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学校效劳社区的实践探索:社区效劳是高等学校履行社会效劳职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高校自身的重视。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社区效劳中仍存在效劳层次低、效劳形式单一、效劳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参与社区效劳的优势,找出现存效劳模式的缺陷,探索效劳新模式,以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参与社区效劳的效劳层次和效劳质量。关键词:社区效劳 高等学校 实践模式大学是知识、思想、道德、价值、文化的共同体,其教学、科研、社会效劳三大职能被国内外学界普遍认可。社区作为社会效劳的重要阵地之一,迫切需要人文、社科、艺术等文化思想的传播和渗透,以提升社区的文化层次和内涵。在新时期新要求下,高校要义不容辞
2、地承当起建设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的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奉献力量。一、高等学校参与社区效劳的优势一高等学校拥有优质的智力资源高校是传播、教授知识的前沿阵地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是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的聚集地,这是其他组织机构所不具有的优势条件。“文、理、工、已等门类有其各自的开展特点,各自侧重不同的风范,有的侧重理性,有的侧重感性,有的严谨,有的自由,因此学生除了受到高校本身传播和灌输的精神外,学生在学习期间,还潜移默化地受到学科文化的影响,有益于形成带有学科特点的理念和做事风格。同时,高校教研室、科研中心、案例中心等建设完善,会聚学术权威,可针对社区各领域的问题给予更加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
3、案。二高校拥有先进的教学物质资源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材料、先进的教学器材、良好的教学环境,但现阶段多数高校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许多高校的报告厅、体育馆、文化中心经常处于空闲状态或使用率不高,如果对这些教学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的规划,开发其效劳社区的功能,这对于高校和社会都将大有益处。三高等学校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一,态度更具包容性、理念更接地气。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背景,会聚了最广泛的地域文化背景和阶层文化的烙印。因此,学生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态度更具包容性,所持理念更接地气。第二,主观效劳意识强。大学生是最具奉献意识和社会效劳意识的群体,尤其是由高校学生组织发起的志愿活动具有自发
4、性,因而其内在动力强,效劳热情高。第三,创造力强,有利于前沿工作的开展。青年学生具有敏锐的触觉、先锋意识和创新的动力,为创意、前沿、时尚的小众文化、先锋艺术提供了生存开展的土壤。二、现阶段高等学校参与社区效劳存在的问题一政府对高等学校参与社会效劳的支持缺乏政策方面,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少鼓励政策或政策导向模糊,导致高校参与社会效劳工作推进和拓展困难,并在自身开展上缺少灵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应变能力。资金方面,高等院校现有经费大多用于保障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所需,而要充分进行社会效劳,那么需要另拨经费。“政府财政不会无偿投向学校,而是带有附加条件,那就是高等院校必须提供社会效劳,他们
5、对高校提供的社会效劳不是先付钱再提供,而往往是先提供再付钱,这使得高等学校的经费保障模式更加严峻。二高等学校没有充分挖掘自身在社区效劳中的优势条件目前,高等学校参与效劳社区的过程中,存在效劳形式单一和效劳层次低,没有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社区效劳中的优势条件。德里克博克指出“大学凭常规的学术功能,通过教学工程,科学研究和技术援助等手段承当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职能,“如果采用非学术性手段,那样很难说有正当理由。高校效劳社会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术性和专业性的发挥,明确效劳方向和标准,提升效劳层次。三高校对社会效劳事业关注度低由于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指标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维度,因而高
6、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考察标准也主要集中于这两大领域,导致高校整体上对于社会效劳事业关注度低。三、新时期高等学校参与社区效劳形式探索一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阔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是培养党的接班人的有力保障。社区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中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是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根本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高等学校与社区共建的实践中,通过两大基层党组织的共建,不仅能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目标,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还可以凝聚社区党员力量,发挥社区老党员的余热,发扬典范的力量。通
7、过引导与实践,使大学生党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和中国梦等教育实践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社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搭建社区文化效劳平台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生活方式的综合表达,社区开展目标就是建立具有本社区开展特色的社区文化。但是,在社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往往遭遇认识与管理理念存在偏差,社区成员参与度不高,文化功能局部弱化等困境。针对以上问题,高等学校可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如下方式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当中:参与调研工作。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群众的总体参与度不高,参与群体单一。社区无法从整体上掌握社区群众各方面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社区可
