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思平安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能力 一个国家不讲平安,国将不国。一个社会不讲平安,必将险象环生,平安不稳就没有精力去开展经济。说平安责任重于泰山,这是历史的结论,是经验的总结,是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的。效益的攀升,社会的开展,没有平安的稳定,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确保平安,我们有一个座右铭叫:长治久安。所谓长治,就是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所谓久安,就是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辩证的,没有治就谈不上安,久安是长治的结果,长治是久安的保证。从这一点上讲,常思平安,是一个领导的根本能力,是一个干部的根本素质。在道德的修养上,孔夫子有一段名言:“吾日三省其身。在平安的管理上,也应该遵循一个原那么:“吾日三思其行。安
2、排工作,部署任务,检查落实,都要把平安作为重要因素进行考虑,才能防患未然,保一方平安。有教授做过研究:从平安经济学的角度,平安生产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这是1:5的关系。平安的学费可实在太高了。 说平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认为平安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各级干部需要常思、常想、常作为的课题。是我们每一名干部管理智慧的最大表达。无数不平安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不平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在平安工程科学研究中,人们概括出这么一条“事故法那么,也有人称它为“海恩法那么: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202300起事故隐患。要想消除一起严
3、重事故,就必须把这202300起事故隐患控制住。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任何不平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任何事故苗头都是可以防止的。世界上没有不可预防的事故。只有管理行为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够。管理上的轻视,行为上的惰性,才是真正酿成事故的罪魁祸首。只有把平安作为我们各级干部时刻挂在心口尖上的头等大事,守土有责,在平安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平安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平安,是实现社会统筹开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底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根本要求。平安没有长效机制,只有长治机制。平安的软肋,就是只说不做。不会经常反思平安的领导无疑不是负责的领导,不是睿智的领导。常思平安,不仅仅是各级干部亲和力的具体表达,而且还是行政的必须。一个领导是不是负责的领导,是否勤于常思平安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平安管理不用信誓旦旦只需要脚踏实地,决心表得再好,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等于零。任何对平安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缺乏,出现麻痹侥幸和松懈厌战情绪都是有害的。不注重预防和控制事故苗头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再付出血的代价。有效躲避不平安事故的发生,就是一刻也不要放松对平安的警惕,始终铭记平安责任重于泰山,真正树立在平安上追求卓越的共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