能力人假设是从知识经济开展需要出发,突出人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人以能力的充分发挥和不断提高为自己的首要价值追求;个人把为组织和为社会发挥能力作为其根本的道德,在发挥自身能力中获得满足,个人最主要的鼓励手段是创造为提高和发挥个人能力所需的一切条件。人类管理理念的演进以人性假设理论的演进为根底和前提,是管理决定性因素的变化在管理思想上的反映。能本管理理念正是顺应经济时代开展的内在需要而产生的,必然会推动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开展。 五、培育开展
10、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整合过程。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积累与整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后,才能为获取超额利润提供保证。但是,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都能开展成为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的特征是:有价值、异质、难以模仿、难以替代、可扩展。核心能力的培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通过自身努力,建立内在的核心能力;二是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三是兼并收购拥有某种企业所需要的专长的企业。 而在培育和开展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逆向行为。如因核心能力携带者的流失而导致核心能力丧失或无法发挥作用,与其他企业合作而造成技术外
11、泄,放弃某些经营不善或前景不好的业务而失去一些有潜在价值的核心能力。同时,更有可能发生的是在企业开展良好时,由于资金或人为原因看不到未来的开展方向而导致核心能力的丧失。 六、不断管理创新 随着内外环境的巨大变迁,每个组织都应该把管理创新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综合运用各种鼓励创新的技术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进行环境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等,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环境的变化中,促进组织的开展。任何一项管理都具有动态性,都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迁以及组织的开展和目标的调整,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创新。在当前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
12、的产品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经济生活瞬息万变,每一个组织都应该学会用世界的眼光从高处和远处审视自己,把创新工作制度化、日常化,否那么,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灵魂就在于创新。纵观全球经济的开展,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1世纪的管理是管理的创新和创新的管理。所谓管理创新就是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观念,创造和应用表达时代进步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等,促使管理要素更加合理地组合和运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可以这样说,管理过程就是创新过程,管理就是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重塑管理理念。个人、企业、社会要得到持续良性开展就必须遵循战略
13、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原理,注重能力建设,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育和开发。同时,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针对观念、制度及具体操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平煤股份一矿) 第二篇: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 : 为适应时代的开展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对“人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工具人的认识逐渐被现在“目的人的理念所取代。概括来说,“目的人的内涵包括尊重个人、使人成功和授权赋能三个方面。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唯有从根本上以“目的人的理念作为指导,重视情感管理、加强培训管理、提倡参与管理、深化自我管理和实现文化管理,
14、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工具人;目的人;管理理念;转变 以人为本是管理中经常提到的,知识经济时代真正使得这个号称“黄金法那么的管理原那么得到落实。纵观管理学的开展过程,不管是梅奥在霍桑实验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工业心理学,还是此后马斯洛、赫兹伯格等行为科学的研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人视作企业经营的工具,研究人是为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企业任务,到达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实施人本管理,这种“工具人的认识应被“目的人的理念所取代。 一、从“工具人到“目的人的必然性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实施人本管理,这就需要首先对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
15、定位,这个理念定位就是“人是目的。 1、员工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蓝领工人比重迅速下降,白领工人大幅上升。1956年,美国有史以来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这种职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冲击到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工作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新一代的劳动力由于富裕程度和文化素质较高,经济方面的要求已不是他们工作的唯一动力,他们更为迫切的需要是心理的满足和自我的实现。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谋生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把工作看成是自己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寻找生活的意义。此时,企业也不再仅仅是赢利性的经济实体和员工们养家糊口的地方,更是员工们自我实现、寻求精神家园的“文化机构。于是,基于“工具人的认识而采取的单纯靠强制性监督或物质利诱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处境日益为难,它们难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正逐步被文化引导、价值认同等新的管理方式取代。 2、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是由全体员工组成的有机整体,未来的企业要生存,需要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来,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过去,认为人是“工具人的企业只需要员工“尽力,即一个员工只要能够按要求完成任务,就是一个好的员工。但是随着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要求员工不仅能够接受和执行命令,而且还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