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自 2010 年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开始了对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实践研究,努力构建学科间整合课程体系,探索教学研究新途径,不断提升师生综合素养,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一、学科间整合课程实践探索的四个阶段 多年来,学校坚持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实践研究并不断完善学科间整合课程体系,这一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梳理课程内容。学校对各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寻找各学科的相关性、相似性以及交叉的课程内容。第二阶段,开发中年级学科间整合课程。由中年级不同学科教师通过多人多学科协同教学的方式,进行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开发,改变了传统的分学科
2、教研方式和教学方式。第三阶段,开发低、高年级学科间整合课程。在中年级学科间整合课程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幼小衔接、小中衔接的学科间整合课程。最终开发出了以节日为主题的低年级整合课程和以自主实践为主的高年级整合课程,并从多人多学科协同教学的模式转向单人多学科教学。第四阶段,对各阶段学科间整合课程进行总结与推广,形成了学科间整合课程体系。二、学科间整合课程的三种整合途径 学校在综合考虑学生需求、学科教材、育人目标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人大附小特色的学科间整合课程,并探索出了三种整合途径。一是以同一主题为中心的多学科整合。立足学生兴趣、课程标准、学校资源和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相关性和相似性,围绕同
3、一主题,将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以同一主题为中心进行整合。二是以学科交叉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整合。围绕多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组建课程共同体,以其中一门学科为主,挖掘与其他学科交叉、共有的学习内容,并以学科交叉内容为中心进行多学科整合。例如“数学与纸雕塑”课程,就是以数学和美术两门学科中的“图形”这一交叉内容为中心,鼓励学生利用纸和其他材料制作出由多种几何图形创意组成的造型生动、充满想象的纸塑。这种由数学图形跨越到美术图形的整合课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思维与空间观念,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美术中的空间美。三是以学生的问题和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整合。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一书中提到,学习
4、“社会研究”的学生必须学习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的时空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培养跨越时空的方位感和方位間的关联感。基于此,学校设计了围绕学生的问题和兴趣而展开的超学科整合。如“关注社会问题”课程,首先由学生提出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然后自由组合,开展社会调研,最终通过海报展示、撰写调查报告、编写剧本等方式向社会发出呼吁。通过自主实践,学生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由师生自主创生的超学科整合课程。三、学科间整合课程的“三段三类”实施模型 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学校依据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探索出了“三段三类”实施模型,即以培养多角度思维,善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发现等
5、品质为目的,构建低年级学段的节日活动类整合课程、中年级学段的主题教学类整合课程和高年级学段的自主实践类整合课程,突出了课程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和课程内容的梯度性。节日活动类整合课程以低年级学生喜爱的节日作为活动主题,如“玩具节”“数字节”“泡泡节”等,通过整合各学科交叉的相关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学习习惯。主题学习类整合课程面向中年级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提高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实践类整合课程面向高年级学生,从社会研究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社会
6、问题,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思考社会问题,开展自主调查与实践,由此提高综合素养。四、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协同教学模式 学校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人大附小特色的三种协同教学模式。一是多人单学科协同教学。即多位同一学科的教师同上一节课,每位教师负责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同时,还能让每位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多人多学科协同教学。即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同上一节课。这一教学模式促进了多学科融合、多教师共研及多元文化的萌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升了学生从
7、多角度探索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多学科的视觉冲击和思维碰撞,也培养了学生从多层次、多视角、多方向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三是单人多学科协同教学。即一位教师在教师团队合作备课、研讨、整合各学科交叉知识的基础上,围绕同一主题承担多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充分发掘了教师的潜力,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五、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实践成效 1.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从学生小课题的选题结果发现,学生关注的问题范围越来越广泛,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贴近生活。这表明学科间整合课程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升了学生思考问
8、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一是提升了研究能力,促进了研究团队的发展。通过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建设,教师逐渐培养了随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树立了主动完善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意识,既提升了个人研究能力,又促进了整个团队的发展。二是提升了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学行为。从同一学科的教师独立开展研究,到多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一个主题,打通了学科间的壁垒。此外,在学科整合、融通的过程中,教师们充分调动了终身学习的内驱力,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扩大了知识领域,提升了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学行为,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三是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不同学科教师打破学科界限的集体教研,改变了以往按年级组分学科教研模式,开创了学科间整合课程的校本教研新途径,增强了团队教研的实效性,丰富了七彩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