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58970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 内容:本文通过新制度主义的进路分析指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失败,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环境问题的出路在于在可持续开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绿色市场机制与可持续的政府政策。关键词:环境问题,制度失败,制度创新一、环境问题与制度(一)制度的重要性儿时尚未走四方的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最初认识是来自李白那壮丽的诗篇。尤其是那句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每每读及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冲动。但当我亲临黄河古老的堤岸,看到的却只是一条缓缓流淌的隘窄水带,心头不禁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愁怅,就像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终归故土,而昔日的田园已是一片荒凉。我想如果李白复

2、生,一定会比我更加忧伤,那曾给他激荡诗情的壮美山川如今已被践踏得满目疮痍。他最衷爱的黄河断流了,曾给他无限遐想的瀑布消失了,山秃了,水臭了,天灰了,还有酸雨,荒漠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正一步步将我们曾美丽的家园变成坟墓。更可悲的是,这种威胁不是来自人类的敌对势力,也不是来自自然条件的自然转变,而是来自我们自己,来自我们自己的狂妄与无知。痛定思痛,广阔有识之士做为社会的良知开始尝试拷问人类那贪婪的灵魂,试图找出环境问题1的根源并纠正之。伴随着人们的努力,环境问题的众多病因被逐渐地发现,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伦理因素、历史因素等等。这些因素无疑都是存在的,它们的发

3、现对“治疗环境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本文认为这些病因都不是主要的,因为现代法治社会是“通过法律控制的社会,这些因素对人们的行为只有有限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环境问题之所以产生,源于人们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而人的不合理行为之所以产生,根源于我们的制度没有很好地履行其标准人类行为之职责。因此,本文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2的失败。法律制度之所以重要,并成为现代社会的最主要控制工具,在于制度首要的并且始终具备的一项功能:即“塑造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提供并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和扩散信息,促成“社会共识或一般性的认识根底,减少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帮助人们估计其他人可能的行为

4、进而矫正自己的行为。3制度通过提供与行为有关的信息来塑造人们的行为,一种好的制度应劝人行善,抑人为恶;一种坏的制度效果可能恰恰相反,会使好人做不成好事,让坏人为所欲为。在一个社会中,当人们的行为普遍偏颇乃至错误时,我们首先应追问的是这个社会的制度是否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适当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而不应去追问行为人的道德伦理水平或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对于当今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也一样,我们不应只停留在研究造成环境问题的政治、经济、技术、习俗,伦理等因素,而应着重研究我们的制度是否为人们的环境行为提供了适当的鼓励及正确的引导。而问题恰恰在于此,我们的制度没有为人们的行

5、为提供有利于环境的鼓励,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危害环境的行为。这正是我国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本文将尝试着从制度的角度来找寻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其对策。(二)环境的外部性与制度外部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而常用的概念,但人们在阐述和使用这一概念时常常忽略其制度内涵。事实上外部性与制度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外部性本身是现有制度安排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外部性还指引着制度变迁的正确方向。在考虑了制度因素之后,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外部性的含义,即指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之下有些本钱或收益对于决策单位是外在的一种事实。外部性有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之分,正外部性指存在外在收益的情况,负外部性指存在外在本钱的情况。由于

6、决策单位在做出行为决策时,总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在有外部性时,决策单位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出现了偏差,其结果必将是社会利益的损失。这些损失常被称为“外部利润,即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状态给定的情况下社会所无法获得的那局部利润。4外部利润不仅来源于外部性,交易费用、规模经济等也是外部利润众多源泉中比较重要的来源。外部利润是社会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这些外部利润内部化,以增加社会总体福利。环境问题之所以产生并愈演愈烈,其根本的制度原因就在于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外部性。环境污染与破坏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及破坏者所承担的本钱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本钱,仅受自身本钱

7、约束的污染者及破坏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与破坏超出社会最优量,即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那么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仅受自身利益鼓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如是在环境污染与破坏泛滥,环境保护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不出现环境问题倒是怪事了。在环境问题上,我们的制度最根本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当制度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内部化之后,决策单位的私人收益率将等于社会收益率,进而其行为必将与社会利益一致,诸如环境污染及破坏等与社会利益相背的行为将受到控制,环境问题也将逐渐被解决。本文将主要遵循这一进路来展开分析。但这不是本文的唯一分析进

8、路,制度在降低交易本钱方面的作用与它将外部性内部化的作用同等的重要,关于交易本钱的分析也是本文的分析进路之一。另外,关于制度效率的分析也是本文的分析进路之一,这里的制度效率有两种含义:一是制度本身的运行效率;二是制度对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的影响。这三种进路的统一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关于外部利润及其内部化的讨论。本文将通过上述进路分析我国主要现行制度在环境问题上的失败之处,并就相应的制度创新提出本文的建议。二、失灵的市场-环境问题制度根源之一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市场仅被看作是经济人基于个人理性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交易场所,对市场的研究也大都停留在对经济人个体的行为分析,而很少涉及市场制度安排对经济人行为的

