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202223年12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要深入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 在今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在安排今年的工作时指出:要认真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认真落实新发布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方法。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重点纠正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和违规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及公车私用等问题。积
2、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一、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模式及弊端 我国现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一直沿用方案经济时代的编制管理、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的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这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务用车已逐渐成为官员身份和待遇的象征,成为官员的隐形福利,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超标准配车现象普遍存在,公车数量严重超标,公车私用现象泛滥,公车支出费用惊人,这不仅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成为政府管理的黑洞,更重要的危害在于由此滋生的特权意识、奢侈浪费之风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腐蚀了党和政府的执政根基。 -1 由于国家对公
3、车尤其是领导专车的使用范围和监管主体缺乏明确规定,对公车的油耗、维修等费用支出缺乏具体标准,对公车违规使用的处分缺乏具体措施,致使公车使用弊端日益突出。 弊端4:公车私用现象严重 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即车辆公用三分之一,领导及家属私用三分之一,司机使用三分之一。中央乃至地方新闻媒体曾屡次曝光公车接送孩子上学,造成学校门口大塞车,以及婚丧嫁娶公车成龙的现象。损害了党员领导干部形象,社会影响很不好。 另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22亿元(不包括医院、学
4、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 二、公务用车问题治理与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现行公务用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一直为人们诟病不已。近些年来,各地对此进行了不间断治理,并在制度方面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 模式一:货币化改革 主要做法是取消机关一般公务用车,按月按人发放交通费用补贴。交通补贴的方式,有的由单位集中管理,个人在限额内凭票报销,超支不补,节余转入次年使用;有的实行费用包干,按一定标准发放给个人,节约归己,超支不补。需 -3公车使用的性质;有的试点中工作量大的不够用,工作量小的有结余。实践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5、有:一是在交通补贴额度内节省归己,有的人员公务出行能省那么省,产生不作为现象,影响正常工作开展;二是变相加工资,交通补贴有可能演化为一种福利收入,使一些原本不合理的职务消费合法化,有的甚至利用改革谋取不当利益;三是如果车贴标准过高,机关交通费用支出可能不降反升,偏离改革的方向。 模式二:集中统一管理 一般做法是将各机关公车交由公车管理中心(机关车队)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具体做法又分为两种: 一种做法是对集中办公的各机关车辆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管用别离。例如,山东XX市成立了市直机关车辆管理效劳中心,将53个党政机关的20230多辆公车收到一起,部门按每车每年8000元的标准领取用车代币
6、券,超支不补,节余归己。通过严格管理,及时调度,实现机关车辆集中管理,使资源流通起来,车管中心成了车辆“蓄水池,通存通用能力增强,单车日均出车达次以上,车辆利用率提高40,保障能力到达95以上。安徽XX市三山区政府根据机关单位集中办公的特点,对全区机关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车辆使用。 另一种做法是实行货币化改革的参改机关,将公车移交出来组建机关公车效劳中心,参改机关可从公车效劳中心租车,也可使用其他的交通工具。例如,XX市车改中组建了机关公务用车效劳中心,负责车改单位重要公务接待、统一集体活动、大型执法公务活动、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公务用车,个人公务用车也可通过 进行预约。广东XX市XX
7、县区在公车改革中组建了区机关车队,实行统 -5 在上述三种方案中,货币化、市场化两种方案中,实际上都是货币赎买现行公务用车的制度。货币化方案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公务用车费用。所谓的市场化方式,那么以费用包干方式让公务员从政府车辆效劳中心或社会上获取公务用车,并以包干费用节约局部的一定比例奖励给个人的方式鼓励公务员少用车。两种方案都在初期有效降低了公车费用,但是还存在很多争议,一是货币化方式公车补贴标准难以做到科学合理,因为一般只是考虑到领导级别或地区差距,但很难细化到岗位,补贴难以平衡,容易产生不作为或低效率,也容易导致公车费用反弹。二是市场化方式可能促使公务员减少公务次数来节约包干费用,以获得
