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探索 普通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探索贾丽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和重要任务之一,而普通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还处于落后状态。在普通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改革中,普及和重视高中美术教育和全面实施高中美术校本课开发及应用是根本前提。在教学实践层面,课程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样,难度不宜过高,并注意开发多学科融合的课程,突出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要改革评价方式,实施多维度综合评价。【关键词】:普通高中 美术 校本课程在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热点问题和重要任务。1996年,教育部公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方案实
2、验,其中规定,普通高级中学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局部占课时总数的20%-25%,以此为标志,在政策上首次提出了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课题。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在此根底上,2023年中国根底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纲要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开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管理体制,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予了学校自主开发课
3、程的权力,这对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提供了保证,但同时也向我们的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校本教研已经在义务教育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相比拟来看,高中校本教研远落后于义务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对具体实施环节的研究尤为薄弱。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局部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
4、学校教育全过程。1994年7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通知,改写了40余年我国高中不开艺术课的历史。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公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根底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当今,普通高中的教育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性,更侧重于高考应试教育,对美术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据笔者对黑龙江省60余所普通高中所做调查,其中尚有24所未开设美术课,占调查总数的38.7%。在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中课程内容普遍较为单一,以美术欣赏为唯一内
5、容的占36.8%。而开发并实施美术校本课的学校只有2所,仅占调查总数的0.0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教师和教学领导对校本课程大多表现出无所适从。高中阶段美术校本教研运行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高中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彰显缺乏,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学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对教师研究的专业支持力量缺乏等。这其中的原因主观上主要表现为教师及教育管理者教研意识、能力的缺乏,客观上那么表现为现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制约,学校隐性文化的影响等。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所以对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应该从一般课程
6、的诸要素着手,如课程目的、组织原那么、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等。下面从教学实践层面,谈谈对高中美术校本课教学的几点想法。明确教育对象,准确定位课程性质。在上述调查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虽然有三分之一强的普通高中并不开设美术课程,但却有42所学校设有面向高考的美术特长班且重视特长班教育,占调查总数的67.7%。从这个数据可见目前高中对升学率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普及美育的重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开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专业艺术家,而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高中美术教育的目的除学习和掌握根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外,还
7、在于让学生有时机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对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开展空间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普及和重视高中美术教育和全面实施高中美术校本课开发及应用是根本前提,普通美术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全体性。有些学校把美术校本课等同于对少数美术特长生的个别辅导,这是极端错误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多样化,适合高中生身心开展特点高中生已进入个体开展的青年初期,也称青春中期。此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已根本成熟,但仍未完全成熟,知觉、注意、记忆都已成熟,思维已转向理论型,辨证思维初步形成。自我意识成熟,自尊、自信,要
8、求独立地、全而地、深入地了解和评价自己。同时,由于心理发育相对落后于生理发育而呈现出不平衡性,动乱性和闭锁性。罗恩菲德指出,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美术学习开展的“高原期或称“青春危机期,此时学生的创造表现停滞,多数丧失美术学习的兴趣,仅有少数人能摆脱危机期。这主要因为高中生既不满足于儿童阶段的美术表现方法,又缺乏专业的美术技巧,所以常常怯与表达,甚至失去信心或产生自卑心理,由此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尹少淳先生指出,这实际上是“美术能力即写实能力的观念在作祟,写实只是美术能力之一、而非全部。如果我们不意识到这点,并做出相应的改变,我们的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普通美术教育只能是名存实亡。因此,普通高
9、中美术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应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应突出表现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即打破以往以绘画和写实能力为中心的视觉形式概念,绘画、雕塑、剪纸、手工制作、设计等多种形式兼重,即便是绘画也不应以写实为唯一标准。“强调运用视觉方式进行表达的信心和自由,这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也是导致美术社会化程度低的原因之所在。【1】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而不是相反,美术教育应该让学校生在学习中品尝成功与快乐。美术校本课作为以本校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的课程,在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更应注意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和难度问题。
10、相比传统教学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及教案设计等特征,校本课程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弹性,这更利于使学校能较灵活地、迅速地对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作出适当的回应,以切合环境及学生的需要,解决特定问题。注重直接体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本位课程开展采用广义的课程定义,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学生经验。学校本位课程开展既重视课程开展的成果,也强调过程中学校社群成员的参与和学习。“Marsh等人把校本课程开展界定为是一种强调参与、草根式的课程开展口号:是一种重视师生共享决定,创造学习经验的教育哲学,也是一项课程领导、组织变革的技巧。【2】这种取向把教育从以“教为重心转移
11、到以“学为重心,强调学生自发的学习,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美术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实践性是美术校本课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校本课程不以系统知识为根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3】美术校本课强调在活动中学,引导学生在实践、调查、研究、讨论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应该将鉴赏与体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在美术活动中提高构思、创造、造型、表现和工艺制作的能力。多学科交叉融合,统整教学内容19世纪、
12、20世纪各门科学都是以单学科的分析为主要手段,而学科的交叉融合是21世纪科学研究和开展的一个最大趋势。随着系统论不断深入,观测手段不断增强,交叉融合开展的趋势非常强劲。学科融合的第一个方面是学科内部的交叉融合,第二个方面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第三个方面是哲学层面的综合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中国,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许多教育探索的热点。课程的内涵扩大,统整的、整体的课程视角逐渐取代了分隔的、单向的课程视角。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说明中课程设置的原那么之一为: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克服专业面过窄、分科过细的弊端,把相关的学习内容加以整合,建构具有综合特点
13、的课程。202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更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综合性,旨在构建一门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校本课程高度自由开放的特质有着国家课程不具备的优势,有利于打破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目前,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已经在美术校本课程中展现出来,出现了一些将美术教育与其他人文学科如音乐、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结合起来的案例。但我们也应看到,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观念根深蒂固,跨学科研究和教学仍存在重重困难。有调查资料说明,高中教师认为教研活动中“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能够沟通、融合的只有36%,“高考综合科目的相关学科每学期有几次集体研究
14、活动,其他学科之间没有交流过。4学科统整教学还将需要长时期的探索。及时反思,多维评价,突出情意性美术实践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美术教育即是一种情感的教育。美术教育的过程,也主要是通过师生的教与学的情感交流活动。所以,王国维认为美育具有能“使人之感情兴旺,以达完美之域【5】的作用。高中阶段学生由外露型情感向内隐型情感过渡,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表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在于同一个体,正如斯普兰格所指出的,青年心理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闭锁性。高中生不像儿童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希望被人理解,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时常感到孤独。
15、所以青春期教育必须注意与孩子们进行情感沟通。在课堂里,这种沟通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如选取适宜的音乐、散文诗歌等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师生问答、讨论,分组合作等方式也有助于情感交流和丰富。此外,总结和反思是帮助学生交流和认识情感的有效手段。霍华德加德纳认为,艺术活动必备的三种能力为创作能力、感知能力、反思能力。美术教学反思可以采用让学生写创意说明、口头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讨论评价作品等形式。总结和反思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深入的反省和探究,并在这种反省和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也应当与同学、教师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广泛交流、对话、讨论,否那么,反省就会
16、陷入狭隘、低层次。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价的多元化。在美术校本课程的评价中,不仅要关注美术学科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探索能力等,进行多维度全方位评价。总之,普通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以传播美术文化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认识、情感、行为充分开展,同时把培养学生的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使学生在智、情、意等领域实现多元的延伸和开展。在相对自由、开放的校本课程内涵中,如何将标准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校本课程的优势作用,还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当然,影响普通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展实施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教师能力和敬业精神、政策导向、学校的组织结构、