9、塑造作用。但从制度的观念来看,市场是一套社会制度。市场的建立和良性开展需要丰富的制度根底,“包括法律与秩序、一种稳定的货币、财产法与财产权利合同法、支配交换的法律、公共品的提供,人力资本的提供和控制、风险的分担等等。5这些制度决定着交易本钱的上下、利益及风险的分配,聚集成对人们的制度约束,这种约束与传统经济学中的标准约束(预算约束、本钱约束等)一起规定着人们面对的选择集和可能做出的决策。因此,在研究市场在环境问题上的异化及失灵时,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经济人的谴责上,而应着重审视我们的市场制度安排本身是否为人们提供了适当的鼓励。(一)产权的模糊与残缺产权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

10、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6是市场制度的核心及灵魂,其重要性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从而塑造一个人的行为。产权要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前提,其必须是确定的和完整的。但是要精确描述产权的完整意义是不可能的,不过,“一个有用的方式是考虑权约束的两个重要成份:排他性和可让渡性。“排他性是指决定谁在一个特定的方式下使用一种稀缺资源的权利。可让渡性那么是指将产权再度安排给其他人的权利。7排他性给人们提供了自我效用最大化的鼓励,可让渡性那么使得将产权配置到最有价值的地方成为可能。任何的模糊及残缺都会导致产权的削弱,“会影响所有者对他所投入的使用的预期,也会影响资产对所有者及

11、其他人的价值,以及作为其结果的交易形成,8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反观我国的资源产权制度与环境产权制度,却到处充满着模糊与残缺。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现状。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设于80年代,当时我国经济体制仍处于方案经济的羁绊之下,作为那个时代的自然资源法律也仅仅是对方案经济时代对自然资源行政化管理的法制化而已。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使得大局部自然资源法律处在一种为难境地,在产权的排他性与可让渡性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缺陷。(1)资源产权的作排他性。根据我国宪法及自然资源法律的规定,所有自然资源均归国家及集体所有。以理论上讲,这种公有产权也具有排他性。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资源产权主

12、体代表,在制度上没有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所在地居民的权利义务,因此,在实际上国家和集体的所有权已被部门所有、地方所有、社会所有和个人所有这样一种非正规的资源所有权体系所取代。9结果形成了众多资源利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从而导致各种开发者,包括部门、地方、团体及个人,为争夺资源开发权益而不顾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的掠夺式开发局面,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生态破坏。(2)在资源产权的可让渡性方面我国的自然资源法也是弊端多多。由于资源的公有性及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别离,资源使用权的初次分配掌握在各类资源的行政管理部门手中,成了行政权的附庸,丧失了产权应有的经济鼓励作用,沦为资源行政部门设租和寻租的工

13、具,严重扭曲了资源的配置。我国的资源使用权大多被限制或禁止流转,从而封锁了一条通向资源有效利用的道路。少数可以让渡的产权(如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又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及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而导致了资源的滥用和过度开采,引发了众多的生态问题。我国的环境产权状况。随着经济的高度开展及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环境的净化能力及优美的环境已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需要相应的产权制度来约束和引导人们的相关行为,以促进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我国至今还没有国家一级的环境产权立法。环境在我国是一种共有物,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取用,不具有排他性。在人们贪婪的逐利心理的驱使下,出现了环境版的“公地悲剧,环境为短视的人

14、类所践踏,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二)价格的扭曲1、价格的作用及运作机理价格是因产权的可让渡性而产生的反映资源交易价值的经济尺度。价格以价值为根底,但其一经产生便具备了其独特的作用及运作机理。具作用主要在于资源配置功能。价格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价格以其所携带的信息引导人们合理利用资源,进而到达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价格最重要的作用。在资源及环境有限而不能充分满足经济活动需要的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及保护,有必要对资源及环境进行合理的定价。显然,要使资源到达优化配置,价格必须充分反映资源的价值。那么,价格是怎样反映价值的呢?这便涉及到价格的运作机理。在传统的理论中,价格仅被

15、视为供求关系的作用结果。“但是更重要的是,供求作用是通过制度来媒介的,因此,选择正确的价格以减少稀缺或实现其他一些目标,其实质是选择正确的制度。换言之,矫正价格不仅是个调控问题,而且是个制度问题,即是如何建立一套规那么和权利以支配个人选择过程,以及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交互作用的世界中决定每个人可以做些什么的问题。10市场经济越不兴旺,制度越不完善,价格就越容易扭曲。2、我国现在的价格格局及其危害我国目前的价格格局可以这样加以概括:“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这样的概括或许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但它的精炼与形象性远远胜过那些繁杂的描述。事实已经证明这种价格格局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价格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现行制度安排的结果,产权的模糊及后面将论及的市场的缺位都难辞其咎,但此处那么主要论述一些更直接的原因。(1)资源低价的原因。价格的根底是价值,要为自然资源确定恰当的价格,必须认清其价值构成。在论证资源及环境的价值时,效用价值论显然更具解释能力。价值源于对人的有用性,正是资源及环境对人的有用性决定了其价值的存在。资源在人类社会中以两种方式发生着作用,一是作为直接的生产资料,二是维系人类活动的必要外部条件-环境的构成要素。11故资源的价值包括两局部,即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作为以价值为根底的价格必须全面反映资源的这两局部价值,才能使自然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