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论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困境与对策.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67172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论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论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论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困境与对策【摘 要】 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缺乏和女性群体的标签化构成了女性吸毒者戒毒的社会困境;家庭角色施加的压力和家庭成员的不接纳成为了最主要的家庭难题;新型毒品的持续生理依赖以及严重生理疾病的治疗,增加了戒毒的难度,成为了主要的生理难题;不良心理表现的强化以及女性戒毒者自我接纳程度低也成为了心理难题。并根据以上方面的戒毒困境,提出了相应的戒毒对策。【关键词】 女性戒毒者 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网络 自我接纳程度女性戒毒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戒毒困难,复吸率高的问题。因女性较男性而言有着特殊的生理状况、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等,导致女性吸毒者在戒毒期间会面临社会、家庭、生理和心理四

2、重困境。一、女性吸毒者戒毒的社会困境与对策一社会困境。1.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缺乏。女性戒毒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离不开戒毒所的矫正和管理效劳,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机构的心理和情绪疏导。但由于女性吸毒群体人数的上升以及年龄趋势的小龄化,使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为女性戒毒群体所能提供的效劳十分有限,往往难以根据她们的需求而针对性地去开展工作。2.社会对女性戒毒群体的标签化。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男性而言处于劣势,加之女性本身所固有的社会角色,都使得她们在吸毒后更容易被贴上种种负面标签。即使她们戒毒成功,也很难再摆脱标签正常生活,导致她们无法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成为阻挡她们就业的一道无形的门槛。二社

3、会方面的对策。1.优化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为了提高女性戒毒工作的成效、降低女性戒毒群体的复吸率,政府可以采取政府购置或者财政补贴等方式来大力支持各类非政府组织,通过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密切合作,发挥出非政府组织独特的作用,使其自带的工作技巧和工作方法更好地对原有女性戒毒工作进行及时补充,使“资源链接者这一角色在效劳女性戒毒群体时得以实现。2.引入社会工作,提高专业化效劳水平。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根底,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效劳活动。1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也称禁毒社会工作,它是指社会工作人员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等社会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社区资

4、源,协调各方力量帮助吸毒者戒毒和康复,可为女性戒毒者建立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个案辅导,帮助她们改善因戒毒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增强她们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并建立起自身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降低复吸的可能。二、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家庭难题与对策一家庭难题。1.家庭角色的压力。众多家庭角色施加的压力是当初女性吸食毒品的原因之一,同样,也成为了女性戒毒的阻碍。假设她们想再次回归家庭,她们就必须重新着手这些角色,重拾角色带给她们的种种压力。如何理智对待这些压力、如何更好协调种种角色,也就成为女性戒毒者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2.家庭成员的不接纳。吸毒行为对家人的打击和伤害是巨大的,不仅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也

5、使得其他家庭成员在精神上受到严重伤害。由于沟通缺乏或经济问题,被伤害过的家庭成员并不会完全接纳,甚至会排斥她们。家庭成员的不接纳,会使原本想改变的女性戒毒者心生害怕,更会因为缺乏家庭的情感支持,而自暴自弃,走上复吸的道路。二家庭方面的对策。1.对家庭成员开展个案工作。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工作方法,可以重新弥补女性戒毒者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恢复家庭正常的功能。并且个案工作方法不同于其他方法,具有保密性强、成效大等特点。尤其是个案介入中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能够把认知和行为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更为准确地把握女性戒毒者及其家庭行为变化的规律,并利用系统脱敏、厌恶疗法等专业技术来逐渐摆脱毒瘾。2.学习家

6、庭角色的扮演。一般而言,女性戒毒者往往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去协调好角色带来的压力,一是考虑好各个角色的期待性质,二是提高角色扮演的能力。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和谐处理,从而学会家庭角色的扮演,并在日后对类似角色问题作出及时的应对,慢慢地将角色带来多重压力转变成为女性戒除毒瘾地无限动力。三、女性吸毒者戒毒的生理难题与对策一新型毒品的特点及危害。1.新型毒品的特点及戒断病症。 新型毒品相较传统毒品而言,有着更好的吸食感,易上瘾,且外形具有隐蔽性,这些特点使得新型毒品易出现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而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女性会轻易的相信她们的吸食行为是一种正常行为,而非在吸食毒品。但女性吸食毒品时并不知道的是

