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的开展与研究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开展城市。可以简单列个公式: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如何进行智慧城市建设2023年9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陈宜明司长在谈到如何创立和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时指出:无论智慧城市还是智能城市,最重要的是提高城市的功能、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城市的运行质量。智慧城市建设时一项
2、复杂的工作,切忌盲目炒作,必须做好五个方面工作。第一, 做好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首先是建构云计算根底设施及效劳,充分利用云技术的优势,提供稳定可靠的云存储效劳、计算效劳和网络效劳等,互融互通、节约资源,提高城市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是高度重视根底数据平台建设与共享,并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的城市综合信息效劳水平。再次是研究如何建构智慧城市管理运行的公共根底平台,建设根底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效劳数据库,推动数据共享。第二, 建立智慧城市业务应用体系。首先要从政务、产业、民生、金融等角度构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效劳于广阔民众、政府部门和企业。其次是
3、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卫生、环保、供水、应急和社会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环境与生态监测、产业结构布局、资源、交通、人口、公安消防、社会效劳、电子商务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开展信息资源转化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开展以及促进科学开展、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的根底作用。第三, 建立智慧城市政策标准体系,当今世界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素,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要充分注重标准化、标准化工作,做到智慧城市规划有指南、共享平台建设有标准、协同应用开发有依据,实现有序、有质、有量的开展。第四, 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挥体系。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是建
4、立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城市的建设时对传统建设方式的一种提升,许多领域和行业都会将引入“智慧的内容,如何保证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做到信息互通、安全协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主要表现在:物联与信息沟通联通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度、合理与和谐建设合理度、建设安全及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因此,研究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本身即是一项非常系统和科学的重大任务,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第五, 建立智慧城市资本产业投融资体系。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繁多,涉及到政府效劳、市民效劳、商业效劳等方方面面。单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需要引入市场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通过市场集约化方式,实现共赢。智慧城市的核
5、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这是实现城市智慧化开展的关键。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围绕着数据价值的提升而展开的。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多部门共同推动的事情。如何智慧地进行城镇建设需要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利用“智慧的措施,解决城镇开展中的问题,同时为长远可持续开展奠定根底,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所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架构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滞后于其本身的建设速度,标准体系研究工作迫在眉睫。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要充分注重标准化、规法话工作。在这迫切的需求下,国家各种机构积极应对,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内着手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研究,局部已有初步成果。智慧城市
6、标准化体系包括总体标准、感知控制层标准、网络传输层标准、数据层标准、效劳支撑层标准、应用效劳层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2023年7月初,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发布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这是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中国版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根底设施、公共管理和效劳、信息效劳经济开展、人文科学素养等5个维度上,形成了19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这个指标体系虽然并不是国家标准,但这个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值得借鉴。2023年,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咨询项目“中国智能城市建设和推进战略研究课题,该课题组从200多个待选指标中遴选出的30多个具有全球通用性、最能反映智能城市本质的指标。这一评价指标在局部
7、城市进行试验运行后,将于今年9月完成中、英、德三个版本的“智能城市评价体系国际交流稿,进行国际交流,届时可能诞生中国工程院版的智慧城市评价国际标准。2023年2月28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筹以下简称“SOA分委会组织召开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研究报告及关键标准讨论会,对我国智慧城市根底参考模型及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讨论修改了智慧城市术语、智慧城市 基于SOA的效劳融合平台 参考模型和总体要求、智慧城市 基于SOA的效劳融合平台接口和测试要求三项标准的申报建议书和草案框架。会议修改完善后的智慧城市根底参考模型图参见图1,智慧城市根底参考模型图分成
8、了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数据及效劳支撑层、智慧应用层,另有三个体系支撑贯穿整个智慧城市架构,其中标准化体系是重要的一个支撑。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框分别见图2。SOA分委会自2023年8月启动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以来,研究并已初步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研究报告草稿。下一步,SOA分委会将由智慧城市应用工作组负责,进一步梳理研究智慧城市标准化需求、现有标准对智慧城市的适用情况和急需新制定的标准项目,为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撑,同时为我国下一步智慧城市关键标准制定工作提供参考。平安城市标准体系研究平安城市是一个城市级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
9、等需求,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交通、气象、应急的联动。平安城市围绕业务、技术、产品、运维、管理等方面,遵循“标准统一,急用现行的原那么,加强组织协调,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统一部署、分步实施,以求通过标准化体系指导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稳步推进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为国家的宏观决策和指导提供技术依据。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基于公安信息化根底技术、国家信息化保障体系的框架,采纳和借鉴已有的相关标准,实现和物联网相关国际、国家标准实现充分对接,并在国家行政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等指导下而进行的,关联分析如图3所示。根据社会公
10、共安全领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相关特点和示范工程的实际需求,将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体系架构的内容初步分为根底类、技术效劳类、应用类、工程类以及测评类五个大类,形成以层级分类为根底的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体系初步框架,图中局部延伸拓展了各层级的标准分类如图4所示。具体如下:1) 根底类标准根底类标准包括通用标准、技术术语、物联网系统通用图形符号、产品分类和代码等,此局部的标准是对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中的根底性内容进行要求、约束和标准,在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范围内可以直接应用,也可以作为其他标准的依据和根底,是该领域中所有标准的共同根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2) 技术效劳类标准技术
11、效劳类标准包括通信与信息交互标准、网络管理标准、产品技术标准、效劳支持标准等。其中,信息交互标准是通过对物理、数据、通信等接口和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标准标准,实现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中的海量、多类别、不同源的数据能够进行交互和会聚的系列标准,网络管理标准主要效劳于物联网根底平台、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运行维护以及管理而制定的,是指导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运行、维护、管理及更新的技术标准。 产品技术类标准与物联网分层架构相对应,按照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进行产品技术类标准划分,针对社会公共安全领域每一层物联网架构中涉及的物联网技术产品进行约束和标准,使得物联网中技术产品能够满足统一的要求,为物联网应用系统
12、中数据采集、交互、处理、显示等统一标准提供保证。 效劳支持系列标准是为整个公安物联网根底平台提供保障支持买,通过对支持效劳的标准,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检索、管理、处理和挖掘,效劳支持标准包括:数据描述、数据存储、目录效劳、中间件接口。3) 应用类标准应用类标准主要是针对各类具体的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而制定的标准。制定此类标准要在继承和开展已有公安业务系统标准的根底上,根据物联网应用的具体实际,从数据、业务等方面抽象归纳出一些与业务警种相关联的物联网应用模式,如车辆轨迹感知应用、特定危险品防控智能感知应用等,并对这些应用模式进行约束和标准。4)工程类标准工程类标准即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进行标
13、准和要求,包括工程系统要求类似总那么、工程技术标准、各类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设计标准、工程程序与要求、工程验收标准等,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建构、实施、运行过程的管理提供指导。5测评类标准测评类标准主要为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测评效劳提供依据,保证物联网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中相关各类产品及设备检测呗准、系统测评标准、安全测评标准等,如产品及设备检测实施细那么、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评价导那么、应用系统测试评价要求、应用系统安全评估准那么等。结语现在,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正在如火如荼的研究,相应的智慧城市示范建设单位千万要杜绝仓促上马,防止形成新一轮的信息孤岛,难以发挥融合、互通的综合效应。在标准的讨论和制定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组织协调,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统一部署、分布实施,尤其是各部委监管下的标准体系应在大的框架下研究和实施,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稳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