8、节约奖励,或者以公务员节约的包干费用用于私事上。三是一次性处理公车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目前一些试点单位主要是通过内部认购和公开拍卖两种方法来解决。假设采取优惠认购的方式,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公车增加(更新)过快,使用效率不高以及公车私用等突出问题,从理论上说都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来解决。但实际情况是,思想观念和权力构成没有实质性变化,公车不仅大量存在而且管理分散,仅仅靠制度来解决公务用车中的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制度,缺的是执行。如中央规定因私用公务用车要收费,但公务用车几乎是有三分之二用于私事上,但从来没有人因私使用公务用车而交纳了用车费,也没有人去关注因私用车是否
9、收了费。强化管理的核心在制度,执行制度的关键在领导,而现在许多单位的公车主要是为领导干部效劳的,有的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个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在这种体制下,依靠领导干部的所谓自觉性采解决他们自身或身边存在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不改革现行公务用车的体制机制,仅仅局限在管理层面上做文章,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管一时而难管长远。 -7 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公车管理法规制度,依法标准公务用车管理。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通过制定法令来标准公车管理。例如,法国1947年就公布了第一个有关公务用车的政府令,此后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公务用车购置、管理和使用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法规制度。德国1993年公布了联邦机构一
10、级的公务用车管理条例。比利时自1965年首次公布有关公务用车的法令以来,至今已进行过16次修改,使法令内容更简明,操作性更强。从我国情况看,依法行政是政府运作的根本要求,公务用车管理也应当在改革的根底上,逐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管理。 2.压缩机关公车总量,采取多样化的公务用车保障方式 从世界各国政府公务公车的开展历程看,随着家用轿车的增长,公共交通的兴旺,车辆使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为公务用车提供了替代交通工具,使机关公车总量呈下降趋势;而且,公车运行效率低、本钱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节省公务开支角度看也应尽量减少公车总量。因此,公务用车改革的根本方向应是严格控制公车编制总额,逐步压缩公
11、车规模,探索多样化的公务用车保障方式(不包括公检法司等特殊业务公务用车),实现公务用车效劳的社会化。 第一,减少机关公车总量。为履行公务,政府机关需要配置一定的公务用车,如领导干部工作用车、机动应急用车、机要交通用车等,但要严格实行机关公车编制管理,逐步核减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总额。一是明确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范围和标准,按核定的编制和标准配置公车,实行总量控制;二是机关公车一律由主管部门统一进行政府采购,各机关不得自行采购公车;三是推行公务用车配置的透明化管理,便于加强监督。 -9定补偿,最好是一事一报,如按行车里程报销油费、过路过桥费等,建立可操作的私车公用管理制度。 3.创新公务用车管理制度,
12、遏制公车私用 防止公车私用,既是公务用车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根据各地实践经验,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创新管理制度: 第一,实行节假日公车封存制度。这一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试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XX省从202223年2023月起,公休日、节假日各单位公务车辆除有特殊公务外,一律入库封存。河南XX市从202223年3月开始,要求全市各机关单位公车在节假日期间一律定点封存停放,如使用需备案。实践说明,除特殊公务用车外,实行节假日(包括公休日)机关公车封存、特殊情况下的使用一事一报制度,在防止公车私用方面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加以推广。 第二,对公务车辆使用特殊牌照或标识。这
13、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为防止公车私用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例如,宁夏为便于群众监督,从2023年开始对全区7000余辆党政机关公车粘贴“公务车标识。浙江XX县区202223年将全县机关单位995辆公车(公检法司等已有特殊标志除外)全部换上统一的公车牌照,并建立公众监督制度,公车私用现象大为收敛,节假日期间在宾馆、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已很难见到公车的影子。江苏、安徽等地也建立了公务用车专用号牌管理制度。经验说明,这一做法简单易行,本钱低,便于社会公众对公车私用进行监督。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国家对政府公车也采取特殊标识。例如,法国政府各部门和国有单位所属的公务用车,都必须在车辆的所在地区申办公车特殊牌照;美国各级政府的公务用车都采用特殊标识,如果政府雇员开公车出去办私事,被公众举报将 -11 -13-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