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中央政法委将社会管理创新列为“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之一。创新决定平安度,创新决定竞争力。只有与时俱进,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科学开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一、深化改革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 落实科学开展观,必须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开展。目前,社会建设是整个建设的“短板,社会管理又是社会建设的
2、“短板。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程度深,要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规划纲要(2023222023),办好第16届亚洲运动会、广州202322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和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期发生的深圳富士康个别员工跳楼等事件,就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而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对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调整中厘清思路,在完善中确立规那么,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真正走出一条接轨国际惯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 政法机关作为社
3、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主动遵循社会开展规律,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开展态势,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我省社会结构多元多变,社会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延至虚拟社会,“人(流动人口)、屋(出租屋)、车(机动车)、场(重点场所)、网(互联网)、会(社会组织)等社会管理要素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社会管理和治安防控的机制、制度、措施和手段还跟不上,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顽症还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深层次分析,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都与社会管理缺失相关;
4、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治安秩序,增强群众平安感,很多情况下也必须从改善社会管理入手。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畏难、“过得去、“怕担风险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意识,不断深化改革,赢取主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必须按照观念人性化、机制标准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效劳,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好地表达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根本宗旨,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探索效劳型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负责、专群结合、社会参与的效劳管理队伍,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探索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手段,着力打造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
5、管理信息平台,并逐步整合其它社会管理信息资源,探索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 二、夯实基层根底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 基层根底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提高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能力的重要根底。首先,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在基层。底数不清、信息不灵、根底工作不扎实,基层力量薄弱分散,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基层根底建设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稳固可靠的基层根底,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基层有第一手的鲜活信息,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再次,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
6、点在基层。当前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基层、效劳基层、建设基层,大力加强基层根底建设,切实发挥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一线平台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维稳根底。只有改革基层体制机制,整合基层资源力量,才能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去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综治基层根底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强综治、创平安、促开展为主题,在镇街一级整合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的资源力量,建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形成了矛盾综合化解、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综合管理的大综治大调解平台,凸显了1+12的
7、良好效果,深受广阔群众欢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信息根底。信息越全面、质量越高、时效性和共享性越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就越明显。我省公安机关通过建立标准高效的动态采集机制,强化“人、屋、车、场、网、会等根底信息的采集,确保各项治安信息底数清、情况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群众根底。我省大力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推行网上便民利民措施,广泛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依托“平安南粤网推行“效劳措施一网办,近三年来共推出网上便民效劳措施258项;开通“网络问政平台和公安微博,深受群众欢迎。202322年广东公众平安感比202322年提升1.4个百分点,公众治安满意度比202322年
8、提升0.5个百分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组织根底。在领导精力上倾注基层,在人财物上充实基层,在工作导向上鼓励基层,切实把基层根底做实做好。 三、依托信息化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当前,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物联网、泛在网、富互联网、语义网、“智慧地球等,令新一轮技术变革蓄势待发,必将推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信息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相互交织,在多重意义上影响、改变、塑造着世界,社会呈现日益复杂的形态,单靠传统手段已难以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掌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至为关键的一环。中央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
9、公共效劳。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尤其是政法公安机关,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开展潮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做到信息灵敏,在打击犯罪工作中做到反响快速,在效劳群众工作中做到便捷高效,不断提升警务效能。 依托信息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必须科学规划、高位布局,实现“集约化、少投入。政法公安机关构建信息化社会管理格局,必须从全局整体进行考虑,在规划布局上尽量做到全省乃至全国一盘棋。我省政法公安机关在全省统一规划建设了“一平台三系统(公安指挥中心平台,警务综合信息系统、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系统、政府各部门联网的信息资源系统)和“五个一网(视频监管一
10、网控、办案办公一网通、情报信息一网综、效劳措施一网办、工作执法一网考),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应用格局。二是必须立足实际、面向实战,做到“高效率、可持续。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导向。我省政法公安机关坚持围绕实战推进信息化建设,依靠警队力量搞研发,取得了一系列贴近实战、效劳基层民警的创新成果。如自主研发的打击犯罪“sis超级情报系统,效劳群众的网上办证、网上缴费、出入境 12下一页 四、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
11、托,公众参与是根底。党委领导主要表达在把握好社会管理的大方向,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引导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及时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推动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开展。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团结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重大措施,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治理工程,摆上更加突出位置。XX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社
12、会管理创新的政策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为“三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深圳大运会)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的意见、关于切实推进公安“三项建设(信息化、执法标准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维护广东平安稳定的意见等等,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政法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具体抓,深入研究解决推进中涉及的体制、机制、政策问题。政法部门之间、政法部门与其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之间既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又协作配合、形成攻坚克难合力,着力解决关键性问题。坚持改革创新,注重从法律、政策、体制、机制上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法律、政策、体制、机制。坚持典型引路,加强检查考核,努力推开工作,提升水平。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努力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开展要求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为推动科学开展、构建和谐广东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XX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