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班级管理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那么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班级管理策略,教师首先要真正深刻的理解其内涵,通过创设班级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通过树立自身的高尚师德引领学生形成正能量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其自觉行动。【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班级管理 师德【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2、3089202305-0189-02价值观是个人心灵的风向标,是对事物正确的根本认识和判断。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而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单元,是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卓越的班集体更是有利于学生树立坚决的信念,锤炼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标准。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一、正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从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涵
3、盖了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现,是几代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依法治国,是社会开展的价值导向,是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那么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缺乏观已、“德不高那么行不远可见先立德后育才的重要。对于“三观正在形成阶段的高中生,成长在各种文化交融、各类思想相互碰撞的多元社会
4、,培育他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根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也是落实21世纪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开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具体理解如下:爱国,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公民道德教育的首要价值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爱国从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开始;敬业,“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从责任心和做事态度开始,认真清扫每一处卫生,专心听每一节课;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忠信,行笃敬,无不说明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从不说谎话,考试不作弊开始;友善,周易言“善不积缺乏以成名,恶不积缺乏以灭身,所以引导学生从关爱身边的人开始做起,日行一善。二、创立班级文化,营造德育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
5、观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正像个体品德从他律到自律的开展那样,一种品德形成过程也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标准的接受和内化过程。因此,班主任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痕融入到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创设表达主流意识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班级文化气氛。1.班级自办报刊、板报,发挥育人功能班级自办报刊历史上的今天,针对当日国内国际重大事件有选择性的分类摘编,例如8月15日: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
6、利,洗刷了近百年受到列强欺凌的民族耻辱;1月8日: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于1976年1月8日逝世。通过大量历史事件的搜集整理不但培养了同学们文献查阅、泛读能力,而且一件件充满正能量的真实历史事实见证了中国的开展、壮大、崛起,心中会情不自禁的升起爱国情怀。还可以制作典范专刊,及时刊发学校、年级、班级的热心助人、勤奋学习、诚信有礼等典型事例,弘扬正能量的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报是班级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一般主题唯一,中心突出,如“遵守纪律,诚信应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不信不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让学生有意无意中耳闻目染在爱国、敬业、友善、诚信的社会
7、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另外,自办报刊、板报的过程不仅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了道德准责,而且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各类活动中,不管是报刊的定期制作还是板报的及时更新都需要安排固定的团队来完成,在团队活动过程中彼此增进了合作协调意识,同时建立了团结友善的真挚同学情。团队成员奉献了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亲自感受到集体的温情从而产生对班集体发自内心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在班集体各种活动中也培养了个人的责任感。2.精心组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主张道德的形成通过正面教育,启发疏导,发扬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重视集体教育。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不少古典文化都是闪
8、亮的瑰宝。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根底,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因此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以中华传统道德为重点的经典诵读,以中华古诗词诵读为主,大学、中庸、易经、老子、诗经为辅,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感受到祖国经典的美,深深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师生由衷产生热爱祖国,敬仰祖国优秀文化的共鸣!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开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班主任还组织学生通过展示图片,放映影音资料,召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题班会:“祖国,我爱你!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
9、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还可以通过“日行一善、“文明诚信等演讲比赛,不断把学生思想道德推向深入。3.创新管理模式,培养价值取向班主任创造性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贯穿在班级管理的每个细节中,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时机,在开展各项班级管理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首先小组讨论制定出学习、卫生、纪律、生活各个方面班规、班约,提出奖惩措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习惯;其次每名学生可以担任到班级管理中的一项或两项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负责;班级管理岗
10、位定期轮换,学期中、学期末分别评选出“岗位优秀负责人。这样的分工合作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支持,潜移默化中形成友爱互助的同学情;随着工作中遇到困难与矛盾的解决,提高了协调能力和责任感,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主人,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发自内心的热爱;班级公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渗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步内化为学生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三、树立高尚师德,引领学生价值观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品格,唯有此才能得到学生真正的敬仰,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1.以仁爱之心感化学生的心灵。先有爱才有教育,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11、。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的爱是大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根底,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的言行就成为学生的典范,教师家国情怀、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有这样一个事例:马尔克姆戴尔凯夫是一位职业作家。小时候是个很胆小害羞的孩子,没有信心,没有朋友。但是,在一次作文中老师给他的评语“写得很好!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那之后,在读书的业余时间,他又写了许多小故事,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
12、学校,交给老师布劳斯太太。而布劳斯老师对这些稚嫩的作品那么给予了鼓舞人心的、严肃而又真诚的评价,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成功而又充实的一生,并且也热情的鼓舞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2.以渊博学识树立学生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衡量一个人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致,是道德开展的最高目标;在道德信念的形成和培养过程中,知识有重要作用。每当各种各样的“洋节诸如圣诞节、平安夜等到来时,班级里总会有一局部学生特别兴奋甚至搞起各种夸张的庆祝。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适时做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简介、由来、习俗的报告,这样学生就知道了端午节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13、是联系在一起的,端午节的各种庆祝活动:赛龙舟、佩香囊、吃粽子等主要习俗无一不蕴含着屈原的爱国情怀;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缅怀先辈,寄托哀思,鼓励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几千年的文明底蕴,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的继承与发扬。另外,教师通过专业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理解勤恳敬业的工作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真诚友善才能得到朋友的尊重、社会的认可,使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信念。3.以自己的理想信念助力完成学生的梦想。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
14、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但是理想实现的道路有众多艰难险阻,教师真诚讲述自己青春梦想,分享人生感悟,传递坚持、拼搏成就梦想的正能量。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心甘情愿接受老师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会水到渠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大到国家,小到公民个人的道德观念。班主任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班级,需要师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在努力营造的班级文化环境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道德准那么,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参考文献:1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郭鹏飞.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考试周刊,202371.3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根底工程N人民日报,2023-2-26.4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J根底教育参考,202311.5张海恩.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策略研究J中学教育202311.作者简介:马英,女,生于1972年5月24日。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学历,教育硕士历史方向,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就职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教师、班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中小学学科名师、河北省优秀班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