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篇 我和我的祖国,从以前的大国视角到现在底层的视角开始开展故事了。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这是以前一直的口号,现在在国力强盛的时候,更多视角开始放在家的角度上,从个体出发做为脉络来演绎一个强大的中国一步步崛起的剧情,是真的会让人更加有深层次的共鸣点,也确实跟预告片的消息一样,观影的人也是哭成一片。 七部短片依据时间的顺序进行串联,对推动历史进程开展的无名个体的关注和歌颂,是特别棒的形式,不过瑕疵是有一些平民视角的描述还是在七个导演能力的参差不齐中显得有一些突兀之处。 前夜的节奏是最好的,紧凑而冲突十足。通过设定目标和解决障碍来突出最终成功伟大的效果,是最有张力的一个故事。但是
2、前夜也是信息量最密集的一个故事,一些故事的矛盾细节没有处理好,弱化了人物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解决目标带来的物质障碍,让人看过觉得很燃的同时又觉得有失真实。 北京你好,又是一个大爷一出戏的节奏,葛大爷的功底倒是无人能及,北京的哥的形象有血有肉。故事的情节有强烈的预见性没有惊喜,但是大爷通过本身的实力演技将整个故事的XX省民的生活气息刻画的活灵活现,只是,地域性的标签明显,不知道其他城市的人看到后共鸣是否强烈。 夺冠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了,这些故事里唯一一个主角甘愿做绿叶让配角红花绽放的一个故事了。明显的商业片的逻辑和故事表达的手法,让人更容易融入剧情之中:老房子,老屋顶,弄堂里的生活,小男孩情窦
3、初开掩藏不住的表达,都在最后的来回奔跑中不断的升华的。最后女排夺冠后的喜悦,大家把小男孩当成英雄的欢庆却让小男孩情绪更加的复合和复杂起来,给大家带来了饱满的感受而不是单一的信息,只是马伊琍你没遗传刘涛的美貌和气质,这是唯一让我出戏的地方。 相遇,个人觉得非常一般,故事的设定不是那么的完整,缺乏冲突的爆发点,前面的铺垫太长,最后的爆发又没有到达预想的效果。张译的实力在线,但是导演对他形象的细节刻画个人觉得略粗糙。任素汐是这个局部的亮点,朴实的人物设定和并不精致的妆容更容易带着大家进入角色,而她大段的台词演绎,又充分展示着她话剧舞台积累的深厚功底,无奈只能进入角色进入不了剧情,故事的本身限制了演员
4、更好的发挥空间。 回归感受并不深刻,但是确实是祖国强大的一个真实表达。只是香港在那个时代一直是我们对外界的一个窗口,他不同的政治体制带来的行为让我们更加的体会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只是,最后换标的时候,略有点做作,感觉上去的了情绪又给生生拽下来了。 白昼流星,就故事来看没找到好的共鸣点,故事范本化,演员也没有突出的表现可被记忆。没方法产生同情能力。 护航,很棒,让我们知道每一次成功的每一个后面的无名英雄。最好的,最优秀的一个,却得做替补。这世界上,还有太多的无名英雄,不是你我所能了解的,我们应该给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因为太多太优秀的人付出了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牺牲,任何的成功都是一群人的胜利而不是一个
5、人功绩。 篇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只要一听到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我就会精神振奋、热血沸腾,被这种爱国的情感所感染。当我得知作为献礼建国七十周年的一部电影也叫我和我的祖国时,便以饥望炊烟眼欲穿的心情在等待着这部电影上映,而且和父母商量一定要在9月30日上映的当晚就去看。妈妈一直在关注着电影的消息,在得知28日有点映后,早早就买好了票。 这部电影分为了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和护航七个篇章,按照时间顺序演绎了1949年9月30日建国前夜筹备、1964年2023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19
