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科技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陈晓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生存,我国农业生产资源有限,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科技的发展也渗透到了农业当中,科技型高产农业、集约化高效农业、智能型低碳农业、工厂化基因农业、生物质能源农业、都市型生态农业、三产融合型农业这已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概念,人们或多或少地能接触到。1 我国农业现状 虽然我国一直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可是跟美国、德国等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差距,在工业革命之前,农业作为人类的第一产业,种田养人是农村农民的常态,农民种地有保护,能给人们
2、带来一定的保障和稳定,所以粮食就是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源。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粮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多少。而从农民的收入比例来看,外出打工的收入会远远大于在家务农的收入。可见,在现在这种状况下,农民想要通过种地来实现可观的经济收入还是比较困难的,很多情况下务农只能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甚至在天气、气候等多种不稳定因素下,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三农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农业,所以从农业这个角度来说,解决农业现状和提高农民务农的收入非常关键。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还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经营模式的灵活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2 科技促进
3、农业机械化 2.1 加快重点地区农业机械化进程。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机,提高大型农机配套比和使用效率,率先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2.2 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建立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统筹规划,整合现有农机院所的科研力量,针对重点农作物建立农业机械化实验室,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工作。加强农机与水、肥、种、药等因素协调作用的机理研究,完善农业机械化、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农作物品种、播
4、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2.3 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抗旱排涝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联户合作,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促进农机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继续抓好农机跨区作业,加强组织引导,推动农机跨区作业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加强机耕道路建设,改善农机
5、作业、通行条件。保障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排灌及抗旱用油。2.4 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学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开展农机使用等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定期对农机推广、监理和试验鉴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2.5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机制,提高推广能力。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
6、到位的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加快灌排设备更新改造进度,实现安全、高效、节能运行,及时满足农田灌排需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提出农机研发和改进需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满足农业生产需求。3 农业机械化的前景 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进步,可不断为农业提供大量先进的各类农具、农业机械、运输工具、生产性建筑设施等,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规模效益化,成本降低,提高投入产出率。提高土
7、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技术进步,一可为农业不断开发和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地膜等,提高生产效率;二可为农业培育和提供动植物新品种,提高投入产出比;三可为农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等,改善和提高各种农艺技术水品。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或投入产出比率,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技术进步可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農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健康的进行。可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农业技术进步可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一旦被农民掌握,必将引起农民思想行为的一系列变化,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农业技术革命即将到来。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的采用新技术增加农业产量。近 20 年科技超高速发展,未来也必将给农业带来大的飞跃,相信这种飞跃不仅仅体现在产量的增加,更有品质、种类、和生产方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