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寄生虫 观后感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奥斯卡颁奖礼上连夺4项大奖的韩国电影寄生虫,把穷苦阶层刻画得窘态、凶相双双毕露。身为穷人,我看得脊背发凉,眼前发黑,心里直哆嗦。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深深自省、自责。因为作为穷人最多的边疆云南的一介草民,即便再怎么穷,一直以来我并没有像电影中的几个小人物那样,为穷不择手段,为穷丧失理智,最终为穷穷凶极恶直至人性泯灭。然而转念一想,我们每天收到的新闻和身边的案例说明,穷人根本上是城市犯罪的主力军。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能说明并非所有的穷人都跟我一样老老实实本本分分,那种穷人的窘和恶,是在现实中确确实实不分地域、国籍存在的,是你想赖也赖不掉的。那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观众不认同寄生
2、虫里的穷人形象我想问题就出在:韩国编剧把穷人的窘和恶放大化了,同时却把富人的良和蔼理想化了。中国是一个仇富心理普遍严重的国度,寄生虫这样一来,等于是在逆道而行,让中国穷人的心里添堵了,自然也就对逆行者产生意见了。中国观众不认同寄生虫里穷人形象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部影片影射的穷人其实是生活在城市底层的穷人,而在中国,大局部穷人来自于农村,他们穷归穷,但是有根,有归依之所,有政府扶贫政策,所以穷的状态一致,心理上却绝对不一致。前者的穷致人空虚甚至会产生恐惧、产生被社会遗弃的幻觉、产生报复心理;后者的穷最多只会致人唉声叹气,或怨天怨地怨财神,或多骂几声娘而已。综上所述,韩国电影寄生虫入木三分所刻画的穷人,充其量只是在试图表现穷苦阶层的极端个案,只可惜这种个案缺乏普遍性,缺乏严谨性,几乎不构成反映社会现实的根本条件。所以美国奥斯卡奖把几项大奖都授予寄生虫,不是因为电影太优秀,而是因为美国富人相对较多,他们的“仇穷心理刚好与电影中所表达的某些东西相契合。也许,真的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