6、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2223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2023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2023年9月3日天安门阅兵及2023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的故事。这部电影却让我了解了在建国七十年来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前夜是以天安门前国旗的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爷爷为原型的故事。在开国大典的前一晚,大家为了确保电动升旗装置不出现任何纰漏而反复测试,46秒的国歌、22.5米的旗杆高度,还要考虑国旗重量、天气因素,他们是那么的精益求精。当铸造旗杆固定球的原材料缺少时,北京城的老百姓纷纷送上自家的收音机、眼镜、洗脸盆等物品去提炼稀有金属。所有人对于新中国的成立,已不仅是欢庆,而
7、是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相遇讲述了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员高远宁愿自己被辐射,也要保护原子弹装置的故事。当看到高远得知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他那发自心底的满足和此生无悔的表情,让我泪流满面,为祖国奉献自己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正是有了无数的像高远一样的小人物为国防事业奉献终身,才会有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才会有了我们祖国今天的强大。 夺冠、北京你好和白昼流星让我看到了平凡人那种最动情的抉择,最真诚的善良;回归和护航让我看到了我们祖国强盛的国力让我们国民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尊严。 七十年来,我们祖国面临过各种困难和危机,但是一股核心的力量把我们人民的心聚集在了一起,顽强不屈地去消灭困难、
8、坚决不移地去解决危机。 篇三: 今天上午,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与看别的电影不一样的是:影院里座无虚席,人们都看得很认真,结束曲响起,大家还都不愿意离开。 七个故事,都很感人。联想到故事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感慨万千。 一、艰辛与完美 前夜与回归讲的都是确保升旗万无一失、一秒不差的故事。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夜,实验显示电动升旗装置的阻停器强度不够,需要参加铬和镍,炼出钢的部件换上才行。于是,紧急向附近的居民求助,征集材料。炼制出合格的阻停器之后,飞速赶往天安门广场,恐高的林致远爬上几十米高的旗杆,把零件焊接换好。终于使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新中国国旗完美升起。 1997年,香港回归,为了争取7月
9、1日0时0分0秒准时升起国旗。安文彬与英方进行了16轮谈判,终于争取到2秒时间,使乐队指挥可以将指挥杆抬起、落下,发出开始奏国歌的指令。 可是,在交接仪式上,英国王子查尔斯在致辞时突然出现了变化,他的致辞足足超时23秒,这一下子打乱了接下来仪式的进程,以秒计算进行的安排,容不得一秒的变化。 这可把所有人都给急坏了,唯有安文彬,还是一贯地沉稳,仿佛早已预料到了一般,为抢回时间,他立即现场指挥,命令活动加紧进行,司仪讲话速度加快,仪仗队加快步伐,他说:各部门采用应急预案。等到我们预定好的时间,不管英方国歌有没有奏完,米字旗有没有完全落下,我们中国国旗,必须升起。一秒都不能耽误。 可接下来的事更让人
10、大吃一惊,英国国歌居然又加快了节奏,比正常国歌节奏少了整整12秒,国旗下落的时间也少了整整12秒,凭空多出十几秒的真空期,这可怎么办。 那时整个会场的空气都凝固了,中国升旗手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手心一直都在冒汗。 在英国人等着看笑话,中国人揪着心的时候,只有他,临危不乱,沉稳无比,边看着手表,边站到我国乐队指挥身边,开始读秒倒计时,在他的带着下,59分58秒时,乐队指挥将指挥棒,抬起来一秒,落下去一秒,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中国国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中国迎接香港的回归,完成了历史性的完美交接瞬间。 两个历史性的时刻,两次完美的升旗,背后凝聚着那么多人的艰辛努力,还包含了中国人的大智
