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小辩论小小辩论”实现课堂互动实现课堂互动 王冀敏 在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培养中,听与读是基础,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信息、积累知识;说与写是运用,是语言的输出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与表达能力。然而,有些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期期艾艾,语无伦次;或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加之日常教学中的重读写、轻听说,导致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很难让人满意。辩论课是以辩论为主要方式的主题教学形式,就是在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范围内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在其理解水平之内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它能很好地磨砺学生的思维,是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倾听能力训练
2、的最佳方式。辩论课的流程设计 在小学一年级引进辩论课,的确有难度,我们不能被困难吓退。孩子不会说,那就教;孩子不敢说,那就鼓励和引导;没有合适的话题和实施策略,那就设想其中的种种可能,积极做好预案。辩论课具体流程如下:话题热身:请四五位学生谈谈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所属的队。阐述观点:各队根据话题进行讨论,各请五个小朋友阐述自己的理由。自由辩论:一方面,尽力为自己的小队再找理由;另一方面,听清对方有什么错误,全力反驳。要求:大胆表述,声音响亮,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参加辩论,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总结阶段:各队四人小组讨论,把各自的理由在队里总的再说一说。各队邀请一
3、名代表陈述观点,时间不超过两分钟。辩论案例赏析 上幼儿园好还是上小学?红果果:上小学好!绿泡泡:上幼儿园好!(红果果、绿泡泡分别陈述自己小队的观点及理由)主持人:刚才两个小队都为自己队里找了理由,接下来进入自由对答阶段。一方面,小朋友可以为自己小队再找找理由;另一方面,可以听他们说的有什么错误,进而反驳他们。辩论的最大价值,其实就在自由对答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习惯将不断得到强化,倾听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因为这要求学生在极短的时间里,通过信息的获取、整合,快速寻找对方语言表达中的漏洞,借助简短有效的语言进行快速反击,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逻辑性。绿泡
4、泡:幼儿园可以散步,散步时可以看到好多风景,可以闻到好多花香。红果果:我们走来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好多风景,闻到好多花香。绿泡泡:今天我们的话题是上幼儿园好还是小学好?你们怎么说到散步了。我认为幼儿园好。幼儿园(午睡)可以躺在床上很暖和,到小学一年级就趴在桌上(午睡)很难受。红果果:你永远睡在床上,不就变成大懒虫了吗?学生学会借助生活场景与生活中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甚至学会用对方的事实论据来反驳的辩论技巧。最主要的是,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明白,生活是一切的来源,生活对于学习是极其重要的,要养成平时对生活观察、积累的习惯。绿泡泡:幼儿园老师很温柔,一年级老师很严。红果果:你乖一点儿不就可以了吗?老
5、师不就不生气了吗?绿泡泡:你一个人乖,别人不乖,老师也会生气的。红果果:只要所有人都向我学习就可以了。这是学生最本真的表达,最自我的话语,他们毫不怯场,针锋相对。虽然话语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但正是这些不合理,却是学生现时思维的最合理的情感表达,令人捧腹。红果果:你们幼儿园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睡睡玩玩,所以我们认为上小学开心。绿泡泡:难道我们就不开心?幼儿园可以回家看电视,上小学作业多了回家不能看电视了。我强烈地认为幼儿园好!学生已经学会用“强烈”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想法,并且三句前后贯通,对辩严密。他们在辩论过程中已经学会将生活现象口语化,在口头表达中实现与书面表达相融合。红果果:如果你天天要到幼
6、儿园去,那你不也要上小学吗?绿泡泡:我只要不报名上小学。红果果:你妈妈要帮你报名,你怎么不报名。你妈妈想让你成为小懒虫吗?绿泡泡:我只要跟妈妈说好,我不想上上小学就行了。红果果:你现在不就在上小学吗?绿泡泡:那我只要明年到大班、中班、小班,再中班、大班(红果果、绿泡泡两队分别再次讨论,选派代表总结)学生们在辩论中,将书面表达的形式与日常口语相结合,经常使用反问语气的句式以及因果、假设、条件的关联词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语文的学习,这就是语言的运用。虽然有些表达不符合生活的逻辑,甚至漏洞百出,但不得不惊叹,他们的“固执”,那是儿童的率性、天真、稚嫩的天然表现,也是最美丽的地方。“小小辩论”的效果 学生更加自信了 在活动中,教师给每个学生说话的机会,引导和鼓励他们说;而评比“能说会道的小明星”“最会倾听的孩子”“说话最长的小朋友”等,也让他们感受到“我是最棒的”。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了 教师不用为课堂的沉默担心,不用为学生的表达操心,不用为学生的成绩忧心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听,不断思考,不断表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变轻松了 虽然刚开始比较辛苦,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断提醒学生静下心来听,不断发现学生在过程中的优缺点,但一旦形成规范,教师甚至會成为辩论过程中的旁观者,从而实现师生双方的双赢。(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