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务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事迹 王天铎,东平人,著名耳鼻喉学专家。我国进行喉局部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第一人。1943年考入齐鲁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1950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75年,王天铎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开展全喉切除气管咽吻合喉功能重建术和喉次全切除及扩大一期颈部皮瓣整复术。喉功能重建系手术切除喉头后,又用手术方法恢复了喉的呼吸、吞咽及发音三大功能。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1978年,他又开展了广泛喉咽癌切除一期喉咽功能重建术,这一创造性成果于1981年获国家卫生部甲级成果奖。1980年,他开展喉显微手术游离空肠移植整复喉咽颈段食道缺损喉功能重建术,在国内为首创,经专家鉴定为
2、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同年,他又开展次全喉切除及其扩大用肌筋膜及下移会厌一期整复术,又是在国内首先成功。 198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保存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及声门下癌、t4声门癌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982年,与胸外科合作开展结肠上徙喉咽全食道成形术,经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1988年,该科对喉、下咽大局部切除者,在国内率先联合使用裂层皮片、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部取得成功,并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胸锁乳突肌锁骨衣修复喉气管、食管的手术。1990年,对于颈部大块组织缺损,在国内率先联合使用胸大肌肌皮瓣、胸三角皮瓣和裂层皮片进行整复,使许多
3、放疗或癌症复发后无法手术的患者重新得到了治疗的时机。 1991年,对双侧颈内静脉受累的头颈肿瘤患者在国内率先实施了保存颈外静脉、颈前静脉的双侧颈内静脉一期结扎术,有效减轻了双侧颈内静脉结扎后会发生的颅内压升高和头面部组织水肿。 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喉造口喉乳头状瘤激光切除术。 199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上颌骨外旋系列颅底肿瘤切除术,并系统总结了该术式的手术方法、适应症,为颅底手术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1997年,在国内率先利用舌根瓣下拉同时修复下咽部、重建咽功能,并将其开展为声门上肿瘤切除后的常规修复方法,被证明是一种新的有效可行的修复方法。 199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面中部掀翻术治疗
4、累及颞下窝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及上颌骨截除术。 五十多年来,王天铎教授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学术作风,努力工作,勤奋耕耘,把全部心血致力于耳鼻喉科事业的开展,取得了极其丰硕的创新成果,为我国的耳鼻喉科学作出了巨大奉献。特别是他在咽喉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有独特的建树,切除喉头又手术重建喉功能开创了喉部手术新的历史,因而王天铎教授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际耳鼻喉科界也有很高声誉。他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改进了意大利学者aslan的手术方法,使此术式的拔管率显著提高;他将喉癌的手术范围扩大到了舌根和梨状窝,并自行设计了多种保存喉功能的喉咽癌手术,使喉癌、喉咽癌治疗后病人的生存率和喉功能的保存率都到达了
5、国际领先水平。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喉癌治疗的手术分型及其术后评价,对术后喉功能的评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系统总结了喉咽癌手术中保存喉功能的方法,使许多晚期喉咽癌患者仍然保存了喉功能,并对喉咽癌的病理学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进行了综合研究。1991年和1995年他分别开展了下颌骨外旋和上颌骨外旋系列颅底手术。他创造性地将这两种手术改进扩展,为国内的颅底外科提供了两种新的手术入路,大大简化了进入咽旁间隙、斜坡区、颞下窝、鼻咽部的手术操作,使高风险、高难度的颅底手术能在国内较多医院开展,造福广阔患者。 他的科研成果多项获国家和省级奖。他编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学、耳鼻咽喉手术学、耳鼻咽喉科学、急症科疾病最
6、新诊治进展、头颈肿瘤学、现代喉外科学、喉癌治疗与康复及合译耳鼻咽喉科新进展等17部学术专著。这些成果都是直接来源于临床,并指导医疗实践,具有极大的参考、实用价值。他屡次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和手术演示,帮助兄弟医院开展新手术、新技术,全面提高国内耳鼻喉科手术水平。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他是省耳鼻喉科界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已亲自培养了硕士4名、博士11名,他们都已成为专业骨干、学科带头人。他亲手带出科室新秀,为耳鼻喉科创新开展也都作出了非凡的业绩,使科室在国内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为表彰王天铎教授的突出奉献,他先后被省委、省府授予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两次)、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高校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受到国家教委表彰,省荣记三等功奖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历任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学会常务委员、耳鼻咽喉学报副总编、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参谋、中华耳鼻喉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委、省耳鼻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并被选为第 六、 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