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曲读后有感 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新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宏大的作品,但丁一生的经验包括爱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映其中。神曲的外壳虽然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现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谈论的是国家的兴衰,听他们倾诉自己的悲苦哀怨,揭露他们的丑行劣俗。 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局部由33章组成,加上最前面的序章,全书共100章。根本情节架构看似简洁: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托付,带着但丁穿过地狱、净界。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罪人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
2、患病不同的惩罚,另一些罪人那么在净界里努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消逝,接替维其略的向导地位,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过失作一番告白后,亲自引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终最终见到上帝。 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状况的映射,天堂是人类梦想到达的净界,炼狱那么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需经受的苦难。但丁期望人能生疏自身的罪恶,改正自新,去到达理性天堂的净界。 和很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神曲除了字面的意义外,还有寓言的意。“从字面说,神曲的主题是死后灵魂的状况;从寓言上说,主题就是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正的奖惩。但是但丁自己也提到“全诗和其中各局部不是为思辨而设的,而是为可能的行为而
3、设的;假设某些章节的争辩方式是思维的方式,目的不在思辨,而在实际行动这里确定了他写神曲是为了影响人的实际行动,就由于如此因而具有猛烈的政治倾向。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篇中,诗人在作品中广泛地、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他一方面感慨意大利的分裂和局势混乱,哀叹“意大利是奴隶、“是苦难的旅舍、“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一个妓院、“意大利各城市布满了暴君;他也严峻责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只愿在德国扩充势力,竟不来意大利行使皇帝的权利,“听任帝国的花园荒芜;尤其对教会的揭露和批判尤其锋利。他盛怒地斥责教皇贩卖圣职的罪行,“你们的贪欲使世界陷入凄惨的境地,把好人踩在脚下,把坏人提
4、拔起来。其代表人物就是庞尼菲斯八世,因此但丁多处揭露他的罪行,并借犯贩卖圣帜罪的教皇尼古拉三世的灵魂之口,当庞尼菲斯八世还在世时,就宣布他确定要入地狱。 至于神曲对于现实的揭露方式,一般是透过人物形象进行的。揭露者和被揭露者的对象大都是透过历史上或当代的有名人物。如用号称第一代教皇的圣彼得揭露教廷的腐败;用法国卡佩王朝的始祖休卡佩揭发腓力四世和其它后裔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发他自己和他的后继者庞尼菲斯八世和克力门特五世的罪行。由于但丁信任,只有通过有名的人物和大事,才能打动人心,促使改革早日实现。也因此神曲所塑造的各类型人物,大都性格鲜亮,栩栩如生,形成一座丰富多姿的人物画廊,这在中古文学
5、中是无与伦此的。 关于神曲的成就评论局部。有人认为神曲的两大因素便是爱情与政治,但丁的最大写作动机亦在歌颂贝亚德而作的。但是我们透过神曲的细节所表现的高度技巧来看,它的主要成就还在于高度概括和综合性。但丁看到祖国壮丽的河山,接触社会各国阶层,加深了爱国思想,丰富了生活经验,视野从佛罗伦斯扩大到意大利全国乃至整个基督教世界。他看到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处于纷争、混乱的状态,探究了祸乱的根源和拨乱反正的途径,意识到自己担负着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认为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就要通过创作一部有巨大感染力的作品,才能完成此一使命。因此这部作品把诗人内在的生活经验、宗教热忱、爱国思想和政治文化方面的重大问题;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一点上,神曲确实是特殊成功的。难怪艾略特在他的但丁论中宣称“但丁与莎士比亚平分了现代的世界,再没有第三者存在。“莎士比亚表现出人类情感的最大宽度,而但丁表现出最大的高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