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农村与乡镇 八十年代乡镇政府机构也没这么繁杂,没有法院、城建、财务、公安这么多部门。后来因为要适应建立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机构严重膨胀,为农民提供的效劳有限,对农民的剥削却日益严重,资源减少,矛盾增加。这种机制是国家用强力外置的,没有相应的生产力的开展,造成最大的矛盾是小农经济无法支撑起与现代化接轨的上层建筑。 八十年代中上时期,一个乡镇八九个干部,什么都管,亩产202300斤的地,交40斤公粮就行了,百姓也自觉交。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政府机构的扩张,一亩地要收三四百斤粮食,收不上来,就动用警察、法庭等机关,这样一来官民之间的信任减少,对抗增加,行政本钱大大增加了。 八十年代2-3人的财税所已经衍生出地税所、财税所等,机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二三十倍。这时候的机构已经变质了,由为民效劳变成了一种赢利模式,zf成了利益集团,人员都从农民那里搞创收。小农经济无法支撑起与现代化接轨的上层建筑。务变成了一种赢利模式,zf成了利益集团,人员都从农民那里搞创收。小农经济无法支撑起与现代化接轨的上层建筑。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