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开展方向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局部,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战略选择。首先,介绍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与作用。其次,分析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结合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需求,进一步指出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方向。关键词:节水型社会;问题;开展方向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而且其分布极度不均匀,地域性缺水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使能够利用的水资源量就更加稀少;同时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低,新鲜水资源的使用
2、极度浪费,更加导致了全国范围的缺水。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符合我国国情、水情的必由之路。自1998年成立全国节水用水办公室开始,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已走过十余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仍在制约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开展速度和建设效果,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1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及作用 节水型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即指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开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各个行业的节水,涉及群众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生产方式、行为方式转变的各个层面,同时也
3、涉及行政职能、经济政策、法律体系、节水技术、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各个方面的变革完善,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创造性很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要求人们在生活和生产的全过程中具有节水意识和观念,在全社会建立起节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宣传等措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的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在保障人民饮水平安的同时,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并创造优良的生态与环境。 当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与水生态退化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4、节水型社会建设为解决这些水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是应对水危机的关键,更是关系国家平安、流域平安和区域平安的重大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旨在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等措施,建立水资源取、供、用、排、回用全过程的用水管理制度体系,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诸多方面,最终实现把节水和水资源保护贯穿于国民经济开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节水型社会建设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主要表达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在经济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能够减少能源和水资源费用支出。同
5、时,随着水费和污染治理要求的增加,也促使企业增强竞争力。二是在社会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减少水污染和能源污染,可以降低污染所带来的健康风险,缓解缺水、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三是在环境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能够减少现状用水量,缓解干旱的影响,维持未来人可利用的水资源,维护水生环境的健康;并通过降低市政和工业取水保护饮用水水源,通过减少灌溉和景观的冲刷来减少面源污染。 2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开展速度和建设效果。 (1)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的思
6、路受限。规划编制的思路不开阔,地方特色不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编制人员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体系理解不深入,并对当地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不及时。并且规划编制中定量分析手段薄弱。这主要是由于编制者对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的定量技术方法及其体系缺乏认识。同时,规划与其他相关开展规划错位。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主要是由水利部门在推动,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和部门分割状况等现实原因的存在,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不能正确协调其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与节约型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与当地水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经济开展规划之间的
7、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编制带来相当的难度。 (2)管理体制不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全社会共建的复杂系统工程。当前水务管理体制的不统一,阻碍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在更深层次上的开展。主要表达在: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的根底数据需要水利、环保、城建和经贸等多部门提供,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统计范围的差异,导致根底数据存在不完整、不系统和不一致的问题,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的可靠性较差。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监督和管理受到相当的限制。例如,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实行的污水处理分别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管理,地
8、下水又分别由国土资源部门和水利部门管理,这种局面制约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开展。 (3)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监督管理薄弱。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需要建设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改善。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健全、不配套。全社会节水管理还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缺少严格的用水统计制度、缺乏有力的用水监督管理,这些都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产生了无形的阻力。 (4)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当前,试点城市都将水资源保护与节约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式管理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总体上节水型社会建设宣
9、传的广度和深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不强烈,节约用水、少排污废水和保护水资源等行为在公众中的比例仍较少,同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缺乏。 3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开展方向 未来15年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应进一步深化现有试点建设工作,突出特色、不断创新;同时开展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实践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1)拓宽规划编制思路,增强编制规划方法的科学定量化。充分了解、认识各区域、各流域水资源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的开发流域现状、水利建设特点,增强对区
10、域现状水资源管理的总结,提高认识水平,编制适合本地区的节水规划。如丰水地区注重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缺水地区可利用水权交易市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增强规划中的科学、定量化成分,减少主观性色彩,如人类活动干扰下流域二元水循环的模拟技术,初始水权分配技术、水价构成及其定量技术等。 (2)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用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水资源的短缺性、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建立包括城乡地表、地下水资源以及非常规水资源在内的多水源统一分配、管理和调度机制,以降低管理的本钱,提高管理的效率;水资源以流域为单元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必须建立水资
11、源的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公众作为自身利益的代表,是水资源管理多元化的表现,是水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和水资源管理民主原那么的具体表达。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应包括参与资源环境政策和法令的制定、参与水资源系统评估、参与水资源保护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等方面。并通过统一管理与用户参与式的管理体系,使政府、市场和公众“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3)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制度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环节,当前需要完善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如尽快制定全国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确定各项节水器具、设备的技术标准、各行各业的用水定额、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
12、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等,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尽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标准的制定方面,应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以及社会上可接受,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4)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节水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它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底主体,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和监管的根底力量。今后要不断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并使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和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使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4结语 我们正处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需在深化现有试点建设工作的根底上,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技术方法
13、体系,并开展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实践探索。注重规划编制方法的标准化与科学定量化、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用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是当前及其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整体提升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 1刘七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底理论研究及展望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223,02:43-47.2郭晓东,陆大道,刘卫东,白永平,陈明星.节水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区域节水措施及其节水效果分析以XX省河西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2023:1-7.3李心远,王海锋.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动力,建立全社会参与机制j
14、.水利经济,2023,04:40-43+75.4李清杰,付永锋,李克飞.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探讨j.人民黄河,2023,2023:83-84+87.5陈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启示j.中国水利,2023,15:30-33.6靖娟,秦大庸,张占庞.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方位支撑体系研究j.人民黄河,202223,01:45-46+52.7褚俊英,王建华,秦大庸,王浩,严登华,杨炳.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模式研究j.中国水利,2023,23:36-39.8郭大本.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提出及其含义和背景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3,02:1-4.9郭大本.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3,03:1-4.2023祁玉新.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水资源配置研究j.甘肃农业,2023,2023:8-9.11朱厚华,曹淑敏,王建华,李海红.基于多元主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框架构建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23,03:291-295.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