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根底谈建设和谐社区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开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效劳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 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具体来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根底,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要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使党组织建到“
2、楼门院、建到“胡同,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要结合当前形势变化,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业主委员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档公寓、危改小区党组织的建设,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机关选派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
3、强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向纵深开展。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效劳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保证和谐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民主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居民自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开展中介组织,壮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开展。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凡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商会、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居民群众,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事调解,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社区稳定。利用网络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居民群
4、众对环境、物业管理、社会问题等的意见,畅通社区信息反响渠道。通过技防、物防、人防等手段,加强社区治安。 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和谐社区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根底,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我们认为,社区人文体系主要应包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根底;良好的社区道德风气;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气氛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效劳;内容丰富、健
5、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平安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党领导下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学习型组织。良好的社区风气、共同的生活愿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根底,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精神支撑。而构筑和强化这个支撑,需要通过有形的抓手才能落到实处。培育和开展各种学习型组织,支持、引导专业文化团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做到人人有组织、组织有活动、活动有成效,可以不断适应和满足社区文化开展的需要。要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
6、习型家庭创立活动,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气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办“市民学校、“家政学校等,提供社区文化活动空间。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等社区教育活动。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立活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社区民声统一起来,传承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居民和睦相处,营造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风气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效劳质量和水平。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效劳和精神性效劳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效劳。效劳的重点要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效劳,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效劳,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效劳,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效劳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效劳。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做好社区居民尤其是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继续广泛、深入开展以“五扶(生活上扶贫、身体上扶康、精神上扶志、智力上扶学、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