11、大勇和坚决信念。 你看,少23秒,我们也不怕;多十几秒,我们也不慌。我们争的是那个理、那个面儿、那份尊严和荣光。我们做到了。 这两个故事,都让我想起最近经常被人提及的一句话。你的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二、争与帮 2023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3周年阅兵式上,飞行队要接受检阅,一向争强好胜的吕潇然被定为备份。她感到委屈和难受,还掉了眼泪。 可是,到了8号机出了问题,领导命令她顶上的时候,她却选择了用自己的经验帮8号机的飞行员排除故障、继续完成飞行任务。 平时训练勇争第一,关键时刻帮助战友,这样的女中豪杰,真是有天空般广阔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开国大典前夜,当电动组遇到困难的时候,
12、手动组的组长虽然被人议论心眼小,还是大方地调出精兵强将,来帮助电动组的人们,一起保证万无一失。 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人,见不得别人好。甚至有些人为了表现自己,专门给别人拆台。 和影片中这些为了祖国、为了集体的荣誉,而舍小我、成大事的人相比,那些人应该会感到羞愧吧。 三、熊孩子与好孩子 北京你好中那个孩子,在我看来绝对是个熊孩子。为了得到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明知道人家不愿意卖给他,偷偷留下钱,拿走票。门票的主人来找他要,他不仅不还给人家,反而,为了逃脱,还不惜污蔑人家抢钱了。 说心里话,当看到张北京把门票递给他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我认为:父亲是鸟巢的建设者,而且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这都不是一
13、个13岁的孩子可以耍无赖的理由或者借口。虽然,他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不该强买强卖。但是,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个强买强卖的问题。而是要教育孩子,无论要到达什么目的,都要有底线,都不能不择手段。 相比较而言,我更赞成白昼流星中那位扶贫办主任李叔的做法。他对扶着小羊的流浪兄弟的弟弟说:你扶它立住,能扶多久呀。它得自己能站起来。说得多好呀。 对失去父母、不走正道的两个兄弟,李叔就像父亲一样,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慈祥的关心,爱与规那么并行。更可贵的是,当知道两个兄弟偷了他的救命钱的时候,他选择了袒护他们。像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把快掉下悬崖的两兄弟拦了回来。还领着他们去迎接和他们一样回乡的航天员,让他们受到英雄
14、的感召,激发出他们内心善良和向上的因子。 夺冠中的东东和小美无疑都是好孩子。好得让人怜爱、心疼。东东为了大家能看到电视转播的女排比赛,一次次爬上房顶,扶住老是不正常工作的天线,错过了和好朋友好好辞别、互送礼物的时机。小美为了表达珍惜小伙伴友情的心意,挣脱妈妈的手,把心爱的球拍送给东东,才离开。 将影片中的熊孩子和好孩子比较一下,乍一看,区别好似很明显,熊孩子失去了父母因而缺乏家教。但是,我想,不能简单的这样归因。 在我看来,现实生活中的熊孩子大多并不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反而是有父母溺爱的孩子。而好孩子父母本身往往都是很有教养的人,他们以身作那么,对孩子爱与规那么并重。 当看到影片中的东东搂着爸爸
15、,哇哇大哭的时候,我看到的是:父子之间没有隔膜,他们是有良好沟通的,父亲是能和孩子共情的。这也是培养好孩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还有姐姐的五岁的外孙女贝儿,一起踢毽子玩。毽子上的羽毛被踢掉了一块。贝儿说:停一下。然后,捡起那片小小的羽毛,扔进路边的垃圾箱里。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表达了平时她受的教育。 有时,在路口,等绿灯的时候,看到大人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孩子在后座上吃着什么东西,吃完随手就把包装纸或者一次性杯子扔在路上,而家长似乎什么都没有看到或者听到一样。就知道这个家长没有教育过他不要随手扔垃圾,还可能自己也随手扔垃圾。 相遇中的高远是无情的,不辞而别,三年不和家人、朋友有任何联系。他曾经的女朋友是痴情的。三年来,一直在找他。为了找他,每天乘坐他以前常坐的公交车。 终于相遇的时候,痴情的女孩子认出了高远,一再想和他相认。无情的高远却说:你认错人了。 高远真的是无情之人吗。 看到有人落水,衣服都顾不上脱,就跳下水救人。 女朋友生病了,他骑车跑十几公里,去买来西瓜。 实验装置出现险情了,他不惜冒着被核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