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资委国资监管工作总结 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赶超开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2023年,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推进六大产业,创立宜居城市的开展策略。市国资委作为市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好出资人职责,创新监管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国资监管新路。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分类激活国有资产存量,全力支撑优势产业扩张 目前,市政府授权国资委监管的资产主要分布在市属企业和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据市国资委2023年摸底统计,国有资产账面值约有53.63亿元,其中企业20.17亿元,行政事业单位33.46亿元。近两年来,各类存量资产盘活不少,但剩余资产仍有待于加大挖掘力度,使之尽快转化为增量资产,发挥经济效
2、益。 (一)选择好战略投资商,重整机电产业雄风。机电产业曾一度红火,在全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步入萎缩期,至目前为止,市属国有企业全面进入实施破产或改制扫尾阶段,但对局部企业资产(含无形资产)存量,还需要进一步筹划和包装,多渠道对外推介,通过招商引进关联度大、集聚度高的工程进行重组,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群。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着力打造园区“机械工业城的目标,对以下几个正处于改制重组的企业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1)。以申请国家政策性破产为契机,充分利用好国家严格限批的电梯制造资质,以及生产技术、熟练工人和大批厂房土地等根底条件,有针对性地盯紧全球知名电梯
3、制造商,力争在重大工程引进上有所突破。 (2)宜工。以浙江隆标集团承债式受让宜工机械资产为契机,早日启动退城入园方案,全力支持其在开展总部经济,并按合同约定三年内投资12亿元在经济开发区建立占地202300余亩的机械工业园,开发生产装载机、挖掘机、特种汽车(含水泥泵车、混凝土搅拌车)等产品。该工程的落户,既可盘活原宜工近5亿元的沉淀资产,又能陆续解决几千人的就业问题,并带活周边齿轮、五金、电子、蓄电池、车灯等相关上下游配套工程生产,为推动中心XX县区机电产业开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也有望在近几年内打造出市本级首个超亿元的纳税大户。 (二)集中运营资产产权,搭建融资担保平台。目前,市本级正在开展市
4、直单位国有资产清收管理工作。已初步查明,房产总面积约有180万,土地总面积约有700万,总市值超百亿元。长期以来,如此庞大的资产产权大都分散闲置,整合这批资产资源可以提升政府的投融资能力,促进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裂变扩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支撑市本级根底产业和优势工程开展。 (1)授权经营,市场运作。市直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分别授权由国资公司和城投公司集中运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有效运作资产内在和外在价值,把有形资产转化为无形资本,把资本转化为资金,把存量转化为增量,实现国有资本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2)搭建平台,提供效劳。把闲置的产权折算为注册资本,用于搭建信用担保平台
5、,进行投融资活动。通过对开发性、根底性工程的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重点支持引进重大产业化工程,对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效劳,对高新产业、政府重大投资等工程固定资产贷款进行局部担保。 二、加大公共资源监管力度,拓宽政府非税收入渠道 市本级税源根底薄弱,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大,而宜居城市的创立也需要大量资金,很有必要加大对各类公共资源的开发力度,尤其要充分发挥六张国家级城市名片无形资源的优势,千方百计使之转化为经济资源,促进国有资产(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拓宽政府非税收入渠道。 (一)明确政府非税收入的涵盖范围。2023年7月,国家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将国有公
6、共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的一种,要求完善管理、防止流失。该文件界定的收入包括:出让各类自然资源使用权收入、非自然资源如城市出租车和公交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政府办的播送电视、报纸等媒体广告经营权出让、政府机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城市公共场地停车泊位,利用城市根底设施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产(资源)取得的收入等。 (二)认清公共资源管理的严国资委国资监管工作总结第2页 峻形势。一是公共资源所有权的缺失。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公共资源所有权都应当属于人民,由人民政府代行管理。但长期以来,这些资源
7、被相关部门和单位视为自有资源,有的甚至变相成为个人的资源。二是公共资源配置的方式不标准。很多公共资源配置存在“暗箱操作、“条子操作、圈内人操作等现象,不公开、不透明,普通民众没有知情权、参与权。三是局部公共资源收益被少数人或小团体所控制,没有被政府掌握,存在边缘化的倾向。 (三)标准公共资源开发的正常程序。公共资源只有通过市场配置,才能说明公民共有属性,才能反映真实价值,才能提高政府收益水平,才能为公共事业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1)打破公共资源部门化的局面。把公共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区分落实到不同部门,做到主管部门行使日常事务管理权,国资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财政部门行使
8、收益的处置权,形成三方相互制衡监督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透明、廉洁运营平台,促进公共资源的标准、高效利用,最终做大市本级非税收入总量。 (2)拓展公共资源有偿使用范围。凡以经济功能为主、以市场效益为目标的公共资源开发,均要推行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近两年,我市局部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创造了可观的收益。比方,从2023年开始,XX县区国资部门代表政府对辖区内的江河采砂权履行出资人职责,实施公开拍卖,当年取得收益220238.4万元;XX县区国资部门大力推进对无形资产(资源)经营权的监管,对县电视台2023年的广告经营权组织评估拍卖,成交价178万元,比标底增值65%,比实施监管前的年收益增值6倍多。 (3)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和体系。按照“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那么、统一交易凭证、统一收费标准的“五统一原那么,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对凡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公共资源,均应由国资监管机构进行产权的市场价值评估,然后在交易中心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流程,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出让经营权,最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经营。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