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吉政办发(2023)5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 各直属机构: XX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7月13日 XX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70号),加快建立我省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效劳健康吉林建设,现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开展实际,围绕促进根本医疗卫生效劳的公平性和可及
2、性,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那么,以提高基层医疗效劳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以多层次医疗联合体为载体,以调整医保支付方式为杠杆,通过引导群众到基层首诊、畅通双向转诊渠道、构建急慢分治格局、完善上下联动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国情和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目标任务 2023年,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的分级诊疗工作。 2023年,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根本形成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序有效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3、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重点分级诊疗病种增加肿瘤、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慢性病。 2023年,分级诊疗效劳能力全面提升,根本建立符合省情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根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二、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 (一)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1、城市三级医院功能定位。城市三级医院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效劳。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
4、疗效劳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效劳。 2、城市二级医院XX县区级医院功能定位。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同时向慢性病患者提供诊疗效劳。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效劳。 3、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效劳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慢性病的管理。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效劳及一般疾病的诊疗。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以下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效劳。 (二)确定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病
5、种 4、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病种参考目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类目,制定县、乡、村及外请专家在县域内诊疗病种参考目录,其中:县级医院诊治细菌性痢疾等600种疾病;乡镇卫生院诊治急性阑尾炎等43种疾病;村卫生室诊治沙眼等30种疾病;外请专家诊治食管恶性肿瘤等27种疾病。各地可根据医疗机构实际能力和前三年发生的诊疗病种情况,在参考目录根底上进行增减,确定辖区诊疗病种目录。在目录之外的病种应当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 5、积极推进慢性病管理模式。鼓励上级医院出具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疗和系统管理。在城市,推广XX县区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由三级医院诊断、二级
6、医院治疗、一级医院管理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到2023年,高血压、糖尿病标准化诊疗和管理率到达40%以上。在农村,推广乾安、农安等地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由县级医院诊疗、乡镇卫生院管理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到2023年,高血压、糖尿病标准化诊疗和管理率到达20%以上。 (三)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效劳能力 6、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医疗联合体。组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日联谊医院和XX省人民医院、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与全省9个市(州)中心医院和43个县级医院(含梅河口、公主岭及长白山管委会医院)间的医疗联合体。医疗联合体内的上级医院每周 六、周日要向下级医院派出3-4名基层确实需要的医疗或管理专家,并
7、每年为下级医院培养3-4名骨干医师。同时建立城市的市级中心医院对区级医院、区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农村的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省级中医医院对市级中医医院XX县区级中医医院,妇幼、儿童、肿瘤、传染、结核等专科医院对基层专科医院,民营医院自愿与 二、三级医院联合的多层次医疗联合体。通过政府引导下的多层次医疗联合体,有序下沉医疗资源,重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效劳能力,让患者有信心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到202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根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7、建立畅通的上下
8、转诊渠道。医疗联合体内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效劳。同时要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到2023年,由 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8、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根据效劳人口、疾病谱、诊疗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县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按照“填平补齐原那么,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和近三年县外转诊率前5位病种的专科建设,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
9、等临床专科建设。 9、区别对待基层中医药效劳能力薄弱地区。对基层中医药效劳能力缺乏及薄弱地区的中医医院区别对待,将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范围纳入首诊范围。同时,要加强县级中医医院的专科建设,重点加强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肿瘤等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薄弱专科、医技科室建设,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效劳能力。 (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效劳能力 10、合理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政府举办或购置效劳等方式,科学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划分效劳区域,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到202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 11、合理配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品种。加强
10、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满足患者需求,特别要保证慢性病管理患者所需的药品。 12、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的根底上,逐步扩大医疗收入返还比例,更好地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以提升乡镇卫生院根本医疗效劳功能,提高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效劳能力。 13、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效劳能力。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在所有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药综合效劳区(中医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在民
11、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医药在效劳各族群众中的特殊作用。到2023年,提供中医药效劳的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效劳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的比例分别到达100%、100%、85%、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的比例30%。 (五)建立基层签约效劳制度 14、建立签约医生效劳团队。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效劳协议。签约医生团队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共同组成,以公共卫生效劳项目为载体,每年至少为签约居民或家庭提供4次面对面随访,内容包括健康咨询和指导、根本医疗、公共卫生和慢病管理效劳等。到2023年,城市医生签约效
12、劳覆盖率30%,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或家庭签约效劳覆盖率达100%。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效劳。 15、明确签约效劳重点人群。2023年前的签约效劳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贫困人口等为重点人群。2023年开始,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签约效劳要明确效劳内容和签约条件,确定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根据效劳半径和效劳人口,合理划分签约医生团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 16、标准签约效劳收费。签约效劳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和根本公共卫生效劳经费等渠道解决。签约医生或签约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根本医疗卫生效劳,除按效劳内容规定收取签
13、约效劳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探索提供差异性效劳、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效劳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效劳需求。慢性病患者可以由签约医生开具慢性病长期药品处方,探索多种形式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7、加大培养基层全科医生力度。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逐步向全科医生标准化培养过渡。要发动和鼓励我省已经转岗培训或定向培养的全科医生从事全科医学专业。积极引导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参加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到2023年,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
14、医生。 18、加强全科医生标准化培养基地建设。加强全省12个住院医师标准化培养基地建设,标准培养全科医生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科医生的根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效劳能力,发挥全科医生的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建立全科医生鼓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不断缩小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待遇差距。加强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等专业人员培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效劳需求。 (七)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19、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加快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
15、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根本覆盖全部 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20、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作用。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效劳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重点提升远程医疗效劳能力,横向贯穿五大医疗联合体内上级医院之间医学远程会诊网络,实现优秀专家资源共享,纵向链接上级医院与下级医院之间的医学远程会诊系统,完善医学远程会诊的运行机制,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效劳整体效率。探XX县区级医院与边境、贫困乡村建立医学远程会诊系统。到2023年,医学远程会诊覆盖90%以上的县(市、区)。 (八)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21、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整合二级以上医院现有的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开放。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22、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发挥各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