8、以联合高校共同开展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居民各方面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真正了解居民需求,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有的放矢,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工作实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规划。由于社区管理者在管理理念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局限,局部社区管理者在文化建设理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把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等同起来,社区文化建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开展方案。高校可发挥智囊团作用,根据调研结果,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规划,确定开展方向,确立长远开展目标,规划实施路径,使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更加科学化。开放局部教育资源,强化社区文化教育功能。个体的文化价值主要受到家庭、学校、单位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居住环境在塑造个人文
9、化价值方面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与学校和单位主要增强专业技能的职能不同,家庭和社区主要增强个体的生活技能,培养文化情操。一是开放局部课程。纵观世界经济兴旺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全民化、社会化和终身趋势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高校现有的很多项选择修课主题丰富,学习门槛低且应用性强,此类课程可录制教学视频,居民可通过社区网站和高校网站直接获取教学资源。同时,社区还可与高校联合,有针对性地举办居民感兴趣的各类讲座和培训班,提高居民的专业技能和生活技能。通过向居民开放学习资源,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向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开展方向不断努力。二是开放局部教学辅助设施。如今,局部社区已建立社区图书室,供社区居民
10、读书、查阅资料,但大局部社区图书室存在图书数量少,种类局限,更新速度慢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可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图书下社区的模式,定期开展“阅读周,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图书资源,更旨在通过此种形式培育社区文化气氛,陶冶文化情操。此外,高校的体育馆、文化中心、报告厅也可以面向社区有偿开放,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辅助设施的利用率,也可以为社区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三志愿效劳近些年来,我国各类志愿组织志愿者人数快速增加,志愿效劳领域不断扩展,效劳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而高等学校是培养青年志愿者的最主要阵地,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开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各类志愿效劳工程中,社区是
11、重点效劳对象之一,但当前高校对社区的效劳形式相对单一,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有个别活动流于形式,难以对社区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和长远影响。针对以上问题,高等学校在社区志愿效劳工作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高校社区效劳站,建立稳定的社区效劳参与机制。由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在社区内建立高校社区效劳站点,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固化日常性和常规性效劳内容,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在能力范围内为社区居民提供效劳,建立稳定的社区效劳参与机制。规划针对特殊群体的专项志愿效劳,并建立长效效劳机制。在许多国家,志愿者实际上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因此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扶持和救助往往是宏观层面的,相对于微观层面的现实需
12、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志愿者效劳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日本,社区志愿效劳体系是社区福利的三大组成局部之一。我国目前的社区志愿效劳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少目标性和长远规划。如在植树节进社区植树,雷锋日进社区帮孤寡老人清扫卫生,元旦进社区开展文艺慰问演出,此类活动固然有其价值,但难以对社区居民产生长效帮助,难以缓解社区弱势群体真正的困难,因此,开展专项志愿效劳具有现实意义。建立针对特殊群体,分门别类的规划效劳目标和效劳途径,如将弱势群体分为孤寡老人和残障类、经济困难类、失业人员类等。通过对社区弱势群体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效劳,有利于提高效劳效能,优化效劳效果,真正为其改善生活环境,提
13、高生活水平,满足生活需求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结合专业特长的主题式社区志愿效劳。学术性和专业性是高等学校参与社会效劳的最重要特征,志愿者效劳工作中,也要注重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一方面提高志愿效劳层次和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学以致用,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工作中,要积极发动如计算机与电子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学生参与志愿效劳,可开展如义务维修、免费为老人检测身体指标、美化社区环境等活动。同时,积极引导各类社团发挥兴趣特长,共同参与社区效劳。参考文献:1 陈振明. 公共效劳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第一版.2 蒲激玲. 高等学校社会效劳职能履行问题研究D. 2023.333 美德里克?博克. 走出象牙塔M. 徐小洲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