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物理新课改实施后的思考摘要:物理教育改革经历了几次的风风雨雨,才走到现在。纵观课改的全部历程,我们既看到课改带来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也带来了新问题,新矛盾。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化解矛盾,开拓创新成为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迫切要求。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改; 思考高中物理新课改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普遍实施,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更是要充分思考“如何
2、在教学过程中更合理更有效地体现新课改思想”、“如何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把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到位”,把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努力的重点,力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学习。1、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带来的问题和矛盾1.1新旧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一部分教师在新旧教学理念之间徘徊,不知该怎么办,一部分教师观念更新缓慢,难以割舍积累多年的传统教学经验,习惯于“维持型”教学,检查或听课时,挖空心思准备一节有点创意的课,风声过后依然走着走惯了的老路,不能真正进入新
3、课改的角色。1.2新旧课程的矛盾。新的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比较宏观,与过去的细致要求大相径庭,让部分老师不知所措。而且新的课程标准增加了物理教学中的许多探究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许多教师由于对于课时把握不够精细,难以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无奈之下采取了单一的讲述方式,致使新课改只是做了表面功夫。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也让学生对于学习的模式逐渐反感,难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改革。1.3学生新旧学习方法之间的矛盾。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已经习惯了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教师不讲课,自己就不知干什么。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较差,且高一年级课程有11科,学生不掌握新课改学习方法,学习理念很难全面提高
4、。1.4增加了较多的演示、分组、探究等实验与现有实验器材不配套及实验器材严重不足的矛盾。有的学校原来实验器材就不足,新课实施后实验器材没有得到更新和补充。2、如何正确面对高中物理课改2.1改变教学观念。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此次课程改革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
5、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2.2提高高中物理老师的自身素质。高中物理老师是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主体,提高高中物理老师的自身素质是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新时期的高中物理老师不仅需要具备符合新课改标准要求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全面的综合能力。这样,面对新课改中繁多的内容,就能够准确的把握其中的精髓,胜任高中的物理课程教学。当然在物理教学的试验探索、实践活动、调查活动、文献探究等实践活动中,也需要高中物理老师的引导作用,全面综合素质较高的物理老师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实践教学的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跟得上高中物理教学改
6、革并不断深化。2.3引导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来带领学生一步步探索与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2.4勇于实践。教学实践中只有理念不行,还必须有体现理念的教学策略和操作实施技术。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精品,就要勇于实践。实践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我校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购买网络教学资源,我校教师积极利用这些设备、资源研究新课改理论,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备课、教学、研究校本教材。并尝试改革命题、考试
7、方式。研究新课程下的高考评价机制,探索正确的评价机制,我们探索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尝试过实施导学案,逐渐形成我们的教学特色,并将继续探索和实践。结语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既是困难,也是机遇,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将先进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防止简单化,特别是要防止对形式的片面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元评价注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