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五年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开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扎实推进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开展,经与村党支部、村委干部讨论研究,并征求局部村民的意见,制定了20232023年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一、村根本概况村位于乔建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约18公里,村四周被大石山包围,进村要经过一段盘山村路,山陡路险,下雨天出入比较困难。全村有两个自然屯,共有4个村民小组,148户,总人口680人。2023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2、占9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有5人。村委现有3名定工干部,17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427亩,全部为旱地,其中甘蔗面积370亩,玉米地50亩、菜地7亩。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30元。绝大局部群众还住在“下住禽畜上住人的木板房。村小学现有一栋二层的教学楼,有一个篮球场。现有三个教学班(一、三、五年级),在校生89人,小学生入学率100%。但学校教学用房严重缺乏,没有“五室,图书、仪器、体育器材严重缺乏,没有文化宣传栏,与“两基达标有较大的差距。二、规划指导思想:以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和中央关于推进农村
3、全面小康建设的假设干意见精神,坚持“生产开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充分调动全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开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开展动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根底建设,开展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构建繁荣、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规划建设期限自2023年至2023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规划的主要内容(一)村经济开展规划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
4、方式,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养技术,逐步形成符合村地理环境新的龙头支柱产业,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引导种植优良品种。村地处大石山区深处,土地贫脊,干旱少雨,只适宜种植甘蔗、玉米等旱地作物。通过引导群众种植优良新品种,提高单产产量和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引导群众种植苦丁茶、竹子、肥牛树以及金银花等中草药材,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大力开展养殖业。针对村山多地少的特点,大力开展饲养母猪,圈养黑山羊、黄牛,以及推广养殖鸽子和土鸡,每年增加母猪10头,黑山羊100只,黄牛100头,土鸡500只。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遂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5、。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目标,即“三分之一农民从事传统种植业,三分之一农民从事畜牧养殖业,三分之一农民进城打工。加大村委会对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和扶持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落实补助,增强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开展劳务对接,与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中介组织和就业信息,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到2023年,全村转移农村劳动力150人,实现劳务收入50万元。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原那么,规划调整贫困户的推进方案,将全村的贫困户按行业特点,贫困原因分类,加大对贫困户的扶贫力度。着重扶持贫困户开展致富新产业,培育新的致富工程,提高“造血功能。搞好对贫困户的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其自我开展、自我提高的能力。进一步增加扶贫投入。到2023年,全村要完成13户贫困户81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