7、,冰毒、K粉等新型毒品都是化学制剂,可杀死脑细胞,危害比传统毒品更强。2.产生的长期生理危害。在新型毒品的特点中可以发现,像冰毒、K粉等毒品极易产生致幻效果,长期食用这些毒品,容易破环她们的中枢神经,严重危害她们的精神状况。而且吸食新型毒品会影响女性的睡眠、食欲状况,严重时还会出现身体不适甚至中毒反响。不仅如此,在吸食这些毒品后会使女性性欲亢奋,易发生性关系,而在毒品支配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性行为也成为了女性染上艾滋病的主要原因。二生理难题。1.毒品的生理依赖性。生理依赖性是在反复使用某种毒品后,身体所产生的为适应此种行为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在这样的状态下,毒品已经成为了身体正常

8、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继续这种吸毒行为才能维持身体的根本活动,否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阶段病症。再加之女性普遍比男性体质差、免疫力低,更会形成对毒品强烈的生理依赖,从而不易戒除毒瘾。2.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目前,综合戒毒所医院大多还不具备进CD4+T淋巴细胞值检测的硬件条件,需要和地方疾控部门展开合作,对局部地方疾控部门也不具备检测条件的,还需要送往外地进行监测。戒毒所医治艾滋病患者的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完善医疗设施条件和提高职业保障水平。三生理方面的对策。1.美沙酮维持疗法的选择。所谓的美沙酮维持疗法,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和递减的综合性脱毒疗治方法,通过定期给戒毒者以限量的美沙酮进行维

9、持,来防止和减轻戒毒者对毒品产生的强烈欲望。不仅如此,在一些兴旺国家,已有不少案例证实合理适度地使用美沙酮疗法,不仅可以帮助戒毒者逐漸戒除毒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艾滋病患者的治愈。2.医治吸毒引发的疾病。戒毒所应该对女性戒毒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根据女性戒毒者所患疾病而针对性地提出治疗方案。尤其是当检查出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女性戒毒者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同时也要对接触过的人员进行筛查,以防止出现集体感染问题。当然,要想提高女性戒毒群体的健康质量,戒毒所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医治能力,具备常见疾病的医疗手段和诊治措施。四、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心理难题与对策一心理难题。1.不良心理表现的

10、强化。女性戒毒者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文化水平不高等特点,在刚开始走上吸毒道路的时候,往往对吸毒行为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在戒毒所里矫正了她们错误的观念后,都会决心戒除毒瘾。但在抵御心瘾的过程中,由于她们缺乏足够的心理能量和动机,往往就会导致戒毒的失败。不仅如此,女性戒毒者在戒毒中的不良心理表现又强化了阻碍戒毒的力量,使心瘾更加难以戒除。2.自我接纳程度较低。女性戒毒者的自我接纳水平普遍较低,她们大多害怕他人异样的眼神,害怕自己被社会抛弃,严重缺乏归属感。这些负面的心理会使女性戒毒者在进行戒毒时,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而选择用消极的方法去应对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同时,自我接纳程度低往

11、往也是当初她们选择吸食毒品的理由,这就使她们身陷于屡次吸毒、再次戒毒的困境之中而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二心理方面的对策。1.提高自我接纳程度。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小組工作的方式,开展有关“自我接纳的主题活动,在小组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女性戒毒者自我接纳程度提高的目标,在感受过程中实现她们的成长。而这样有针对性地开展女性戒毒者小组的集体治疗,也是提高她们自我接纳程度、改变消极应对方式的有效方法。2.厌恶疗法的使用。为了帮助女性戒毒者逐渐地放弃想要复吸的念头,戒毒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中的厌恶疗法,即让女性戒毒者将潜在的复吸行为与某种厌恶性反响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迫使她们通过体验不愉快的经验而

12、逐渐放弃想要复吸的念头,用不愉快的想法来代替之前吸毒带给她们的快感,逐渐在戒毒过程中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方式约束自己的欲望,从而形成正确面对毒品的态度。结 语不管是来自社会、家庭、生理还是心理的阻碍,都会对女性戒毒者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只有对女性戒毒者的困难来源进行综合分析,才有可能把握住她们戒毒的关键问题。也只有提出有关戒毒工作困难的具体措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降低女性戒毒者的复吸率、减少她们对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危害。所以,对那些“曾为沧海的女性戒毒者进行矫正的关键并不是药物的帮助,也绝非是强硬的制度,而是对戒毒困难的全面了解以及在了解下所提出的举措。【注 释】1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5页。【参考文献】1 曹婧,王风兰,闫晓丽,姜峰.239例女性戒毒人员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的相关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6.2 高云鹏.戒毒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234.3 许莉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作者简介:刘欣宇1995.06;性别:女,民族;籍贯:陕西榆林;学历:硕士,单位:西北大学, 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